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共和县高级中学招生宣传</p> <h1> <b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有这样一所学校,配备有省内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秀的管理团队、高尖的专家顾问和精良的教师队伍。这所学校遵循“厚植共和,面向全州,创品育英”的宗旨,秉持“民族融合,持续发展;五育并举,百花齐放”的办学思想,在州县两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引领下,立足藏区,着重打造涉藏地区人文和谐、教学先进、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的高中品牌学校。这所学校就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 学校简介</u></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学校校徽</b></h1> <h1><b>地理位置</b></h1> <p class="ql-block"> 共和县高级中学位于共和县城北新区,恰沟段与仁和路交叉路口往西南约290米。</p> <p class="ql-block"> 共和县高级中学建设项目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工程总占地面积104.8亩,建筑面积27142平方米,前期投资1.3亿元。学校计划三年内招生规模为1200人,24个教学班。目前学校主体建筑已完工,2022年7月底全面竣工,并于8月中旬招生开学。</p> 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及辅助设施等一应俱全。置身于共和县高级中学,综合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及师生膳食中心映入眼帘,能感受到青海地理文化和江苏建筑风格相得益彰的独特氛围。教室配有最先进的希沃智慧黑板,纯净水饮用设备;文体艺术中心拥有全新的塑胶田径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期刊阅览室、室内篮球馆,多功能厅、舞蹈训练教室、美术培训教室等一流的硬件设施,是一所集科技、体育、艺术、文化多功能综合性的文体活动中心,也是目前共和县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文体活动场所。学校按照部颁标准配置了荣誉室、心理咨询室、书法室、录课室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实验室和探究室。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b>学校性质</b></u></h1> 共和县高级中学是一所江苏省对口援建全寄宿制高级中学。<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b>办学理念</b></u></h1> 秉承“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生命的幸福”的办学理念。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b>招生规模</b></u></h1> <p class="ql-block">学校2022年8月招生办学,高一年级设8个教学班【4个双语班(二模式),4个普通班】,共计招生400人。</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b> 校园环境</b></u></h1> 漫步校园,大小不一、高矮不等的树木花草镶嵌在楼宇间,环境优美、曲径通幽。 室外操场,绿色草坪、红色跑道与文体艺术中心交相辉映,能满足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 图书馆藏书丰富,优雅宁静,是学子汲取营养、了解信息、查阅资料、思维碰撞的知识殿堂。 学校宿舍,窗明几净,别具一格,是充满个性而又开放的私密空间,是彼此信任、身心愉悦的小家庭。<br> <p class="ql-block"> 学校除了学习、生活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摒弃“满堂灌”,打造师生共同汲取知识养分的新课堂将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特色和亮点</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b>团队介绍</b></u></h1> <h1><b>【优秀的管理团队】</b></h1> <h1> <b>马文成</b>,男,现年47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1993年6月参加工作,共和县高级中学校长,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历任共和县曲沟中学校长,共和县龙羊峡镇逸夫中学校长,共和县龙羊峡镇中心学校校长,共和县中学德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共和县城北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副校长。管理经验丰富,擅长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代表性论著有:《如何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读写结合——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德育创新活动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初中有效课堂三大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团队合作游戏对寄宿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h1><div> <font color="#ed2308">学校教学校长由西宁市市属示范性高中青海湟川中学选派。</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其他管理团队成员正在从全州高级中学顶尖中层领导中选拔。</font></div> <h1><b>【顶尖的专家顾问】</b></h1> <h1><b> 扎布</b>,男,藏族,1963出生,博士,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青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是藏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藏族古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藏文)负责人及其核心成员。原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兼青海师大民族师范学院院长,现任共和县高级中学教学顾问专家。主要从事藏族文学史、藏族文学、印度文化与藏族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留学日本,出访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讲学,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藏族古典文学文类研究》等专著6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菠萝门文化与藏族古典文学》并以“优秀”成果结题,荣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7项奖励。</h1> <h1><b> 张建国</b>,男,汉族,1965年10月出生,青海省优秀教师,青海省正高级教师,青海省优秀校长,青海省特级教师,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共和县高级中学教学顾问专家。主持并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h1> <h1>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两位享誉全省的教育专家,在共和县高级中学专设教育研究基地与办公室,不定期、不定时的对学校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研科研、师资建设、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坐诊把脉、沟通引领,努力让共和县高级中学朝着全州一流的品牌学校方向有序发展。</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精良的教师团队】</b></h1> <h1><b>人才引进</b></h1><p class="ql-block"> 引进博士3名,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各学科优秀硕士研究生13名。</p> <h1><b>社会招录</b></h1><div> 面向社会招录优秀硕士研究生。<br></div> <h1><b>名校帮扶</b></h1><div> 青海湟川中学选派数学教师1名、物理教师1名、化学教师1名。<b><br></b></div> <h1><b>骨干选拔</b></h1><p class="ql-block"> 全州范围内选拨高中各学科优秀骨干教师7名,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质量提升</u></b></h1> <h1><b>青海湟川中学结对帮扶</b></h1> <h1><b>管理帮扶</b></h1><div> 与青海湟川中学各行政处(室)进行经验交流,将湟川中学的先进管理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内化成共和县高级中学的管理举措,从而形成共谋办学大计,办好、办强共和县高级中学的新局面。<br></div> <h1><b>教学帮扶</b></h1><div> 通过组织两校教师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彼此学校发展现状。青海湟川中学组织优秀管理人员(教学校长1名)和学科教师(数学1名、物理1名、化学1名)进行组团式支教,共和县高级中学派遣优秀骨干教师前往青海湟川中学培训、任教,不断更新学校管理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形成多向交流互动机制。<br></div> <h1><b>教师发展帮扶</b></h1><div> 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不定期召开两校教研组间、教师间见面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我校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帮助教师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态势,增强教师教育教学的创新意识。<br></div> <h1><b>优质资源帮扶</b></h1><div> 利用网络平台,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名校网络课堂”育人方式。通过青海湟川中学名师网络授课,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师资储备</u></b></h1> 与青海师范大学形成师资力量对接关系,将不断引进青海师范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免费师范生扩充到教师队伍中。<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发展愿景</u></b></h1> 未来三到五年,逐步转变育人方式,完善全面发展培养体系。深化新高考改革,提高学校高中阶段教学质量,促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健全质量综合评价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共和县乃至海南州地区的一所人文和谐、教学先进、环境优美、质量一流的高中品牌学校。<br> <h1><b><font color="#ed2308">共和县高级中学欢迎您!</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