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鹤琴先生的思想观念,</p><p class="ql-block">至今还是先进可实践的。</p><p class="ql-block">——心平阅读《家庭教育》第25次分享</p> <p class="ql-block">怎样指导小孩子求学(二)</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孩子求学呢?</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的理由是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希望你的孩子将来能“学而优则仕“,假使你真的存在这种想法,我特别提醒你,任凭你的小孩怎样的发愤忘食,甚至也也学着古人的“悬梁刺股“或“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但这些书都是白读的!要是你的回答是为要他们去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这里我也要问你:做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做怎样的学问呢?</p><p class="ql-block">如果要我回答,我可以很简单的告诉你:“要做中国人,要做现代的中国人,要做现代的世界人。”做怎样的事,怎样的学问?我的回答更简单了:是要做对大家有益的事,做有益的学问。</p><p class="ql-block">其次要讲的是教小孩子们读些什么书呢?</p><p class="ql-block">这里,为了行文便利起见,分做两点来说:一种是指书本上的书,一种是指没有字的书。</p><p class="ql-block">我常常会体味到读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好像吃一个成熟的苹果,它不仅有那美丽的颜色,并且还有更丰晶的养料和鲜美的滋味。我们给小孩子们读的书,就要选择那丰富有养料的书,可以吸收的书。第二种是没有字的书,关于这点,我在活教育上所常讲的“大自,大社会,就是我们的活教材”,就是我今天所说的没字的书,活的书。</p><p class="ql-block">现在讲求学的方法。分做实验观察、阅读参考、发表创作、批评研讨四个步骤来说明。</p><p class="ql-block">第一,实验观察。譬如说,我们看到一张桌子,单凭直觉地夫看那桌子就是桌子,只有一个形象,没有其他的意义了,但如果去精密地观察,这桌子的大小、桌子的名称、做这桌子的木料,与它的用途……就有一连串的问题跟着来。如我们把筷子放在水中,看起来为什么发生折光作用呢?又如大家都知道的金子放在灯光下就呈现了白色,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但如果不是精密地观察,不加以反复地思考,不经过亲身的试验,哪里会知道这个变的理由呢?何况在这变化万状的大自然、大社会里,我们真正能认识、了解的事物实在太少了!所以,我主张教小孩子们求学的方法要实验观察,就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第二,阅读参考。因为观察一件事物很可能由于它本身的观点与理论不够正确,而到处“闭门造车”的笑话来,也很可能因为一事物本系初见,如果就贸然下判断,也难免要犯“挂一漏万”的错误,并且有某些事物绝不能仅凭其现象,而可能窥其全豹,而必须了解这一现象的客观环境与形成这一现象的各种因素。例如看了日食之后,就要研究形成日食的原因,就得要参考天文学这门功课,不然,仅仅观察了日食的现象,还是不够的。所以为学的第二步工作,就要多方面阅读参考了。其实无论你选哪一门学科,除了知道本科应知道的,常识以外,还得靠其他的学科来帮助,这一学科更深一层的了解。</p><p class="ql-block">第三,发表创作。求学不是为了谋个人发展的秘制的单方,学问也不应限于少数人所享受的“私有财产”,而是为谋大众的利益,为将来能多做一些事作准备,也不像时下一般士大夫们所夸耀的“高不可攀”的“法宝”,而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饭要大家吃,事要大家做,书当然也要大家读,读书的机会更应该平等,绝不许让少数人去享受与包办,所以我的意思:研究学问,有了心得,有了观感,或者比人有独到的地方,就要告诉大家,但不仅是要大家去如法炮制,跟着你学,更要紧的一点是要大家来批评研讨,是要大家来批评这一学问的研习的真确性。同时以学习心理而论,要小孩子们尽量发表创作,也是一种更好的做法,更好的鼓励方法。第四,批评研讨。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各因其立论与生活经验的不同而显示了差异。但有些事物,常常被某些人所曲解,经过一番巧妙的化装,弄得似是而非,使别人不易看出“是”的一面,被蒙混过去。譬如虫类里的蝴蝶,种类很多,要是看的时候粗心一点,就分不清楚。又如有些旧小说与民间故事里,和一些史书上,描写那些帝王大臣,说什么他是龙种呀,太白金星下凡的呀,有些地方简直描写得便我们有想象不到的神圣、高贵,而老百姓也好像生来就是一副贱骨头,应该替他们做牛马做奴隶。其实,这些帝大官与常人有什么差别?还不是有意曲解事实,蒙混是非吗?所以我们教小孩子观察事物,一定要教他有真实的观点,要指导他们多就事实去批评研讨,要他们从极单纯的做而发展到高级的做,那才行!末了,我希望做父母的与做老师的教导小孩子,千万再不要用填鸭式的方法来硬装,也不要时做时辍,而是必须循循善诱,有规则地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学习的路,这也是要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发表创作。</p><p class="ql-block">第四,批评研讨。</p><p class="ql-block">明日继续</p> <p class="ql-block">晚上,继续读书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正好读到了帮助孩子们发表作品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办法;另外批评和研讨也是促进人成长的重要渠道。当你听的进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时,当你和他人真正研讨时,进步的阶梯正在搭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心平读书笔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第三,发表创作。</p><p class="ql-block">求学不是为了谋个人发展的秘制的单方,学问也不应限于少数人所享受的“私有财产”,而是为谋大众的利益,为将来能多做一些事作准备,也不像时下一般士大夫们所夸耀的“高不可攀”的“法宝”,而是做人所必须具备的。饭要大家吃,事要大家做,书当然也要大家读,读书的机会更应该平等,绝不许让少数人去享受与包办,所以我的意思:研究学问,有了心得,有了观感,或者比人有独到的地方,就要告诉大家,但不仅是要大家去如法炮制,跟着你学,更要紧的一点是要大家来批评研讨,是要大家来批评这一学问的研习的真确性。同时以学习心理而论,要小孩子们尽量发表创作,也是一种更好的做法,更好的鼓励方法。</p><p class="ql-block">第四,批评研讨。</p><p class="ql-block">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各因其立论与生活经验的不同而显示了差异。但有些事物,常常被某些人所曲解,经过一番巧妙的化装,弄得似是而非,使别人不易看出“是”的一面,被蒙混过去。譬如虫类里的蝴蝶,种类很多,要是看的时候粗心一点,就分不清楚。又如有些旧小说与民间故事里,和一些史书上,描写那些帝王大臣,说什么他是龙种呀,太白金星下凡的呀,有些地方简直描写得便我们有想象不到的神圣、高贵,而老百姓也好像生来就是一副贱骨头,应该替他们做牛马做奴隶。其实,这些帝大官与常人有什么差别?还不是有意曲解事实,蒙混是非吗?所以我们教小孩子观察事物,一定要教他有真实的观点,要指导他们多就事实去批评研讨,要他们从极单纯的做而发展到高级的做,那才行!</p><p class="ql-block">末了,我希望做父母的与做老师的教导小孩子,千万再不要用填鸭式的方法来硬装,也不要时做时辍,而是必须循循善诱,有规则地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学习的路,这也是要紧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元兰读书2022.6.24夜</p> <p class="ql-block">先端正思想和态度,再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然后求学和读书,方可行远。</p> <p class="ql-block">怎样指导小孩子求学(一)</p><p class="ql-block">求学是有方法的。有了方法,可以让两年的学习时间而收到四在学习效果。所以做父母的与做教师的应该指导小孩子怎样求学的方法。</p><p class="ql-block">求学不仅限于读书,而是包括了学做人,学做事,学做学问,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应培养小孩子先立志,因为有了志向,做人、做事做学问就有目的,也会起劲。不然,让一个小孩子糊里糊涂地去学,那一定学不好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以为志向好像是一股电流,人好像一部机器,电流一通,机器就会活动,如果没有电流,机器虽好也是枉然的。我自己就深深地感觉到有了志向就会努力学习。在我年轻的时候(大概15岁到28岁的一个阶段里),每天总是5点钟起床,起早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冬天,外面的天气那么冷,被窝里那么暖,谁不想多留恋一会儿呀!但是我有志向,我认为求学必定要成功,才能有贡献。因此虽然冷,我也会一下跳起来的。所以做父母的与做教师的也一定要鼓励小孩子要立下志向,要小孩子有这个坚决的意志来努力求学。</p><p class="ql-block">但是单单有志向而没有方法的话也是没有用处的。我们再看那些一天到晚读死书的,有什么用处呢?我以为方法就好比一把钥匙,假使没有一把钥匙,锁就开不开,像瞎子在暗中摸索一样。我有两句话:“处处有学问,人人皆吾师。”什么叫“处处有学问”呢?举例来说,譬如,生长在江西山野间的茜草,当初大家都不知道它的用处,只是把它采做柴烧,后来已经发现才知道,正是英国人与日本人所制造的蜡纸的材料,这不是一种学问吗?许多事情的发现都是这样,问出来的都是这样想出来的,假如我们不去想,懒得想,那就无异于是有眼的瞎子,所以我很希望为人师的为人父母的都应该教小孩子要处处留心,因为这个大自然大社会里还有更多更宝贵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挖掘呢,什么叫做“人人皆吾师”呢?抗战时期,我在江西办学校看到那里是种的糯稻,我很奇怪就去问一个老农,他就告诉我说这儿的土地在两寸以下就很冷,所以只适合种糯稻。我们就拿这个表面很简单而实际却复杂的问题来看,就包含了许多的知识,而这个老农就是我们的老师了,不仅是老农,木匠,竹匠,民间艺人都可以作为的老师,就是被人轻视的乞丐,也有可以做别人老师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有他所宝贵的生活经验与学识的,不要错过一切学习的机会,这讲的指导小孩子学的基本态度。</p><p class="ql-block">下面我要讲的是求学的方法,不过我先问一下大家为什么小孩子求学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这是昨天学习的内容</b></p> <p class="ql-block">明天继续读书学习</p> <p class="ql-block">好好爱自己,爱亲人,爱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