给官不要是“聪明”

赵金海

<p class="ql-block">给官不要是“聪明”</p><p class="ql-block">社会上曾经有一个说法,某一群体的干部,挨着查、有冤枉,隔一个查一个、有漏网,是说这一个群体的官员权利大、贪腐的多。</p><p class="ql-block">近日,山西吕梁市委常委、孝义市委书记马文革落马。马文革不算大老虎,但他的落马,舆论很多。</p><p class="ql-block">2015年,山西出现了塌方式腐败,空缺县委书记16人。为了避免“带病提拔”,山西对县委书记的选拔想尽了办法,甚至把选拔范围扩大到现任的年轻的厅级干部。</p><p class="ql-block">某市要选4位县委书记,最初有151名年龄、学历、履历符合条件的县处级以上官员进入备选名单。经过组织部门初审,淘汰了几十人。纪委领导同剩下的八、九十名干部单独做了一次廉政谈话。一听廉政谈话,只有31人表示愿意参加县委书记的选拔,其他五、六十人主动表示不要“官帽”,不参加选拔。随后,省委考察组对31人进行了家访,纪检部门对这些备选官员的房产、家属子女经商办企业情况做了一个较大范围的调查。一番筛选下来,还剩下了12人。再审查、再筛选,最终确定了4名县、市委书记人选。马文革就是其中之一,算是百里挑一。</p><p class="ql-block">马文革曾任山西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更早在媒体当记者。从媒体到机关,走的都是“清水衙门”,没掌过实权,不容易腐败,马文革能被选中,这是他简历上的明显优势,也是让组织放心的重要一点儿。</p><p class="ql-block">人们没有预料到马文革会落马,他落马了,我们反过来想想,马文革和那些纪检领导一场廉政谈话就自知之明主动退下来,不愿接受组织选拔,快到手的“官帽”不想要的干部比较起来,也算临危受命,有一点儿“担当”精神,有一点儿“勇往直前”的胆量。不过,他还是没有守住底线,败下阵来。如果换个角度再反过来比较一下,那些“给官不要”的人,能“审时度势”,“急流勇退”,保个平安,可谓“聪明人”。如果再假设一下,当初马文革也和那些“聪明者”一样,不要那个“官帽”,也许现在还是平平安安安。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没有返程路,没有如果,不能假设。</p><p class="ql-block">2018年5月2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