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魏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我把你追寻》是祁念曾创作的一首富有革命精神的现代诗歌,入选部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教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延安,我把你追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祁念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像翩翩归来的燕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追寻昔日的春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像茁壮成长的小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追寻雨露和太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镰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航天飞机探索字宙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毫不犹豫丢掉老牛破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啊!延安,我把你追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一座北国边塞之城,一方热烈而又神秘的土地。延安,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史册,启迪后人的经典。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那场翻天覆地,激荡山河的革命浪潮曾经从这里席卷全国,延安,也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南泥湾,这里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看着这一切,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革命圣地延安,是我儿时心中的梦想。读了祁念曾的《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歌,更加激发了我追寻延安的强烈愿望。2019年5月20日,我终于来到了延安,近距离地接触延安,感知延安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土窑洞前,我们先后参观了宝塔山、王家坪、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南泥湾等,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13个春秋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延安,我们游览旧址,重温历史,感悟征程,缅怀先烈,品味精神,不忘初心,展望未来,实现了我有生以来一直魂牵梦萦的愿望,圆了我儿时心中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宝塔山</b>,古称丰林山,宋时改名为嘉岭山。现在人们又称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p> <p class="ql-block">▽延安宝塔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宝塔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p> <p class="ql-block">▽延安宝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延安宝塔山牌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宝塔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崖石刻多处,延安摩崖石刻占地面积2864平方米,高6至7米,长260米。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崖上有宋代石刻,包括“嘉岭山”、“高山仰止”、“出将入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云生幽处”、“嘉岭胜境称第一”、“一韩一范,泰山北半”、“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共九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延安摩崖石刻中,毛泽东题刻“实是求是"、范仲淹题刻“嘉岭山”隶书最著名。</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手书“实是求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嘉岭山”三个隶体阴刻大字,每字高3.68米,宽3.37米,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秋,以陕西河东宣抚使兼知延州时所题,字体遒劲有力,洒脱豪放,是此摩崖石刻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范仲淹题字:嘉岭山</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题字: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摩崖石刻,它记录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不畏外来入侵、顽强斗争的精神,是延安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是延安历史的重要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其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延河</p> <p class="ql-block">▽宝塔山、延安大桥</p> <p class="ql-block">▽延安城新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延安,在宝塔山上、延河桥边、土窑洞里,找寻延安岁月的记忆,感受延安精神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杨家岭革命旧址</b>位于延安城北杨家岭村,是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1938年至1940年、1942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曾在此领导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先后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六届七中全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展了全党整风运动,实行了精兵简政,发动了大生产运动,挫败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三次高潮,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央大礼堂建成于1942年,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大礼堂隆重召开了中国共产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选举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从此,毛泽东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七大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礼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礼堂内部全部是按照“七大”会场原貌陈列的,房屋内摆着一排排木板凳,屋顶被设计成穹隆状,由四道拱梁隔开,最里面的一道拱梁区域内是主席台。台前是当时中央书记处5位书记的座位,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标语是“七大”时的政治口号。墙上的V字型木架是英文VICTORY即“胜利”的缩写,上面插着的24面党旗,象征着我们党从1921年到1945年所走过的胜利的24年。红色的旗帜和标语,蓝色的帷幕,礼堂不大却处处渗透着朴素而庄严的气氛,主席台正对面的墙上刻着毛主席题写的4个红色大字“同心同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的“七大”,是中共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会议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七大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中共七大会议会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七大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当年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此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礼堂搬到枣园居住,1942年又搬回杨家岭。1943年,毛泽东等领导人又从这里陆续搬往枣园。毛泽东在此期间,写下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等光辉著作。此地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期间发生了不少有影响的事件。</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毛泽东旧居</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周恩来旧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王家坪革命旧址</b>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旧址,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在此驻扎,领导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转战陕北期间指挥西北战场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同时又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后,这里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49年按原样进行了修复。</p> <p class="ql-block">▽王家坪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军委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礼堂建成于1943年,是军委和总部的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当年军委和总部的一些大型会议、晚会等集体活动都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军委礼堂</p> <p class="ql-block">王家坪毛泽东旧居在毛泽东会客室东面的土坡下,有两孔石窑洞,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寝室。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曾住在这里。门前有一石桌,是毛泽东送他的长子毛岸英到农村劳动时谈话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王家坪毛主席旧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延安革命纪念馆</b>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延安革命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展出了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主要介绍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12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枣园革命旧址</b>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处,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处办公,直至1947年3月离开。延安枣园旧址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圣地,现有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旧居、“为人民服务”讲话台、中央医务所、幸福渠等景点。枣园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树木葱郁,绿草如茵,环境清幽,景色秀丽,风光迷人。</p> <p class="ql-block">▽枣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进入领导人居住区之前,有一组当时的中央五大书记的铜塑像,从左至右分别是:任弼时、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朱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五大书记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3年10月,毛泽东由杨家岭迁到这里,在此继续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主持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在枣园写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著作。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和民主,避免内战,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为实现又一次历史转折争得了主动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12月,移住王家坪。</p> <p class="ql-block">▽枣园毛泽东旧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8月,朱德由王家坪迁到这里。在抗日战争向国内解放战争转变的历史关头,朱德肩负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司令的重任,协助毛泽东处理军机大事,签发了《命令冈村宁次投降》等命令,1947年元旦,朱德发表巜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的广播词。</p> <p class="ql-block">▽枣园朱德、王家祥旧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4年12月,周恩来由杨家岭迁到这里。1947年3月13日,移住王家坪。</p> <p class="ql-block">▽枣园周恩来旧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张闻天曾先后在凤凰山麓、王家坪、杨家岭居住。张闻天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干部教育部部长、马列学院院长等职。在此居住期间,主要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著有《中国革命纪事》等书。</p> <p class="ql-block">▽枣园张闻天旧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清凉山</b>,新中国的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在延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所在地。现山下建有“延安新闻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南泥湾革命旧址</b>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方圆百里。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泥湾已建成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集参观、旅游、经济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经济、文化重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南泥湾,让我激情澎湃,深感震撼,一颗涌动的心从心灵深处勃发而起。迈着难以停下的脚步,融入到绿水青山,环境怡人,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南泥湾的精神面貌所陶醉,被今天的南泥湾更是不一般,旧貌换新颜所信服。</p> <p class="ql-block">▽南泥湾党徽广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泥湾供游人参观的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时的旧居、九龙泉和烈士纪念碑,九龙泉和红楼等革命遗址。其中“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通过实物、图片详细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p> <p class="ql-block">▽南泥湾大生产展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共产党曲折辉煌的历史已经证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战胜艰难困苦的强大精神武器;越是在条件优越的时刻,越是不能丢掉这种精神。它是防止思想贫血的营养剂,是杜绝堕落的预防针。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如火炬般代代相传,照亮我们的心胸、征途和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泽东和朱德等中央领导对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的奇迹,这是我们不可征服的物质基础。”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报告,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与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朱德老总1942年7月视察南泥湾曾赋诗赞道:</p><p class="ql-block"> 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p><p class="ql-block">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p><p class="ql-block">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p><p class="ql-block">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p><p class="ql-block">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p><p class="ql-block">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p> <p class="ql-block">▽南泥湾大生产雕塑</p> <p class="ql-block">▽南泥湾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方。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好地方呀么,好风光,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般。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郭兰英的一首南泥湾唱红了祖国大地、大江南北,成为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当年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不仅形成丰富的物质成果,更结出了丰硕的精神成果。多少人慕名来延安追寻当年开荒的镢头、大生产的纺车、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站在70多年前开荒种田的田埂上思绪万千,是南泥湾精神照亮了这片火红的土地。当年王震将军带领官兵不要边区政府一粒粮,一寸布,一文钱,第一年靠打猎、抓鱼、吃野菜、啃树皮和铁的纪律,坚持每天十三、四个小时繁重的劳动,超出了体能极限。在大生产热潮中让南泥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真是:稻谷飘满川,瓜果堆成山,猪羊肥而壮,鸡鸭结成群,歌声响山坡的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镰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不寻常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的每一处遗址都有动人心弦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延安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部书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见,延安!再见,我人生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文/摄影/魏方</p><p class="ql-block">摄影地点/陕西延安</p><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廖昌永-延安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谢谢您赏阅点赞与分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