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畹茗香•茶记——茶歇赏析之•顾渚紫笋

红山文化专业委员会

<p class="ql-block">编辑:顺喜 铭台 刊发:旭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畹茗香•茶记 二十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顾渚紫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唐大历五年(770),官方在顾渚建草舍三十余间,引金沙泉水制作贡茶。每逢春三月采茶时节,湖州刺史都要奉诏亲赴顾渚茶山督促茶事,然后把明前的茶赶在清明之前匆匆送往朝廷。据说,唐代湖州刺史裴充被革职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按期给朝廷送去急程茶。他一定心里憋着一股气,要是在别的地方为官,也就没这档子事了。</p><p class="ql-block"> 可他偏偏是湖州刺史啊。</p><p class="ql-block"> 急程茶,就是顾渚紫笋的极品。</p><p class="ql-block"> 彼时,作为贡茶的紫笋,分五等,依皇室规定,第一等是必须要确保在清明前送抵长安的新茶,以用于祭祀宗庙。这一批上贡的茶就是“急程茶”。《吴县志》记载,湖州的当地官员为了赶制急程茶,每年立春前后就要进山,进行全程监督,以保证按期保质地完成任务。因为交通的不便,而且从湖州到长安相距约4000里,为了保证贡茶如期送到,送茶队伍常常在清明前10天就起程。古诗里的“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说的就是这段历史旧事。</p><p class="ql-block"> 顾渚紫笋,产于浙北湖州长兴的顾渚山一带,因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实际上,其名得于陆羽的《茶经》。相传,茶仙陆羽于唐大历年间在顾渚茶山设置茶园,亲自采制品尝,并撰有专门叙述顾渚山茶事的《顾渚山记》一卷,惜今散轶。但他在《茶经》里却言之凿凿地写下了顾渚紫笋;“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陆羽发现此茶品格高于其他茶叶,遂鼎力荐给皇帝,在得到认可之后便御封为祭祀专用茶——我对这样的野史稗闻是怀疑的,在等级森严的古代,一介隐士陆羽才学满腹,也未必有通天的本领让皇帝知晓一二吧。</p> <p class="ql-block">  不过,从唐代广德年间(763-764)起,顾渚紫笋被列为贡品,是确信无疑的。直到明代洪武八年(1375)方才罢贡,历时长达600余年,其贡奉历史之长,在贡茶中唯有蒙顶茶与之比肩。作为贡茶的顾渚紫笋,其地位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茅台酒吧。在这荣光纷披的漫长历史中,它的制作方法也经历了饼茶、龙团茶和散茶的过程,做青工艺也由蒸青改为炒青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满清人关之后,顾渚紫笋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一款千年名茶成为空谷足音了。然而,庆幸的是,20世纪70年代,有痴情茶人悉心培育,再结前缘、使其重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与顾渚紫笋的贡茶地位息息相伴的,就是它一直是文人雅士之间的嗜好之物。</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湖州与常州刺史为了交流贡茶经验,在顾渚山上设有“境会亭”。茶季一到。两州官员就会相聚“境会亭”,执茗相谈,共商茶事,一度传为美谈。有一年,在苏州做官的白居易因病不能赴会,遗憾丛生,遂赋诗一首以记其事,诗题曰《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而唐代吴兴太守张文规亦曾赋诗写过紫笋贡茶,但他写得别有风趣。诗曰: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大意是说,皇帝对湖州顾渚紫笋特别喜爱,所以,宫女一听到顾渚紫笋运至宫内,就跑去给皇帝寨报。想想,唐代的紫笋茶都快要和食色性达到同一级别了。</p> <p class="ql-block">  2008年春,我踏访浙西湖州的长兴县。长兴东临太湖。南、北、西三面环山。据说全县大大小小有300余座山峰,山区云雾弥漫,土壤以黄、红壤和石沙土为主,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穿行于长兴以坞为界的山峦时,见其形如畚斗,叠岭垂嶂,植被丰富,竹海连绵,大涧中流,太湖水汽沿谷底升腾面上,空气湿润,仿佛置身于一派仙境。</p><p class="ql-block"> 而我喝到的极品紫笋,也证实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初观之,茶叶相抱似笋,茶芽嫩长,形似兰花,银毫显露。此行幸运的是有湖州诗人相伴,逐有机缘,用金沙泉的水,用长兴产的紫砂壶泡,喝紫笋茶,果然如古人在《品茗》里所坦言,“金沙水泡紫笋茶,色泽翠绿,兰香味甘,齿颊留香,口感浓郁”。依我一个北方茶客的经历来看,顾渚紫笋的妙处,在其有清远的兰蕙之气。据说,在长兴品茗有三绝,紫笋茶、金沙泉、长兴紫砂壶。</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我全碰上了,幸也幸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剑潭雾毫</b></p><p class="ql-block"> 2010年的冬天,我生活的甘肃天水这座西北小城连一场雪都没有下,干冷干冷的,冷得人都不爱出门了,晚上猫在家里,不是读书写字,就是看电视。现在的电视剧市场鱼龙混杂,好看的少。但今冬却遇上了一部徽商大戏《新安家族》,是根据作家季宇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看起来还不错。似乎央视里的几部反映古代商帮的剧本都不错,比如有关晋商的《乔家大院》,再比如鲁商的《大染坊》。在《新安家族》里,茶,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力量之一。为什么?因为徽商和徽文化的底色里,可谓茶迹斑斑——不少发迹的徽商,都是靠茶叶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p><p class="ql-block"> 情节跌宕起伏的《新安家族》里,有一款名叫剑潭雾毫的茶。</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记得这段情节:程天送为了见到剑潭雾毫的茶树,来到剑潭山区,每天勤快地为持有剑潭秘方的六叔公扫地挑水。六叔公被程天送的诚心实意真正打动之后,就答应了程天送的请求,将亲手绘制的剑潭茶山图送给了他。告别六叔公回到汪宅的程天送,买下整整十个山头,开始实施大规模种植剑潭雾毫茶树的宏伟计划。正是剑潭雾毫的种植,让一度陷人窘境的汪家再次焕发生机,被遣散的职员重新回来,汪家执掌的鸿泰总号又恢复营业。如果没有剑潭雾毫的出现,情节的走向肯定会是别样的结局。不过,你千万别以为这是编剧用一款茶来赚取观众的泪水,其实,人世间还真有剑潭雾毫这款茶。历史剧在某种程度上契合历史事实,也是它的基本准则。</p> <p class="ql-block">  扯远了。还是说剑潭雾毫吧。</p><p class="ql-block"> 此茶产自歙县石潭,其叶扁平,光滑匀整,立似宝剑,茶树多出于高山云雾之中,又叶茸毛多,故名剑潭雾毫。冲泡剑潭雾毫,以山泉水为佳,这也符合古代“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茶论。用山泉水泡开的剑潭雾毫,毫尖显露,茶条肥硕,汤色橙黄,香气清高,叶底成朵,滋味醇厚,甘甜爽口。遗憾的是,数年前踏访皖南宏村,途经歙县,时间匆匆,没有绕道去喝一杯。</p><p class="ql-block"> 若有一天,选一款歙县的好砚,用一支贺兰山的狼毫笔,在清雅的书房里随心所欲地写字画画,不闻窗外世事,是多好的书生时光呀。书案一册,有一把藤椅,藤椅旁的松木茶盏上有一杯刚刚泡好的剑潭雾毫,冒着热气,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碗生风•终朝煮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