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天生五音不全、缺少乐感、且愚钝到学不会乐谱,因此从上小学开始到中学毕业,凡是上唱歌课,我就滥竽充数地跟着瞎吼,好像没有一首歌能完整地唱下来,最多只能哼其中的一到两句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年的某天,与童年的一位玩伴同学聊天,说到小时候唱的歌,他给我发来了他珍藏的《红小兵之歌》小册子的照片。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年也算是个红小兵,而且直到现在,还收藏着自己曾经佩戴过的那个红小兵袖章。由此估计,我应该也唱过这首《红小兵之歌》吧?只是现在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现在细想起来,整个小时候的读书时期,还能给我留下一点印象的像样的歌曲,大概只有《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两首歌了。这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好像有一个针对少年儿童的“小喇叭”节目,且时不时会播放上面这两首歌。而我家那时恰好有一台熊猫牌的收音机,每当听到“小喇叭”节目播放这两首歌时,不知为什么,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停止玩耍,认真地听完播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就是很像我小时候家里的那个熊猫牌收音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刚入职做学徒工时,干的是打铁匠的活,每天抡着十二磅的大铁锤子,在重型卡车的纵梁底盘上敲敲打打。这不是吹牛自己手臂有多粗壮,形象有多威猛,恰恰相反,说明自己一、缺少文化;二、没有类似那种唱歌的一技之长;三、没有家庭背景和愿意为你说情走后门的干爸。于是顺理成章地在当年招工入职表“工种”的一栏上,被填上“铁工”两个字。就像新冠疫情风控期间,从国外回来,人都还没有照过面,健康码就先被赋予了红色。甚至后来,一起干铁匠活的老师傅们都跟我逗乐,取笑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你这么个武大郎加豆芽菜的小身板,也好意思敢来这里打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当时我自己心里也很纳闷,我只知道自己的声线构造如残垣断壁,学唱歌是肯定没戏的。只是万万没想到,我这么一块短小单薄残缺的边角零料,怎么会被人捡来利用,阴差阳错地塞去干更加难以塑造的“打铁匠”的壮汉活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实在的,干打铁的活确实有点苦,每天对着被鼓风机吹得冒着蓝光的火炉,身上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头上戴着像鬼子兵特有的、后脑勺还有一块白布披风的帽子,从火炉里不停地探取和添加拇指粗的钢铁铆钉,还有抡舞十二磅的大铁锤……。而且还一直努力干到出山(学徒满师)为止。如此,也算是体验了古人早就归纳过的人间最苦的三个行当(打铁、背纤、磨豆腐)中的打铁行当,并且,还是被排在首位的那个苦中极苦的行当。只是干这打铁的活,用不着唱歌的技巧和天赋,对我来说,也算是废物利用、恰到好处了。唯一遗憾的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老师来给我教唱歌了。于是,唱歌与我更加相去十万八千里,有如天壤之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当学徒的那个铁工班组里,一起干打铁活的,大约有十余位老少爷们,领头的班组长是一位名叫张宝康、且比我大六岁左右的大帅哥——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个美男子,不是在这里奉承哦(后来这位帅哥,成了我们公司里一个专业厂——叫什么“轻型车厂”的副厂长)。他不仅打铁是一把好手,还能拉一手优雅的小提琴,我到现在还疑惑他这双打铁匠的粗糙的大手,是如何在小提琴纤细的琴弦上,精准地感知和跳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偶尔在一些我们工厂里的节日庆祝场合,这位能拉小提琴的铁工班长,会用小提琴代表我们打铁的老粗们,去独奏或双重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中那段最经典的乐章(就是本文的背景音乐)。那些时而欢快、时而悲伤的旋律,让我开始见识了音乐的美妙和魅力。还有,他还会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八十年代新一辈》、《泉水叮咚响》、《明天会更好》等充满了那个时代气息的合唱歌曲伴奏,这些优美的曲调和歌声,非常让人享受。于是我发现,不会唱歌不识乐谱的我,并不影响自己听歌时的愉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只是此后三十余年,为凡人琐事的生活所累,我很少有时间花在听歌之上。不过偶尔因感冒发高烧到不得不在家躺平一、两天时,会用磁带机(后来是CD机)静静地反复听类似《太阳岛上》、《今夜无眠》、《渴望》、《好人一生平安》、《好人好梦》、《同一首歌》等有限的几首歌曲。听着这些歌,感冒发烧的难受,就会舒缓许多,慢慢地好起来。那些年,我好像每年都会感冒一两次,按现在的认知,可能是被冠状病毒新的变种感染了吧。且每次都会高烧几天,不论是否吃药,都需要一个星期才恢复。那时我还似乎感觉到,听歌好像与吃药一样,都可以疗伤,有助于身体快速康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图是家里曾经拥有过的卡式磁带录放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图就是CD播放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凡人谋生的职场上,有时也会因为单位里有求于人的事,不得不陪客户去KTV唱歌;或被有求于人的人拉去KTV唱歌。我只是感觉这样的唱歌,多少有些逢场作戏的应酬感,所以不论唱什么歌都没法走心,更说不上欣赏、享受了,就权当是不得不上班而加班工作的一部分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外,每次这样的KTV唱歌场景,我从来不自己下场唱歌,倒不是怕唱不好自取其辱,而是担心我那破嗓门、以及踩不着调、外加普通话咬字不准的怪异之声,破坏了其它人唱歌的氛围和情绪,从而污染了环境,砸了别人的场子。因此最多也就是给别人伴唱一两句,瞎起哄助兴而已😅😅😅。现在回想起来,几乎记不起那时唱过什么歌了?哦,好像想起了一首用闽南方言唱的《爱拼才会赢》。因为,在当时歌厅的氛围中,一群人如同传销团队一样,一边胡乱地吼着“爱拼才会赢”,一边仿佛在给自己打鸡血似的,以便把加班熬夜的工作干到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在那些快节奏的身不由己的打工日子里,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差;或者每年高温季节,公司统一放年休长假时,自己会与家人出去旅行。在这些外出的旅途上,用个小MP3播放器灌有限的几首歌曲,诸如《高原红》、《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西海情歌》、《呼伦贝尔大草原》之类的歌,在旅途中消遣休闲,也是非常惬意之事。尤其是去西藏、青海、新疆、内蒙等西北地区,独自一人看着窗外广袤无垠的草原、苍凉荒芜的戈壁、恒古连绵的雪山……。有这些世间惊艳绝美的景色陪伴,听着耳机里悠扬奔放的旋律,确实非常应景舒适,而且还能浮想联翩,心意满满。感觉自己的心灵和大自然的神韵,已经通过这音乐和歌声,得到了彼此的交流和融合。看来,听歌与唱歌一样,都可以陶冶情操,放飞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图,就是我曾经时常带在身边的MP3播放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相对而言,我喜欢听那种歌词优美,曲调温婉舒畅的歌。比如邓丽君、蔡琴、卓依婷等歌星的名曲。曾经有位许多年轻人追捧的歌星(具体名字就不写了,读者自己猜吧😀),他唱的歌节奏急促而快速,我也试着去听了几首他的歌,只是感觉这些歌,歌词似乎缺乏文学基本常识,还唱音吐词含糊不清,如同语无伦次的嚼舌头。于是只能怪自己欣赏能力太烂,无奈中不得不放弃听他的所有歌曲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有网络歌手层出不穷,我比较喜欢的好像只有《两只蝴蝶》这首歌。其他的仿佛如过眼烟云,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留下痕迹。当然每个人的欣赏能力和偏爱各不相同,无可厚非、也没有好坏之分,一切随缘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般来说,曲调平和流畅抒情的歌曲,容易让人一见钟情。因此通常,我并不喜欢歇斯底里、咬牙切齿的唱腔,但也有例外,如《青藏高原》、《梦蝶》、还有《云朵》、《天堂》、《My Heart Will Go On》等歌曲。听完这类歌曲,让人明白,只要运用恰当,恰如其分的“歇斯底里”,同样也是一种情感的完美表现。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和歌曲,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语言,而且是一种更加丰富及精致和完美的、可以全人类共享的情感交流方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退休前几年,我生了一场大病,愈后承蒙单位和同事们的照顾,上班时的节奏不再绷紧、也没有压力,因此有了一些闲时余暇去听歌。恰逢此时,有小时候的同学们相邀聚会、去温莎歌厅唱歌。此时,已非职场应酬,解去了马甲面具,一身轻松,可以静心地欣赏和聆听大家的演唱了。说来也奇怪,我小时候的那些同学,好像个个都是唱歌的高手,还有几个完全具有专业水准了,当然我除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次去听同学们唱歌,我依然一如既往地只听不唱。这时,已经不是担心自己唱得不好会砸了同学们的场子,而是因为自己在那次大病抢救时,插了很长时间的人工呼吸机,留下了一些呼吸系统的硬伤——支气管有些扭曲变形、肺活量比普通人要小、话讲多了会气短甚至嗓子都会变哑。这些虽然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病,但完全影响了唱歌,以至于我即使想要像小时候那样瞎吼,也吼不成了。所以自始至终,我都只是很高兴地做一名忠实且专注的听众。此时对我而言,听歌的过程,确实是非常享受的美妙过程,有音乐相伴、有歌声相随、还有如诗词一样让人遐想和陶醉的歌词意境、以及那些气氛融洽的同学情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此期间,我听了许多歌曲,有的还是以前没有听到过的、非常好听的歌——《潮湿的心》、《胡琴说》、《再别康桥》、《肩上的云》、《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我的快乐就是想你》、《秋蝉》、《满满爱》、《花落相思梦》、《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的楼兰》、《我和你》、《微风细雨》、《星》、《You Raise Me Up》(你鼓舞了我)、《Right Here Waiting》(此情可待)、等等等等……。这些歌的歌词意境都非常唯美,旋律节奏都非常动听,可谓百听不厌。于是,就开始在自己华为手机的音乐APP上,收集和积累这些同学们唱过的,非常好听的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后来退休了,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有好多次在西湖边散步,看到有许多人在唱歌,其中有一个叫“喜洋洋乐队”的唱歌和演奏团队,最是吸引人和受人推崇。而我每次遇见喜洋洋乐队,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住脚步,如同被吸铁石吸住似的,站在不远处默默地欣赏聆听,直到曲终人散。因为,他们的演奏格局高雅,演艺水平超群,歌者儒雅端庄字正腔圆激情澎湃,奏者潇洒娴熟旋律流畅行云流水,给人满满的享受和愉悦。忍不住想把他们演唱和伴奏的场景和风采,在下面分享给大家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面几张精美的照片,都是喜洋洋乐队的粉丝——“风影随拍”老师的杰作,在此让我先用一下哦,以后有机会再面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这些年,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又听到了许多非常好听的歌。如《乌兰巴托的夜》、《往事如昔》、《红颜知己》、《人生路》、《想你的时候问月亮》、《游牧时光》、《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听闻远方有你》、《如水年华》……。每次听这些歌,只有经历了岁月、走过了人生的过来者,才能感受其中的品味和意境。有人说,开心时听的是歌曲,伤心时听的是歌词。而我这个年龄的人,每每听歌,就会随着乐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意境,在快乐与忧伤、喜悦与悲凉之间切换轮回——因为听到的,都是人生的咏叹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曾想过,没有乐感、五音不全、乐理文盲的我,竟然也会与歌曲有缘。而且,每当听到有好听的歌,我就会继续把它收录到手机音乐APP的收藏夹里。不知不觉中,竟然已经收藏了一百多首这样优美的歌曲。以至于现在每晚睡觉前,都会将手机上的音乐APP定时三十分钟,顺序播放那些收藏的歌曲,让自己在歌声的愉悦中慢慢睡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愿此去余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常有歌声相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2.6.22.初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略有修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