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北京古观象台建于公元1442年(明正统七年),是世界上依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天文台。它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早在公元1279年(元十六年),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国门观象台北侧建立了一座司天台,成为北京古观象台最早的溯源。</p> <p class="ql-block"> 观象台1442年是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古观象台台体高约14米,台顶南北长20.4米,东西长23.9米。上设8架清制天文仪器。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连续观测最悠久的,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台上陈列着气势磅礴、精美雄浑、雕刻细腻的清代八架古天文仪器,台下是幽雅古朴、景致迷人的附属建筑群,时至今日作为历史遗珍。</p> <p class="ql-block">1644年清政权建立之后,改观星台为观象台,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改用欧洲天文学的方法计算历书。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p> <p class="ql-block">1644年清政权建立之后,改观星台为观象台,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改用欧洲天文学的方法计算历书。1669-1674年,由康熙皇帝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和天体仪。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纪理安设计制造了地平经纬仪。1744年(乾隆九年),乾隆皇帝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p> <p class="ql-block">赤道经纬仪</p><p class="ql-block">赤道经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南侧东端。制于公元1669-1673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720千克,仪高3.380米。该仪曾于1900年被法国侵略者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后迫于世界舆论,于1902年归还中国,重新安装在原来位置上。</p> <p class="ql-block">纪限仪</p><p class="ql-block">纪限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南侧,与赤道经纬仪相邻。制于公元1669-1673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802千克,仪高3.274米。在中国此类仪器始于清朝。该仪主要用来测定60度内两星之间的角距离。1900年曾被德国侵略者掠至德国,于1921年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p> <p class="ql-block">地平经纬仪</p><p class="ql-block">地平经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南侧正中位置上。制于公元1713-1715年(康熙52年-54年),由来华的耶酥会传教士德国人纪理安负责督造。仪重7368千克,仪高4.125米。1900年,该仪和其他四架仪器仪器被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后迫于舆论压力,于1902年归还中国。侵略者留在挡风罩上的弹孔仍然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地平经仪</p><p class="ql-block">地平经仪陈列于北京古观象台台顶南侧,黄道经纬仪东面,制于公元1669-1673年(康熙八年至十二年),仪重1811千克,仪高3.201米。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此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20年之久,于1921年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p> <p class="ql-block">黄道经纬仪</p><p class="ql-block">黄道经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南角。制于公元1669-1673年,由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752千克,仪高3.492米。是中国第一架独立的黄道坐标系统观测仪器。由于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对黄道坐标系统并不十分重视,因此,该仪制成后使用较少。</p> <p class="ql-block">天体仪</p><p class="ql-block">天体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的西侧正中制于公元1669-1673年(康熙八年至十二年),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3850千克,仪高2.735米。该仪曾于1900年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1921年才重新安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侵略者留在挡风罩上的弹孔仍然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象限仪</p><p class="ql-block">象限仪,又称地平纬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台顶西北角。制于公元1669-1673年,也由来华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监制。仪重2483千克,仪高3.611米。1900年曾被法国侵略者掠至法国驻华大使馆内,1902年归还中国,重新安置在古观象台上。</p> <p class="ql-block">玑衡抚辰仪</p><p class="ql-block">玑横抚辰仪陈列在北京古观象台北侧东端。仪重5145千克,仪高3.379米。公元1744年皇帝视察观象台时,看到台上天文仪器均为西洋的构造,随下令按中国传统的浑仪结构建造一架占仪。于公元1754年制成。1900年该仪曾被德国侵略者掠至柏林,于1921年归还中国,重新安装在北京古观象台上。</p> <p class="ql-block">星晷(位于紫微殿前)星晷又称勾陈晷,是在夜间利用观测恒星以定时刻的一种定时工具,最早在唐代开始使用。星晷由两个同心圆盘及基座组成,外刻有时刻;内盘刻有周天度数,列十二宫以分节气,中间有一条缝,用以窥星。将内盘节气对准外盘子正初刻(即午夜),转移内盘北望帝星(即小熊座β)与勾陈大星(即小熊座α或北极星),使二星同现缝中,盘面锐表所指即为时刻。</p> <p class="ql-block">月晷又名太阴晷,是通过观测月球方位的变化来测定时刻的仪器。它由两个同心圆盘和中心游表三部分组成。其中一盘标有农历初一至三十日的日期,称为日盘;另一盘标有十二时辰,称为时盘;游表用来对准月亮指示时刻。</p> <p class="ql-block">简仪</p> <p class="ql-block">浑仪 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铸造。可以用来测定天体位置。该仪器原存北京,于1933年迁往南京紫金山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北京古观象台院内陈放的中国古代天文仪器主要有:明代原大铜制浑仪(复制品)、元代1:3铜制简仪(复制品)、元代原大铜制正方案(复制品)。后院陈放有日晷和圭表等古代计时仪器。</p> <p class="ql-block">沈括(公元1031-1095年)位于花园北部。中国宋代科学家、天文学家。创作了北宋时期重要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在司天监工作期间,改制了浑仪、浮漏、圭表等天文仪器,开创了简化浑仪的方向。根据二十四节气制订了一种纯阳历,即《十二气历》,便于指导农业生产。</p><p class="ql-block">天文 改进仪器</p><p class="ql-block">浑仪是测量天体方位的仪器,经过历代的发展演变,到北宋时,结构十分复杂,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沈括对此作了很大改进:取消了浑仪上不能正确显示月球公转轨迹的月道环,放大了窥管口径,使其更便于观测极星,既方便了使用,又提高了观测精度。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郭守敬创制的新式测天仪器——简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p> <p class="ql-block">沈括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他意识到了蒙气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主张采用三个候影表来观测影差,以克服蒙气差对精度的影响,据此制成的新式圭表,提高了北宋圭表测影的技术水平。</p><p class="ql-block">圭表的底座为明仿元代郭守敬所制,其上铜圭表为1983年复制,原件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应用针孔成像的原理,测定正午时刻投到圭表面上的日影长度,推算出冬至、夏至时刻,进而推算出回归年的长度。</p> <p class="ql-block">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p> <p class="ql-block">简仪: 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于公元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因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故称简仪。</p> <p class="ql-block">玲珑仪右侧镶有《玲珑仪复原记》碑,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玲珑仪,用于演示天象,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制,将先人从外俯察天体之浑象传统,改为于内仰观星象之假天结构。原仪不存,元初杨桓有《玲珑仪铭》略载其形制。欣逢盛世,先贤成就钩沉光大;焕乎今朝,华夏传统百废俱兴。北京天文馆委托苏州市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复原此仪,集众多学者,探《玲珑》之源,求《仪铭》其理;考以旧秩,状以新猷,终取得共识,审核再造。</p><p class="ql-block">仪为铜质天球,径二米有二,人于内观天,星体森罗,经纬分明,协规应矩。天人共体。全仪在高台之上,斡旋,象征天乾地坤;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仁者以厚德载物。嗟乎,雄峻神奇,天愧郭公创伟,精巧瑰丽,用昭后昆仰瞻。</p><p class="ql-block">值新仪落成之日,维谢贤仁,勒碑刻铭,以志纪念。</p><p class="ql-block">北京天文台</p><p class="ql-block">苏州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p><p class="ql-block">二零零八年丁亥金秋</p> <p class="ql-block">玲珑仪左侧,镶有《玲珑仪铭》,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天体圆穹,三辰在中,星虽纪度,天实无穷。天度之数,环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一。因星之步,推日而得,月次十二,往来盈亏。五星参差,进退有期,判为寒暑,分为四时。太史司天,咸用周知,制诸法象,各有攸施。萃于用者,玲珑其仪,十万余目,经纬均布。与天同体,协规应矩,遍体虚明,中外宣露。玄象森罗,莫计其数,宿离有次,去极有度。人由中窥,目即而喻,先哲实繁,兹制犹未。逮我皇元,其作始备,实因于理,匪凿于智。亿万斯年,宝之无坠。 元 杨桓</p> <p class="ql-block">日晷 1955年复制。1991年维修时,仿故宫太和殿前左侧日晷进行复原,制作安装了丢失的四根立柱。该仪主要是利用表影的方位变化来测定地方真太阳时。</p> <p class="ql-block">地平式日晷 是利用日影测定时间的一种仪器。它由晷针和时刻度盘组成。晷针指向天北极、并与时刻盘的交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针影在石盘上指出的时间,表示当地的“真太阳时”,它与我们常用的“北京时间”不同。“北京时间”是以东经120度经线为标准的“平太阳时”,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因此,要把日晷指出的时间换算成“北京时间”,必须:1、加当地经度与东经120度的经度差,在北京约为15分;2、减去日晷指出的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间的时差。即“北京时间”等于日晷指出的时刻加15分减时差。</p> <p class="ql-block">紫微殿</p> <p class="ql-block">1911年辛亥革命后,观象台改名为中央观象台,1927年,紫金山天文台筹建后,古观象台不再作观测研究,于1929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进逼北京,为保护文物,将置于台下的浑仪、简仪、漏壶等7件仪器运往南京。这7架仪器在分别陈列于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解放后,北京古观象台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在国外享有极高的声誉。</p><p class="ql-block"> 五百多年的风雨洗涤,北京古观象台享有过中国传统天文学的最后荣光,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锋碰撞,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战火洗礼,如今带着历史的余韵隐藏于繁华闹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