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2日上午,来到奥斯陆西北部的维格兰雕塑公园,简称“雕刻公园”,由挪威著名雕刻家古斯塔夫·维格朗在1906~1943年间的雕刻作品组成,占地80公顷,按几何图形设置,共有192座雕像和650个浮雕。这些雕塑作品绝大部分为裸体,有石雕,也有铜雕,个个栩栩如生。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p> <p class="ql-block">踏入公园的大门,迎面是一条长近千米的中轴线。在这条轴线上排列着公园的主题——人生。人们踏着碧绿的草坪步入人生的氛围。象征希望的绿色,仿佛预示着这是生命的第一步。人们也是轻轻地漫步在这块草坪上,细细地品味着人生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被称为生命之桥:它表现了人类从出生到婴儿、少年、青年、壮年直到老年的全过程。可以看到天真活泼的儿童,情思奔放的青年,劳累艰苦的壮年,垂暮临终的老年,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人类的呐喊和挣扎。</p> <p class="ql-block">石桥两边的护栏上,安放着反映日常生活的 58 座青铜雕像,塑造了许多青年男女和儿童。体格雄健的男子、绰约多姿的少女和纯真无邪的儿童组成了大组群雕。</p> <p class="ql-block">它们有的在尽情地跳舞,有的在谈情说爱,也有丈夫打骂妻子儿女的……</p> <p class="ql-block">维格兰在这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个新的主题思想——父亲与孩子们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只见他跺着双脚,挥动着胳膊,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样子,所有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愤怒的小男孩”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游客必留影的一座雕塑。</p> <p class="ql-block">园内繁花绿茵,小溪淙淙,到处都矗立着造型优美、婀娜多姿的雕像,这就是维格兰雕塑公园。</p> <p class="ql-block">整个公园以“生命”为主题,分为“生命之桥”、“生命之水”、“生命之柱”、“生命之环”四大部分,以雕塑的手法记录了人的生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生命之源”:在一座喷水池的正中,6个体魄健壮的男人托起一个硕大的铜盘,让清澈的水流沿周边撒下,给这组雕像罩上一层淡淡 的“白纱”。表现嬉戏的童年、热恋的青年、沉思的中年、孤独的老年四个“人生乐章”构成的生命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而四角的树丛雕,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 4 幅画面。</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生死之柱,无论在艺术技巧上,或是思想内容上,都算得上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是维格兰花费 14 年心血雕成的。石柱高达 17 米,周围上下刻满了 121 个裸体男女浮雕。这根“生死柱”描绘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圆台阶的 36 座石雕,也是从婴儿出生开始的,游人依次环行,渐渐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孩子们在捉迷藏,少年们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窃窃私语,老人们熬度暮年,环绕一周,到第 36 座死亡球塔为止。</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生命之环”,是由4个成人和3个小孩手脚相连组成一个园环,象征人生的完美与永恒。在这里,你可以解读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也可以解读出生命的伟大和尊严;还可以解读出命运的无奈与痛苦。蓝天下,每一幅作品都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雕塑公园自建成至今,一直不收门票,免费向游人开放。有关部门曾有收门票的打算,都被雕塑家断然拒绝了。雕塑家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艺术应当回归人民。收费便玷污了艺术。因而,他给管理者立下永远不得收门票的规矩。</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后面进入公园的,也就是这里。最后从大门出去。做美篇时,我把照片的顺序颠倒过来,以方便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市政厅,是这座海洋城市的政治中心,由挪威的艺术家们从1900年至1950年不断的装饰和润色才得以完工。</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前有一个很大的喷泉,顺着两边的台阶走向市政大厅,这里也是诺贝尔奖颁奖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是1950年为纪念奥斯陆建城900周年而建造的,是奥斯陆较有名的建筑物,也被称作“双塔红砖”。周围有大量雕塑,表现了挪威人生活的各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女骑警。</p> <p class="ql-block">广场前的码头,是游览奥斯陆近郊及峡湾海岸的船只停泊与出发地。许多博物馆也集中于此,市政厅广场有渡轮可达。</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前面的一条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巡街的女骑警。</p> <p class="ql-block">挪威国家剧院,拥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国内最大的剧场。剧场前面有两座铜像 ,左边是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 ,右边是人民文学作家比奥夏-比昂松 ,两人年纪相差4岁,但是互为竞争对手,两人的作品已经搬上国家剧院的舞台。参观要预约。</p> <p class="ql-block">周边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王宫是挪威皇室的官方居所。于19世纪上半叶作为挪威和瑞典国王卡尔十四世·约翰的居所建立起来,骑马的雕像就是他。王宫是哈林尔国王的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在平常的日子里,当哈拉尔国王在王宫中时,王宫的上空会飘扬起红地金狮的皇家旗标。如果旗标上有一个三角形的缺块,那就意味着国王这时不在王宫里,由哈康王储暂时替代作为国家元首。</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王宫地处一片高地,对面是奥斯陆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卡尔·约翰大街。起于东端的奥斯陆中央车站,止于西端的挪威王宫,将奥斯陆城中很有名的景观一路串联起来。</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这家蒙克通酒店就餐。</p> <p class="ql-block">隔水外观奥斯陆歌剧院。从剧院外面看,最显著的特征是白色的斜坡状石制屋顶从奥斯陆峡湾中拔地而起,游客可以在屋顶上面漫步,饱览奥斯陆的市容美景。 </p> <p class="ql-block">从峡湾中拔起,美丽惊人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屋顶让她看起来就像一座出水的冰川。歌剧院的建成体现了设计者对建筑学的高度精通,是一件将造型连贯和轮廓清晰二者完美结合的高难度工程。</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峡湾。</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挪威奥斯陆,南下前往瑞典方向。</p> <p class="ql-block">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古斯塔夫阿道夫广场。广场中央是古斯塔夫·阿道夫的骑马雕像,他是哥德堡的创建者。由法国雕塑家立于1796年。</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市政厅门前有诉求请愿的人,导游告诉我们离远点,他们可能是移民。</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这边是哥德堡最高法院。</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南边是运河。</p> <p class="ql-block">哥塔广场,这里是哥德堡的文化中心。广场中间是希腊神话海神波塞冬雕像,1931年建成,是哥德堡城海洋时代权力标志。瑞典著名的雕塑家米勒斯的作品,希腊神话海神尼普顿雕像矗立在广场中间。有别于其他欧洲城市同样的尼普顿雕像,其采用了典型北欧男人高大粗壮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广场和周围的建筑是1923年举行世博会时兴建的,有哥德堡艺术博物馆、市剧院和作为哥德堡交响乐团演出场地的交响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文化广场对面的街景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哥德堡的港口,看到了著名的哥德堡号仿古船,是按照1745年9月12日在哥德堡触礁沉没的哥德堡号货船仿制的。1995年6月11日,哥德堡号仿古船安放龙骨,哥德堡新世界船厂举行了传统风格的盛大典礼,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成为这项工程的监护人。2007年6月10日,哥德堡举行了哥德堡号仿古船返航仪式,并先后造访了中国的广州、上海、香港以及澳门。</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瑞典斯堪迪克思万尼尔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餐导游带我们去了当地的茉莉餐厅(JasminRestaurang)。中餐,味道很好。</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酒店外景。</p> <p class="ql-block">后来做美篇时才知道这是特罗尔海坦小镇。一座小城,古老的建筑,中世纪的教堂和现代雕塑交映相辉。</p> <p class="ql-block">小城以河而建,河水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纯美的风景画卷。</p> <p class="ql-block">9月13日,离开了酒店,前往我们这次旅游的下一个国家——丹麦。</p> <p class="ql-block">路途休息时,看到附近操场上有足球运动,随拍了几张。</p> <p class="ql-block">2个小时后到达赫尔辛堡。赫尔辛堡的对面,隔着厄勒海峡,是丹麦西兰岛上的赫尔辛格。从赫尔辛堡乘摆渡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抵达,摆渡船上大巴车停在最底层,一层是小车停靠,二层是游客活动区。</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堡、赫尔辛格,以及在芬兰的赫尔辛基、名字听起来像三胞胎。“赫尔”者,狭隘之海峡也,而“辛堡”、“辛格”、“辛基”,大概是城堡在瑞典、丹麦、芬兰语中的叫法。所以,“赫尔辛X”的意思就是“建在狭隘之海峡旁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厄勒海峡是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主要通道,因此,厄勒海峡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厄勒海峡的最狭窄处宽约4公里,最深处水深20米。丹麦规定,任何外国潜艇经过厄勒海峡时,都必须浮出水面。</p> <p class="ql-block">轮渡驶向厄勒海峡,没过多久,就能看到对面赫尔辛格向东凸出的海崅上的克伦堡宫的尖顶。</p> <p class="ql-block">在甲板上可以感受到风很大很大,几乎没有人到甲板上拍照。</p> <p class="ql-block">这个克伦堡宫很有名气,不仅因为它精美的巴洛克风格,更主要的是莎士比亚的功劳。莎翁名剧《哈姆雷特》的发生地就设定在该堡中,现在每年夏天都要在这里实景演出一场《哈姆雷特》以志纪念,所以它又被称为哈姆雷特城堡,这个名字竟盖过了正名克伦堡宫,更广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旅游,游在挪威住在瑞典,而前几天游在瑞典住在挪威,真是你我不分,因为都是申根区,方便出入境,住宿也随意安排。挪威没有参加欧盟,在境内消费只能用挪威克朗 ,欧元都不能用。在挪威买冰箱贴时,小店可以使用支付宝,2个冰箱贴花了人民币近53元,真是高消费的国家。</p><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了瑞典,离开了挪威,离开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第一次听到就印象深刻了,可能那时是名字的缘故吧,现如今,印象更深刻了,不是因为名字,而是她梦幻般的美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