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校推行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原则,以生为本,因人而异、目中有人、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看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很多,接触学生的时间就会相对较多,对学生的了解也就较少。幸好我校按照上级指示开展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使全体教师有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1.用“关心”和“理解”走进学生的心里我们面对的是初中生,他们大部分都处在第二次青春发育期及心理叛逆期,他们虽然人是长大了,但心却更细了,更为敏感了。所以我们的一种关爱的眼光一种关切的询问,一种关怀的手势,一个关心的行动,总之,哪怕是小之又小得充满关爱的神态或行为,都会在他们的心里激起波澜,他们就会向你敞开心扉诉说苦恼,畅谈未来。</p><p class="ql-block">在关心学生方面,最好是从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入手,不要直接上来就谈学习,学生很容易烦恼,所以我们要从学生得思想和生活入手,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正确的引导,思想上他们如果能有正确的观点,素高的理想,那么就能变成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每次的谈话中,我们都从生活中的话题谈起,气氛轻松愉快,让学生忘记我们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谈话中他们会自然流露出一些真实的想法和观点。例如:对人、对事的看法,哪些科目进度快,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等。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信息反馈,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协调师生关系,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总之,多关心学生,对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2.要善于抓住关键时期开展工作</p><p class="ql-block">开展工作,需要踏踏实实,一如既往,尤其是在关键时期,绝不能放松,否则会前功尽弃。在导师制工作过程中不在于每一星期要去和他们谈多少次,不是次数越多效果越好。最重要的是应该抓住关键的时期及时开展工作,深入了解教育学生,效果会很不错。</p><p class="ql-block">第一个关键时期:刚入学的前两个星期。这是学生思想不太安定,精力不集中,纪律等各方面最差的时候,应增加工作的次数和力度。</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关键时期:考试前后一周。这段时间学生思想波动很大。考试前,学生焦虑,要给以学习指导,心理辅导。考试后,不乏大喜大悲者,要给以安抚和关注。</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关键时期:中考前。这段日子学生是最容易彻底放松的时刻,学习效率不高,要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和必要的学法指导。</p> <p class="ql-block">3.关注学困生</p><p class="ql-block">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怎么都不可能好到那里去,他们的困难可能就来自错误的学习方法。而作为老师,对于某些学习方法的掌握会优于学生,所以强调、监督性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时时指导会促进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p><p class="ql-block">对学困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学困生,因为他们因为经常失败,而自卑、甚至丧失了学习信心。让学困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理是促进学困生进步的关键。教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的”“我能做到的”并要正确看待竞争和考试,同时向古今中外战胜自卑走向成功的榜样学习,不断取得小的进步,逐渐克服自卑心理。学困生在学习中经历反复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后,虽经一定努力但仍未达到设定目标,故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渐渐丧失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心理上就形成了不良循环。没有目的,没有动机。所以学困生格外需要鼓励表扬,重新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