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察人、阅人生,三件快事!————六月读书报告(上篇)闫广慧

闲云野鹤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紫阳花日记》:今后我再也不会写了,将所有的事情全部装在自己心里活下去,我也不知道到底能装多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这样的话,时不时来偷看我日记的丈夫,也终于可以安心回到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了。(日本 渡边淳一 王智新译 小说 文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日本国民作家渡边淳一善写男女之爱,尤其善写婚外的不伦之爱。他总是高高在上的以男人的视觉俯视天下女人的卑微,以强加的爱情光环来掩盖其不受道德约束的出轨行为。他笔下传递的道貌傲然的虚伪还是得到了日本读者们的认同,这其中有日本社会价值体系和文化特性的原因,也有受时代限制的原因。例如他的代表作《失乐园》成书的年代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九十年代。失业和生存危机使人们对未来缺乏安全感,而油然而生对旧有的制度和社会形态产生了不满和抵触情绪。《失乐园》中宣扬的背叛婚姻,追求肉体的欢愉和精神的自由以及虽死仍故我的失当行为与日本社会中弥漫的焦虑空虚情绪相契合,于是就有了“失乐园”现象。同样,渡边的另一部有争议的作品《钝感力》也是“很日本”的一种再现,这和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和道德感是有冲突的,因此我们尽管喜欢渡边有不能不批判地读他的小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不得不承认,渡边淳一这个老色痞是非常善于捕捉男女之欢和男女之爱的情场老手。但和以往小说中充斥着大量性*爱描写不同,渡边在《紫阳花日记》中有所收敛,更多的是通过冷峻的笔调叙述肉体出轨和固守婚姻的矛盾和和解。川岛省吾和妻子志麻子经过婚前炽热的相恋和被婚后琐事淬火后归于平淡乏味之后,觉得熬过七年之痒应该能够度过精神危机,维持好“左手与右手”婚姻状态。没想到,川岛最终没有抵抗中内心的躁动,还是出轨了自己的一个女属下。川岛自认为做得滴水不漏,但无意偷看了妻子志麻子的日记之后,发现自己的不轨行为早就被发现。妻子力图挽救婚姻,丈夫一边装扮好男人的形象,一边游走在妻子和情人之间。他通过偷看日记来观察妻子的思想动向,最后竟然发现妻子也背叛了他和别的男人秘密约会。小说结尾作者写道:事到如今,我们已经不可能再将自己继续封闭在原有的圈子中了。认识到这点的瞬间,对自己丈夫的花心,我突然感到不再在意了。这到底是好,还是坏?还无法说清。但有一点可以说的,就是我和丈夫各自都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事实。丈夫有他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写道:今后我再也不会写了,将所有的事情全部装在自己心里活下去,我也不知道到底能装多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这样的话,时不时来偷看我日记的丈夫,也终于可以安心回到他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了。真是细思极恐!我们和他的丈夫川岛一样,一直以为她的一言一行都在视线和掌控之中,没成想我们和她的丈夫一样都是黄雀前边的那只呆螳螂。话又说回来,志麻子决定放弃写日记,与丈夫达成默契,各嗨各的,彼此互不干扰。但是心里一旦把荆棘种下再想拔干净,都是枉然。总觉得有那一两个刺会在心里,碰一碰就会痛的。需要警示读者的是,当我们阅读这本小说时,可以沉浸于作者营造的暧昧情绪中,但合上书即忘掉,切不可认作是效仿的样板被他三观带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古街》:不尴不尬的老舍文学奖。(刘育新 小说 华艺出版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老舍文学奖作为北京文联和老舍文学基金会评选的文学奖,他的影响力远无法和矛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这样的全国大奖相提并论的。原因还是受制于他入选的作品仅限于在京作者的创作和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于是当年难分高下的“鲁郭矛,巴老曹”在身后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的影响力上看出了高低。现在老舍文学奖只进行了四届,以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首先奖金不到位,无奖金可发,获奖作家只有拿到荣誉证书的地步,大大挫伤了作家们参与的积极性。其次,近年北京文坛青黄不接鲜有亮眼的新人涌现,缺少有力度和深度的佳作(全国也如此),因此获奖的作品质量也大有缩水现象。所以,老舍文学奖还搞不搞,怎么搞,就成了北京主办方面临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宁缺毋滥,如果没有品质保障,大可调整评选间隔的年限,或者停办几届未尝不可,否则与其让牌子倒,不如自己砸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作为首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类的获奖作品,《古街》基本也给此奖定了一个标杆,(不能说老舍文学奖水平皆如此,当然此后也推出过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无字》(后获得茅盾文学奖)、《受活》以及《耶路撒冷》等经典作品。)小说好是好,但并不优秀,更谈不上日后成为文学经典。《古街》故事写得很好看,有趣生动,但脱离了写实,近乎传奇。这种路数的小说适合改变成电视剧,从商业娱乐的价值看有一定的可赏性。这本四十万字的小说,笔者出于纯属消遣解闷为目的一下午即搞定,可见它是多么容易入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莫失莫忘》:莫失莫忘,宝贝!嘿,莫失莫忘。(英国 石黑一雄 张坤译 小说 上海译文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莫失莫忘》是本披着科幻的外衣,内核却写尽人性复杂和社会的畸形扭曲,是一部非常扎实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英格兰的一个乡村深处有个叫黑尔舍姆的学校。这个学校封闭而神秘。学校里的男孩和女孩们都没有母姓也没有父姓。代替他们姓氏的是二十六个英文字母。这些没有家庭认同感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但却如深陷囹圄。严苛的校规缺不允许他们对未来有任何憧憬。因此他们就这样被圈养着,毕业以后被送到全国各地,然后不知所踪。后来有一天,学校的女教师忍不住向他们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他们并不被看做人类。他们是用高科技克隆出来的人性模板。人们把他们健康的养大就是为了日后摘取他们身上的器官移植给器官坏掉的人们。在创造他们的人眼里,他们不过是一群健康器官的容器,他们只有一种结局,就是被消费到“完结”为止。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笔者读到本书的真相那一刻,立马想到了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和美国作家斯蒂芬.金《异能研究所》。《使女的故事》写的是男性统治的极权主义国家中把一些女性挑选出来做为生育机器的故事。《异能研究所》是有关一些有超能力的小孩把国家劫掠过来,放在研究室里改成了冷血杀手的故事。这三本小说有个共性就是以一个强大的力量把一些弱小者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塑造成自己想要的东西,为此剥夺了他们作为个体存在的权利和自由。不同的是,石黑一雄的笔调更忧郁,更无望。他们那些“非人类”的工具被创造出来,然后向人类一样接受教育,恋爱和沉浸于各种世俗的情绪中,然后在被一个个掏空了身体,当作提炼过精华后的残渣抛弃。令人可悲的是那些和人一样有感情和生命欲望的克隆人最后都选择了默默地接受命运安排,然后在生命之花正灿烂开放的的时候,被扼杀被摧残掉。石黑一雄以极冷静甚至有些残酷的把这些呈现给我们,让我们读后意难平。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小说豆瓣评分8.8 算是石黑最有读者缘的作品之一。喜欢,推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4,《八百万种死法》:这座城市有八百万人,八百万种孤独,总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你的孤独。(美国 劳伦斯.布洛克 姚向辉译 小说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最近正在读和刚刚读过雷.马克的《凯旋门》和雷蒙德.钱德勒的《高窗》,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书,有点儿审美疲劳。况且《八百万种死法》写得并不比上边两本更优秀,故此感觉也就淡泊些,多少有种死撑着在读的感觉。笔者之所以要讲这次失败的阅读体验,是想告诉诸位,读书就如平日饮食,营养和花色品种搭配着吃。倘不如此,即便是最爱的美味,一日三餐后也有乏味时。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据说, 这本书是香港影帝梁朝伟的最爱。梁朝伟飞越半个地球,只为见作者一面;4次恳求合作,只为演本书主角。用梁朝伟的话说,马修(《八百万种死法》的男主角)内心孤独与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放下这本书,我很难鉴定它是否真的有那么优秀。在我的头脑里只留下了一个嗜酒的前警探内心的嘉旅和孤独, 以及面临着一连串的杀人案。小说节奏比较慢,气氛比较沉闷,是非常容易影响情绪的。但短语句式又方便即便跳跃式阅读不影响了解故事的完整性。于是,三百多页也就三个小时搞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书中有句话影响很深,那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纽约,有八百万人口,有八百万个故事,有八百万种死法。我看小说探讨的不是死亡,恰恰是讲生存,讲八百万种活法。人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从没活过。马修是活在孤寂中,与酒精和孤独相伴的一个人。他从金的被杀中看到了自己的长日将尽。最后她摆脱了对酒精的依赖,最终走出孤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5,《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国文化发展之初有两点:一时经久不衰的亲缘意识,一是天命观念。(许倬云 文化史 贵州人民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由于政治原因,国学在大陆出现十年左右的断层。这种绝缘刨根的运动几乎使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灭顶之灾、而相对大陆轰轰烈烈的“反四旧”运动,偏安一隅台湾相对平静些,当时倒台政府带到台湾的一大批学术精英和国学大师们在那里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也传承了国学精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许倬云是史学和国学大师宾四先生(钱穆)的高足,与此同时他也随李宗侗先生治社会学,李济先生治考古学,董作宾先生治年历和历法,劳贞一治秦汉史,凌纯声、芮逸夫先生治民族学,沈伯刚先生治西洋史。经过这些大师学者的精心栽培,许倬云杂收博蓄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观点。成为岛内,乃至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当代国学大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书收录了许倬云在“钱宾四学术文化讲座”上的三篇讲演稿整理而成。分别以中国文化的形成、中国文化的演化以及中国文化的转变,系统分析讲解了国学的前世今生。这虽然是一部学术著作,但阅读的门槛并不高,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读者皆可入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6,《慢煮生活》: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 杂一点,“南甜北成东辣西酸”, 都去尝尝。 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汪曾祺 随笔集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说起明清文学印象,最绕不开的就是明清小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明清两朝就是一部中国古典小说史。但我们也许忽略了,除了小说,明清时期还有一种文学载体也可称作独步天下,那就是小品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小品文的前身就是汉赋,后来韵文分家,韵的那部分成就了诗词曲令。赋那部分就成了策、奏、论、诔、铭、书等等。而小品文成熟较晚,却对后世的直接影响深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文人小品文,有几个特点: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写山水,讲日常生活情趣,追求文字灵动,思想、精神、性情、情感:陶冶性灵。之前笔者在《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中曾谈到过,明清小品文有九大家之说,他们也基本奠定了小品文的基调。此后,又二百年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潮流朝着把手中笔当作投枪和匕首,几乎没人再欣赏陶醉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小品文了。再后来,新中国成立,文学为工农斌服务,散文式微,写家门把精力都投注到更有商业价值的小说创作上,专业的散文家更是凤毛麟角。但也有一些小说家,即便是上了小说的贼船,仍放不下当初文学启蒙时学的那点儿古文情结,于是便在晚年开始用这种载体写一下小短文,并且写得非常之地道。最近刚刚度过的汪曾祺的《慢煮生活》,就是这样一本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慢煮生活》豆瓣评分9.2分,可见是读者普遍认可的一本高质量的文学读本。而之前,笔者只知道汪曾祺最擅长写的是小说,比如《受戒》、《大淖记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他师从沈从文,而沈先生也是一位小说和散文写得一样好的作家。加之汪曾祺家学渊源,深受其祖父和父亲的文化熏陶,使其自小便显出天生就是为文学而活的迹象。《慢煮生活》里边的文章写人、写景、写舌尖五味,也写花鸟虫鱼。而他写日常生活杂趣那部分是笔者最喜欢推崇的,这里边很见文人小品文的特质,尤其像极了张岱《陶庵梦忆》和 袁枚《随园食单》。可见好的文学形式永不会过时。</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7,《老舍自传》:王朔说老舍先生太不尊重生命了。为了保全人格就忘记了自己的作品。死,只能成全一个伟大的作家。忍,没准能忍出一部伟大的作品。(老舍 散文随笔 南方出版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当笔者打开此书的目录,就知道上来出版社和编辑的当。老舍一生创作颇丰,小说、散文随笔、话剧、电影剧本、鼓词、快板、相声甚至多少还写点儿古体诗,出来不少的书,但从来没有听说过他写过一本自传。于是就买来读。救过发现其实这不是一本转为人生总结的传记,而是编辑找来他发表过的一些写实的文章,根据写作的时间顺序篡在一起的一本书。出版社通过偷换概念出书,有点不厚道,自传这两个字名不副实,或者说是注了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因为那些文章写作时间的宽度很大,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以及作者阅历深浅和文风变化及语境的同,是那些文章无法统一成一本风格贯一的作品,这就像身姿和影子,虽然是同一个形体,却貌合神离,很难把他们捏合成整体。于是读书的兴趣减了一大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这本书一共选了老舍的二十八篇文章,编辑用简单的导语办他们缝合在一起。由于缝合的手艺又极差,总还是能看到痕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老舍早起的文字语言是很生动活泼,幽默中带泪的。他的那种风格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鲁迅就很看不起老舍。称他为“老舍之流”。与其说鲁迅不喜欢老舍,不如说鲁迅不喜欢的是北京口语如文。他批评老舍的文章小说油滑。其实他是不懂得北京话就是那么轻飘、啰嗦,那么不好好说话。老舍写乐两三篇中长篇后,也觉得自己的语言风格的毛病,所以也进行了革新,去掉了很多幽默,结果效果依然不佳。后来他就又变回来,索性只讨好喜欢他的那部分读者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王朔也是用北京口语写作的作家。在他的小说里自带一种痞子皮。这也不是他的错,也让要归咎到北京的德行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解放后老舍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官方评为“人民艺术家”的作家。这份荣誉让老舍受宠若惊,同时也使他迷失了文学创作的方向。“为工农兵写作”的指导方针,使谨小慎微的他不敢再用他驾轻就熟的写作技巧去写作,他要为人民发声,要写主旋律,其间他写过一篇他非常想写的一本大长篇《正红旗下》,但害怕受到批评,于是只写了几万字就把书稿锁紧抽屉里,罢了那个念头。从49年到他去世的66年,十七年间老舍只有一部话剧《茶馆》能拿得出手,别的都是挺没劲儿的作品。他死前最后发表的小说叫《陈各庄里养猪多》。这篇小说笔者没有读过,也没兴趣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