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一专辑(3)

李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一场鲜为人知的作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纪念中缅勘界警卫作战62周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张云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缅勘界警卫作战,当时是在对国内外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更没有在各类报刊和广播上宣传过。中央军委的命令、作战布署,以及这次作战的经验总结、表彰功巨人员都未公开。因此,很多国人都不知道,就是当年居住在作战地区的很多群众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当今的年轻人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入伍的。也没有参加过中缅勘界警卫战,但我入伍服役在七六四一部队即原昆明军区边防十团(勐混团)而这个部队即是当时的主战团之一。我在这个部队服役了21年,从战士到团政委,期间在团宣传队、宣传股工作七年之久,对七六四一部队的历史、以及参加此次作战的经历比较了解。特写此篇纪念中缅勘界警卫作62周年,颂扬我边防各团在作战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战斗的时间是发生在1960年11月22日和1961年2月8日,主要战场在当时的思茅地区(今普洱市,西双版纳)离缅甸连接的缅方30公里内。主要作战部队由思茅地区驻军39师,思茅军分区所属三个步兵团组成,抽调14军一个团参加。作战运输生活物资有思茅地区(含西双版纳)保障。在总参和昆明军区下达的作战命令中,把这次战斗称之为“一场特殊的战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场战斗的特殊性在于,它不是中缅两军为边境权属发生的战争,而是中缅两军联合围剿盘据在缅方一侧的国民党残匪。</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发起滇南战役,国民党第八兵团之18军,26军的主力被歼,其少数残余部队溃逃于境外,集结于湄公河沿岸的中、老、缅、泰四国交界地带(金三角地区),主要部队则盘踞在中缅交界的缅甸东北部,继续与中国人民为敌,妄图以该地区为立足之地反攻大陆。国民党于1958年初将这些残余部队改编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总人数约8000余人。他们派遣人员跨过中缅边界到我西盟地区煽动千余人暴乱,还组织500余人分11武装窜入我孟连、澜沧、勐海边境地区。我思茅地区地委、思茅驻军在云南省委、两级军区党委领导下,平息了暴乱和窜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蒋残匪柳元麟部不足万人,却盘踞中缅边境缅方一侧十余年,一直消灭不了,且发展较快。其主要原因是柳步盘据的约3万平方公里的地带属未定界区。属缅方控制地区,我边防连队巡逻时,可见到匪兵,他们可以向我方开枪,我方却不能还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10月,中缅两国政府签订《中缅边界条约》,中缅边界问题将获得解决。两国政府决定组织人员进行看见勘界、竖碑,明确中缅两国境线。此举让盘踞在中缅边境的蒋军残部将失去占据十年之久的营地。蒋匪决不会甘心 ,他们会疯狂的勘界、界碑进行疯狂破坏,对中缅竖碑勘界工作队伍实施军事攻击。因此,在勘界、竖碑前必须消除盘踞在中缅边境缅方一侧的残匪。为此,中缅两国政府与1960年11月1日签订勘界协议,商定由中国政府派出部队出境警卫作战,歼灭蒋残匪柳元麟部。缅方划了一条红线,规定中国军队只能在红线靠中国一方30公里内作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11月初,中央军委命令昆明军区边防部队进行“有限的边境勘界警卫作战”。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昆明军区党委召开第44次党委会,对勘界警卫作战作出部署,成立了勐海前线指挥所,由云南军区副司令员黎锡福任指挥,十三军副军长崔建功任副指挥。决定抽调十三军一个团、14军一个团、思茅分区三个团,配属勤务保障分队出境执行中缅勘界警卫作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根据军区党委决定,昆明军区勐海指挥所将参战部队组成三个作战群、22个突击队,分别从大勐龙、布朗山、巴达三个方向出境,对盘踞在红线内曼峨乃、孟育、踏板卖等16个点的残匪实施围歼。战斗分别以11月22日早上4:40和7:50全面打响,虽然打响时间不一,但所攻击的16个点,只有两个点扑空,14个点的敌人多数被歼灭。 击毙了柳元麟零部所属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孟宝业和第四军第五师师长李泰。敌所盘踞的16个点防御设施全部摧毁,威胁勘界、竖碑的主要据点被我军占领。到11月22日下午5:00左右实现了第一个阶段的作战目标。11月23日,各部队转为清剿,白天搜山,夜间伏击。到11月30日,我军除留下部分守点、警卫勘界竖碑外,大部分撤回国内休整待命。在军队内部的一些书籍文件上,把这一阶段称为“第一次出国作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军大部队撤回国后,缅军在 红线外,调集了九个营约一万人发起了“湄公河战役”,沿湄公河西南向东南推进,决意在勐白一带歼灭柳元麟残部。而号称“丛林游击战专家”的柳元麟则趁机设圈套,佯装节节败退“引蛇出洞”,将缅军诱入设伏的王南昆低洼地带,分段向缅军发起攻击,使缅军陷入孤立无援境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摆脱困境,缅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要求: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越过红线南下百余里协助缅军作战。1961年1月21日,缅军方代表乘直升飞机抵设在孟育的中国突击队指挥部,请中国人民解放军越过“红线”攻击柳元麟控制的孟白了、冮拉等重要据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62年1月19日,周恩来总理给缅甸政府回复:“我们愿意参加这一次联合作战的讨论”。根据周总理的回复,中央军委召开作战会议,部署第二次出境作战。昆明军区首长命令勐海前指组织了八个营、两个便衣队,分两个方向出境增援缅军。第一方向从大勐龙出境,以步兵十团(即7641部队)为先头部队,于1月22日夜出境,直扑“红线”外的巴西里、叭坎亮;第二个方向,留在缅甸守点的部队,从曼峨乃、戈巴卡重方向从西向东直奔冮拉,对敌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同时,昆明军区还从13军、14军抽调部队,组成若干分队紧随其后,给敌造成大军压境之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残匪柳元麟部见势,放弃吃掉缅军的计划,调集力量阻截我军的进攻,缅军被包围的九个营得以虎口脱险,掉过头来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形成了对柳元麟残部夹击之势。人民解放军先头部队如锋利的钢刀直插敌阵,势如破竹。几天时间就将盘踞在叭坎亮、江拉一带的大部分敌人消灭,协助缅政府解放了拥有30万人的孟白了地区,收复了被蒋残匪占领十多年的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保障了中缅勘界、竖碑的顺利进行。柳元麟只好带着他的残部逃部湄公河沿岸的泰国东北部的山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军实现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后,于1962年2月8日挥师回国,集结于大勐龙进行作战总结,为英勇献身牺牲的烈士们开追悼会。期间军委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上将到大猛龙看望了参战部队,指导总结经验,召开了大型春节团拜会;云南省委,昆明军区党委派慰问团到大勐龙慰问参战部队。此后各参战部队回营召开表彰大会。中缅勘界警卫作战胜利结束。勘界、竖碑工作顺利展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简历:1965年底应征入伍,任过战士、班长、排长、宣传干事、連队指导员、一营教导员、七六四一部队宣传股长、边防十团副政委、边防八团政委等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