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和顺古镇

梦蝶

腾冲和顺古镇 <p class="ql-block">西南边陲,马帮重镇,丝绸之路,著名侨乡……这一系列的美称便是对中国第一魅力名镇 ——和顺的定位 。 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 ,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 ,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 。和顺古城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 明清两朝这里出了四百多名巨人,秀才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廷,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全镇人口七千余人 在外华侨就达一万二千余人 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等13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一景:洗衣亭,分大小(3.6.9.12.15)古镇上的妇女在这里洗衣服,洗菜。</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前身同盟会会员,寸馥清组织的“咸新社”和1924年成立的“阅书报社” 后经海外华侨和乡人捐资赠书, 于1928年扩建为图书馆 。管内典藏文献丰富,有藏书七班预测七万余册, 真本一万多册 ,堪称中国乡村第一 。</p> <p class="ql-block">艾思奇故居是建于民国八年 (公元1919年)是爱思奇之父李曰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的新居。系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 建筑占地六百多平方米 。 爱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2月 诞生在水碓村,其父李曰垓是辛亥革命的元老,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爱思奇两岁就随父在外 先后在香港,昆明,南京,日本读书,艾斯奇是影响广泛的 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一生写了很多快去人口的哲学著作,特别是《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两本书 曾引导无数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长期以来都是高等院校哲学的教科书 。</p> <p class="ql-block">宗祠是和顺独特的景观, 像和顺这样保存的如此完整的宗祠, 恐怕全国都很少了 ,和顺的先祖从内地迁居于此,是清代开始新建宗祠 ,先后兴建了寸、刘、李、尹、贾、 张、钏、杨八大宗祠,家族中亡故先辈的灵位 , 是让祖先灵位安息的地方,每年春秋两祭, 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 ,宗祠还用于家族处理内部事务 执行族规族法和族内人员举行冠礼、婚礼、丧礼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  元龙阁以祭祀龙神而得名 ,是和顺著名的风景区, 始建于明代,清乾隆27年(1762年)重修,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占地约4亩。</p> <p class="ql-block">中天寺:始建于明代崇祯八年(1635年), 清代扩建修葺。“文革”时被拆毁数殿,仅存花园、厢楼二处 。改革开放以后,在旅泰华侨张孝威先生的大力资助下,乡人按其旧制重新修复,重新恢复规模。</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宅弯楼子是和顺的居民代表,因楼房沿巷道这曲线修砌,所以和顺人形象的把它称为“弯楼子” 弯楼子不仅是一座民居,也是清代道光20年(1840年)创办跨国商号“永茂和”的李氏家族的代称 。“永茂和”商号是经商致富的代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