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末,笔者与盐城广播电视台的编辑、诗人姜桦先生有些工作方面的接触,並且渐渐熟悉起来。大约2001年,姜桦在《诗刊》上发表了名作《灰椋鸟之歌》(组诗),其灵感不仅来源于海边滩涂的灰椋鸟,更来自在盐城珍禽保护区为救援丹顶鹤而牺牲的徐秀娟烈士的事迹。而徐秀娟本人也写过一篇日记《灰椋鸟》,表达了对黄海滩涂以及大自然的热爱。这篇散文体的日记后来编入了江苏省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里,不仅有助于增强全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同时也客观上提升了灰椋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然而当时限于条件,我期待仔细拍摄灰椋鸟的夙愿一直未能实现。直到两年前有了较高档的相机和“小炮筒”,灰椋鸟才算真正进入了我的镜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徐秀娟描绘的盐城海边沿海滩涂壮观的灰椋鸟大群,在城市及周边近郊很难看到,但我在小区里的树上、河边及路旁草坪,甚至在屋檐下窗户上都曾三三两两发现过它们的踪迹,事实上它们也与麻雀一样,基本融入了小区这特殊的生态环境,成为了与人类共栖一隅的自然成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灰椋鸟是雀形目椋鸟科鸟类的一种, 头顶至后颈黑色,额和头顶杂有白色,颊和耳覆羽白色微杂有黑色纵纹。上体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嘴橙红色,尖端黑色,脚橙黄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常灰椋鸟栖息于平原或山区的稀树地带,繁殖期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主要取食昆虫,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中国为黑龙江以南至辽宁、河北、内蒙古以及黄河流域一带的夏候鸟,迁徙及越冬时,则普遍见于华东至华南广大地区。但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变化,使得黄淮一带的城市近郊灰椋鸟种群,有一些则以留鸟的形式寓居下来,咱小区里的灰椋鸟族群即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小区里的灰椋鸟,已经完全成为了杂食性鸟类,春夏及育雏期以昆虫为主食,秋冬季以草种、杂树果实等为主食,初春时节则以树叶嫩芽等为主食,小区居民遗弃的餐余食品也是它们重要的食物补充来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灰椋鸟的繁殖期一般在5-7月。野外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城市区域里的留鸟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而咱小区里的种群则多选择不大住人的空宅排气孔筑巢。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区里的灰椋鸟也常会与别的鸟发生争巢情形,比如下两图中,两只灰椋鸟与两只八哥分层而居,灰椋鸟很警惕地注视着八哥的动向,担心它们会上来争巢,接下来争执果然发生了,于是两只体型并不占优的灰椋鸟,居然一前一后在空中与八哥打斗起来。它们之所以这样勇敢地维护其生存权利,是因为随着其种群在小区里的数量不断增加,活动空间也必须得到拓展,而既得领地更不能轻易丢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笔者居住的小区,由于距城市西郊风光带较近,颇受一些野生鸟类的青睐,咱家阳台外的树上,经常有灰椋鸟、丝光椋鸟、蜡嘴雀等鸟儿光顾和栖息,有些追逐嬉闹的鸟儿甚至会飞到阳台上,所以我家阳台窗户有时并不完全关闭,既便于及时观察拍鸟,也会像少年之心一样,期盼什么时候有鸟儿飞进来光顾一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今年春夏之交的一个下午,居然真有一只不速之客灰椋鸟飞进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得出来,这是一只刚会飞不久的亚成鸟,因为它的羽色呈浅灰褐色,嘴尖黄且喙边缘呈浅黄色;而成年灰椋鸟羽色则以灰黑色为主,喙为橙红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再仔细看一下,这只鸟似乎右脚后脚趾受了伤,墙根处还有些许新鲜血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野生鸟类而言,这伤应该不算重,但会很疼,一段时间在地面或枝上运动会受限。何况这鸟尚未成年,体力差,易受惊,见我来了后便龟缩到墙角,感到很无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出于自己拍鸟爱鸟的个人喜好,我便按下了相机视频按钮,一边录像一边思索救助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曾在有关资料上看到:如果鸟的腿没有骨折, 只是一些轻伤,一般都还会再长, 可以自愈的。根据这鸟的情况,应该是后趾甲折了,骨头估计问题不大,休息一会儿或许能飞回巢去。于是我就准备录下这难得的助力放飞过程了,但当时只有我一人在家,没有助手,怎么办?最后只能是左手持手机拍右手放飞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放下相机,轻轻地抓起小灰椋鸟,看着它比较温顺的样子,就小心地走上出挑的外阳台上,准备将其放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望着小灰椋鸟飞去的身影,我似乎体会到了它的亲鸟、它的伙伴盼它回归的急切心情,也仿佛看到了这一族群看到小鸟回巢的意外惊喜。衷心祝愿受伤之鸟早日康复,祈福它们能更健全地自由翱翔。</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