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的长宁区在上海竟最沒有存在感,原来它的对手是整个上海租界区!

小玉免

<p class="ql-block">还记得我在讲虹口区的节目时说,若论上海巿中心区里谁最没有存在感,虹口区排第二,长宁区必须排第一。</p> <p class="ql-block">若说虹口的低调在于它周边的邻居,诸如陆家嘴、外滩、五角场和静安太过显眼的话</p> <p class="ql-block">与长宁区处于同一对比范畴的则是整个旧上海时期的租界和华界区,其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流熙熙攘攘的商业街等各项指标都是长宁区所不能企及的。</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的这样对比呢?这主要是与长宁区的地理位置有关。长宁区处于原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正西边,且均位于苏河的南岸。</p> <p class="ql-block">如果将黄浦、老静安、徐家汇和普陀长寿街道比作鱼头和鱼鳍的话,长宁区则是这只鱼的鱼身和鱼尾。</p> <p class="ql-block">外加横向的苏州河对上海区划的天然阻隔作用,人们很难不会把长宁区和原租界区联系在一起,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则是直接称长宁为西郊。</p> <p class="ql-block">更西边的青浦由于有着大片的空地和农田,怕是连“郊”这个名头都称不上,长宁的新泾地区就已经是市民们对上海视野的极限了。</p> <p class="ql-block">仔细分析长宁的版图,我们会发现这条东西长,南北短,近乎矩形的土地上,城市的发展程度呈现出由东向西逐级渐变式的过渡局面,这也与长宁区形成的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与百年前就已繁荣的南京路、霞飞路和肇嘉浜不同,长宁区可以算是全境都没有租界属地的纯粹地方。</p> <p class="ql-block">但是长宁中山环路以东的部分(原来的法曹区)一般会被视为“准租界区域”,简单点说就是这里虽然不属于租界,仍归清政府管理,但却是列强们竟相争抢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也正是因为如此,法华镇和曹家渡就成了老房子遍地的市区部分,这里是长宁发迹的源头,连长宁的区名都是源自于这里。</p> <p class="ql-block">长宁路作为长寿路西端的延续部分,算是长宁境内资格最老且最繁华的马路,取之定为区名也是理所应当。</p> <p class="ql-block">“长宁”二字取自四川宜宾长宁县的名字,事情还得回溯到时局动荡不安的1943年。那时正值汪精卫降日投敌,在华夏大地上大肆推行源自于日本的“东亚联盟”理论,以出卖主权为代价用以换取日本对其伪政权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为了显示自己的“合法性”,汪伪政府将上海带有西洋色彩的路名全部取缔,用中国本土县市的路名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林肯路改成了新疆秀美的“天山”路,华伦路改成了北京密云的“古北”路,白利南路易名为四川的长宁路,佑尼干路变成了浙江衢州仙霞关的“仙霞”路。</p> <p class="ql-block">这四个天高水远互不相邻的地方,在长宁区被凑在了一起,也在今后形成了沿线发达的城市生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