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画书

健康平安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童年,没有手机、电视、没有网络游戏、没有……但是,我们的童年很快乐,捉迷藏、滚铁环、打弹子、造房子、踢皮球等各种各样的游戏,充满了我们的课外时间,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而连环画小人书,是当时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们所最喜爱的一种课余读物。</p> <p class="ql-block">  连环画图文并茂、老少咸宜;连环画取之精华、用之广泛。不可否定的是,它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一块珍贵瑰宝。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环画界涌现出一大批名画大师:赵宏本、盛焕文、钱笑呆、陈光镒、刘锡永、汪玉山、罗盘、朱光玉、王淑晖、董天野、戴敦邦等等。虽然有大部分名家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的优秀作品,仍然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珍藏在人们的生活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街头巷尾有很多小书摊位,基本上每所小学校附近都有一个摆小书摊的,一到放学的时候,里面坐满了人,迟到的人要末站着看书,要末转身离开明日再来。看一本连环画只要1分钱,不受时间限制,但是,互相之间不得交换阅读,二、三个人坐在一起共同阅读(也叫“沾光”)那是可以的。不过,当时的我们都很自觉,3、5分钱交给摆摊老板换回三、五本连环画,看完一并送还老板,是绝不会“违反规定”与别人交换阅读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兄妹几个人从小就喜欢看连环画,我的父亲就经常买来满足我们的爱好。渐渐地,我们家的连环画也多了起来,邻里的小朋友到我们家里玩,总要看几本连环画才离开。</p><p class="ql-block"> 同住弄堂和我们家相临的有个姓刘的邻居,哥哥叫刘X荣,妹妹叫刘X珍,俩兄妹跟我们一起从小玩到大。有一天,他们要搬家到杨浦榆林路,说以后不能在一起玩,也看不到我家的连环画了,想带一些连环画到他的新家去看,看完后就送还过来……多年的玩伴,我也不好拒绝,由他自选了三十本小画书带回家看。过了半个多月,刘X荣特意还书来了,一脸的歉意:不好意思,少一本连环画,找了很久也没找着,耽误到今天才过来。</p><p class="ql-block"> 缺的一本连环画是《洪湖赤卫队》。那个时候,这部同名影片还在上海二、三轮影院放映,很好看的电影,这本小画书当然也是不错的。我猜测刘X荣是想贪下这本连环画,而借口遗失了。面对着他的左一声:对不起!右一声:不好意思!我还能说什么?我也只有不好意思叫他赔书了。</p> <p class="ql-block">  连环画《永远前进》和《走社会主义的路》是五十年代的作品,繁体字竖排本,对现在的中小学生来讲,阅读起来很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永远前进》是根据抗美援朝时期的一则报道,由新平改编为连环画的;连环画《走社会主义的路》,描写我国农村在农业合作化期间,农民由单干走向集体发展的故事,由曹作锐根据通讯报道改编而成;以上两本连环画均为肖林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55年及1958年出版,目前该连环画的一版一印存世量极少,只要品相说的过去,其收藏价值自然也是极其高昂的。</p> <p class="ql-block">  1953年2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根据老舍的曲剧剧本《柳树井》改编的同名连环画,采用单页文字双页图画的风格,并且本文脚本还使用了原剧本的部分语言,读来更是亲切。这本连环画由姜海风改编,宋吟可绘画。</p><p class="ql-block"> 人民艺术家老舍原著的《柳树井》改编成连环画出版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当时贯彻《婚姻法》运动,引导男女青年走向发展劳动爱情、争取美满幸福、建设人民祖国的正确道路。同时也为广大工农群众贡献一种轰击封建思想阵地的锐利武器。</p> <p class="ql-block">  赵三岛、董天野、李成勋、董洪元都是很有名气的连环画作家,他们的作品尽管不算多,但也是连环画里的精华。《苏六娘》是赵三岛早期的作品,人物绘画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再配上朱蕾的诗文说明,文、诗搭配,将《苏六娘》这部作品推向一个新的高峰。《长板坡》选自古典文学“三国演义”中的一段精彩章节,朱蕾改编,董天野绘画。《东海人鱼》是一部美丽的童话故事,描写了一个叫金珠子的渔家少年,他为了消除灾难,勇敢地跃入大海,闹龙宫、降龙王,又救出了被龙王太子把双腿变成鱼尾的人鱼姑娘。并且用一生精力去采集蚌乳和花露,使人鱼姑娘重新长出双腿的故事。叶诗芳、张士亮改编,董洪元绘画。《宫娥恩仇记》是描写宋朝时期,宫内明争暗斗、宫娥里应外合,配合起义大军反抗旧势力的故事。由邓沁园改编,李成勋绘画。</p> <p class="ql-block">  我在念小学高年级时,就很崇拜古时候的两个名人。一个是书画家唐寅,另一个是大学士苏东坡。记得有一天放学,和同学朱Ⅹ林(很爱画画的小学同班同学)到锦州路小学校对门的巷头书摊去看小画书,看到一本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苏小妹三难新郎官》,感到很好奇:新婚佳期,还有什么问题要难为新郎?新郎回答出来了吗?</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苏小妹的哥哥就是苏东坡,也不知道苏小妹是苏氏大才女,只认为她是一个很厉害的女子,这个名字我便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我和朱Ⅹ林一道看完连环画《苏小妹三难新郎官》后,才知道新婚之夜苏小妹出了个上联,要新郎官对下联,答对了才可入洞房。呵呵!古时候的文人真有意思,入个洞房还要考个试哩。</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不但诗做的好,人也很幽默。有一天他闲来无事,便去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他对开门的小沙弥调侃道:“秃驴哪里去了?”小沙弥淡定地一指远方,答道:“去东坡吃草了!”。读小学时,我曾光临街头巷尾的多处小书摊,并没有发现有关苏东坡传说类的小画书。后来,偶然一次就看到一本叫《石钟山探奇》的连环画,由李泽儒编文,邓沅、邰亮雄、韩宇绘画,讲述的正是苏东坡的一段神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喜欢看书,但不喜欢外国的或者是特别像内蒙啊新疆啊这些少数民族的小说,包括连环画。因为里面的人物、地点名字长,不好记。而一本叫做《古堡烽烟》的连环画,我却左一遍右一遍地看了好几遍。不是故事有多么复杂,也不是内容不好理解,而是对女主人翁的悲惨遭遇反复思考: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事吗?为什么丈夫对妻子这般虐待,妻子还百依百顺?边远地区的奴隶制度真的是这么严重吗?她太可怜了……</p><p class="ql-block"> 根据刘克的同名小说汪继俊改编,赵瑞椿绘画,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11月出版的连环画《古堡烽烟》,描写了女奴玛莎向往着自由幸福生活,从奴隶主的魔掌下逃出来。她受尽折磨和羞辱,为了不让像她一样的奴隶再受难,终于勇敢地站起来,帮助人民解放军攻下被匪徒盘据的古堡,获得了彻底的解放。</p> <p class="ql-block">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故事也不错,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图书室,教育类、知识丛书、故事小说、参考书等应有尽有,就是没有连环画。有一次借了一本叫《文成公主》的小说,一口气看完了还觉得不错。后来又看了一本《草原烽火》,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草原人民反抗斗争的故事,虽然故事的男主人翁名叫巴吐吉拉嘎热,女主人翁叫乌云其其格,名字多不好记,但是故事精彩,我阅读这本书很入迷,从此也喜欢上了少数民族类的图书。《文成公主》和《草原烽火》这两本小说已改编成连环画,均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 《文成公主》说的是唐朝初年,汉藏两族除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外,在政治上也建立了亲密的联系。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并带去大批汉族工匠和汉族农业生产经验,对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西藏人民对文成公主很是崇敬。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都有文成公主的塑像。藏戏有一个传统剧目,就是歌颂文成公主的。关于文成公主的民歌和民间故事更是在西藏随处流传。</p> <p class="ql-block">  1963年,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根据电影《李双双》改编的同名连环画。</p><p class="ql-block"> 《李双双》是农村题材的喜剧故事,这部电影被我国著名的喜剧演员张瑞芳、仲星火这对活宝演的是活灵活现,深受广大观众的赞誉。连环画也是如此,绘画把人物性格都显示了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谁是谁非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住的里弄,马路对面就是杨浦电影院,不出里弄大门,在弄堂里就能看到张贴在影院门顶上的大幅新片预告画。杨浦电影院是上海市的首轮影院,影片《李双双》刚上映时,我们都没有去看过,电影院内宣传简报的橱窗里介绍过这部影片的电影剧照,知道这部电影是喜剧片。因此,我们经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就戏称这部影片名为“李又又”。某天,有伙伴告知:“我昨天去看又又了”,另一位接着说:“我几天前就看过又又了”……这时候,我们就会在那些现场的不明真相一头雾水的小伙伴面前大笑不止。</p><p class="ql-block"> 连环画《李双双》,1963年9月由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原著李准,绘画王宇文。《李双双》有多个版本,这个版本较为流行,存世量大,收藏价值不高。</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里,根据电影改编的连环画有很多。那个时候,买一张电影票的钱,可以看好多本连环画。并且,同名的连环画和电影内容都是一样的,何乐而不为呢。</p><p class="ql-block"> 196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魏荣导演,张平、俞平主演的故事片《耕云播雨》。1963年3月,辽宁美术出版社将此影片改编成同名连环画,李准原著,刘朵改编,曹光绘画。这是反映农村姑娘掌握气象科学、战胜自然的故事。目前,该连环画一版一印90品相的收藏价,在1900元左右。1959年12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故事片《换了人间》在全国上映,由吴天执导,郭振清、白德彰主演。是年,这部影片改编的同名连环画由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6年11月首印7500册。故事描写在日寇侵占我国东北期间,麒麟煤矿日寇当局不顾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时常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无数工人遭惨死,留下孤儿寡妇无法过活,这个煤矿成了人间地狱。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善了该矿的生产条件,修建了防止瓦斯爆炸的安全设施,确保了生产安全,工人的生活也得到了根本改善。196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家庭问题》在全国上映,傅超武导演,高笑鸥、张鸿眉、苏茵、张伐主演。1965年10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名连环画,殷志扬改编,吴锦渝绘画。</p><p class="ql-block"> 孙景瑞的长篇小说《粮食采购队》,1960年3月被辽宁美术出版社改编成连环画。描写了武汉刚刚解放时,由于受到反动派撤退前的长期掠夺和破坏,面临了严重的缺粮问题。军管会为此立即派出了一个粮食采购队,在汉水中游一带进行购粮活动时,连续遭到一帮政治土匪的百般破坏和攻击。英勇机智的采购队员们,与匪徒展开了一系列艰巨和曲折的斗争,终于在大军的援助下,彻底消灭了这帮敌人。水曲辰改编,冯吉令、韩伍绘画。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孙景瑞的这部小说拍摄了彩色故事片《难忘的战斗》,由汤晓丹、天然、于本正导演,达式常、周国宾、马昌钰、陈烨主演。</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有很多的电影改编了连环画,在当时家庭的经济条件下,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看连环画合算。不过,有些电影还是比连环画优越的多,比如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彩色歌剧故事片《刘三姐》,广西桂林取景的天下绝地、优美动听的民族山歌,都是连环画所无法替代的。</p><p class="ql-block"> 座落在杨浦区杨树浦路上的上海第九棉纺织厂,我父亲任职在供销科工作。九棉厂内原有一个大礼堂,是为丰富本厂职工业余生活而改建成具有舞台设施配有灯光装备的剧场。平时厂工会文艺宣传队的表演、联席会议等都在这里举行,一个月中也有那么二、三次,厂里到区电影公司租片在这里放电影。放电影都在晚上七点钟,看电影的那一天,我们都是匆匆忙忙地吃完晚饭,早早赶去寻个好位子。厂方为避免拥挤,放电影这天,一律凭票入场,每张票象征性地收取一点现金。《刘三姐》这部电影,我们全家就是在父亲的单位里看的,说小气话,比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那是省了一大半的钱。我在九棉厂看过不少的电影,因为时间久远记不清了。印象中,《女审》、《山间铃响马帮来》、《柳毅传书》、《女驸马》这几部电影还记得,我父亲喜欢看戏曲片,每次买票总是把全家人都带上。</p><p class="ql-block"> 连环画《刘三姐》由朝花人民出版社1962年10月出版,一版一印2075册。唐长风、潘伯羽改编,邓二龙绘画。邓二龙是一位壮族画家,绘画的装饰趣味和形式美,正好与民间传说的情调相协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p> <p class="ql-block">  我上学读书时喜欢踢足球。我居住的里弄里有一个大操场,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约上几个同学在这里踢球。经常是住一个里弄的业余球队队长居X俊为前锋,他夸我脚劲硬,分派我为中锋,守门员是施X友,一个瘦的像猴子的并且不怕“挨踢”的同学……数十年后,每当我经过曾经踢过球的后来改建成种植了各种花花草草的小花园时,心中还忘不了当年的这个操场;忘不了队员们一次又一次带着球盘过了多少个对方逼近了他们的禁区;忘不了同班好友们在一起为踢进对方球门一个球时的欢呼雀跃;忘不了蒋X亮在离球门只有十几码时一脚把足球连同他的球鞋一起射向对方的球门;忘不了作为一名球队中锋的我为本队立下的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 当年,有一部外国的电影《中锋在黎明前死去》,很受足球爱好者的青睐。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连环画,同样受到广大爱好者的喜欢。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一个球艺出众的足球中锋,被一位债务累累的俱乐部老板当做货物拍卖了,卖给了一个拥有百万资财的“收藏家”。“收藏家”把他当作“收藏品”,陈列在家里。这位足球中锋不堪忍受屈辱的非人生活,起来反抗。在斗争中,他为了自卫,掐死了“收藏家”。最后,这位足球中锋被法院以“企图颠覆私有财产制度”的罪名,判处死刑,在黎明前被绞死。根据(阿根廷)奥古斯丁•库塞尼的同名小说改编,邓柯绘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 看一场电影,对那时候的学生来说是票价很贵,看不起。附近的小书摊倒是有《中锋在黎明前死去》这本连环画,通常是看一本连环画要一分钱,看这本连环画却要二分钱,理由是这一本书太厚了。当时,这本连环画没看成,我们打算下次带个和摆书摊老头比较熟悉的同学一起来,看能不能便宜一分钱来看这本书,后来却被遗忘了。</p> <p class="ql-block">  蛇岛位于我国大连港附近,是个无人荒岛,岛上盘踞着几万条毒蛇。这些蛇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这样多?它们在岛上怎样生活?蛇吞蛇是怎么回事?……许许多多问题无从得知。</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代,我看过一本书,叫做《蛇岛的秘密》,由伍律编写。这本书形象化地介绍了蛇岛考察的经过,能使读者获得许多有益的知识。1965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同名连环画,柳萱图改编,杨英镖绘画。这本连环画当时在青少年朋友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有同学冒着被班主任没收的可能,把这本小书带到学校分享给同学。从而懂得了什么叫金环蛇、银环蛇,什么叫眼镜蛇、眼镜王蛇,还有五步蛇、竹叶青……懂得了蝮蛇和响尾蛇是同类,它尾巴上也有一串角质环,爬行时一振动就会发出怪声来……这是一本科普类讲述动物趣闻的连环画,所有的答案都在这本小书里,因而,受到很多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们的欢迎。这本连环画曾多次印刷,全国发行了30多万册。</p> <p class="ql-block">  1966年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夜闯珊瑚岛》,万家春改编,金缕梅绘画。描写了解放初期,一个秋天的晚上,有一架美制蒋机窜入我海防前线黑鲨列岛上空,被我空军起飞击落,敌驾驶员被迫跳伞落入珊瑚潭。为了获取敌机驾驶员身边的一份战略侦察地图,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我方侦察人员在珊瑚岛民兵和群众的支持下,布下了天罗地网,不仅找着了跳伞的敌机驾驶员的尸体,而且将潜入岛上寻找跳伞驾驶员的特务一网打尽。</p><p class="ql-block"> 连环画《夜闯珊瑚岛》的版本有很多,我念小学时在小书摊看到过的那一种,可能是年代已久,也许是记忆模糊,至今一直没有再见到。虽然版本不同,但是故事的情节都是相同的,只不过绘图者的画法各有千秋。总之,这本连环画很好看,故事情节紧张,扣人心弦。六十年代初版时,江苏人民出版社首次就发行了五万册之多,目前存世量依然不少。当时每本的售价是0.25元,现在孔夫子旧书网一版一印95品的收藏价,也就在3800元上下。</p> <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涨,记忆力的减退,看一部长篇小说,往往是看到后面忘了前段,还是看连环画方便,一边看文字一边赏图画,只需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书阅读,了解了故事内容。</p><p class="ql-block"> 总之,连环画的好处有许多,图文并茂,老少皆宜;但是缺点也不少,受篇幅限制,故事简单,情节扼要,不如看小说过瘾。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就看你对连环画是喜欢不喜欢了。</p> <p class="ql-block">(本文部分图片、文字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