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据最新消息:华山景区将把六月份免门票福利延长至七月底!</p> <p class="ql-block">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县,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p><p class="ql-block">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p><p class="ql-block">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太华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总计投资5亿余元建设,由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华山管委会、陕西煤化集团合作经营管理。索道设备引进法国波马公司,整体安全与运营系统采用最尖端的客运索道技术,全程数字自动化控制系统达世界一流水平。索道下站设在瓮峪内东沟口,中间站设在仙峪白缺寺,上站设在华山西峰巨灵足南侧下绝壁硐室内。门票价格140元。</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的是西上西下(太华索道上下山的完美登山路线。)适合体力一般的老人和带小孩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西峰海拔2082.6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峰巅有巨石状似莲花瓣,古人多称其为莲花峰。袁宏道在他的《华山记》中记述:“石叶上覆而横裂。”徐霞客《游太华山日记》中记述:“峰上石耸起,有石片覆其上,如荷花。” 陈抟在《西峰》诗中有“寄言嘉遁客,此处是仙乡”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登华山拾级而上,沿途峭壁石岩上随处可见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摩崖石刻,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刻艺术景观,华山也因此被称为“空中书法艺术走廊”。</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风雨侵蚀,一些石刻已风化剥落不可辨,目前尚存的大多为宋以后的摩崖石刻,尚有数百处之多。这些摩崖石刻在思想内容上或倾吐爱国之情,或赞大好河山,或记游感怀,或标示地名景观,或反映道家思想,不一而足;在书法艺术上,行、楷、草、隶、篆风格多样,为旅游者带来了难以忘怀的美感和艺术熏陶,成为华山的一大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华山上的石刻如一幅幅凝固了的历史画卷,见证了历史的风霜,承载了岁月的光影。华山石刻年代之久远、体量之大、艺术价值之高,堪称中国书法艺术之宝库。</p> <p class="ql-block">西峰上的翠云宫、莲花洞、巨灵足、斧劈石、舍身崖等,与其相关的传说妙趣横生,增添了西峰的神奇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东峰又称朝阳峰海拔2096.2米,是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东得名。峰顶有一平台,居高临险,视野开阔,是著名的观 日出的地方,人称朝阳台,东峰也因之被称为朝阳峰。</p><p class="ql-block">朝阳峰由一主三仆四个峰头组成,朝阳台所在的峰头最高,玉女峰在西、石楼峰居东,博台偏南,宾主有序,各呈千秋。古人称华山三峰,指的是东西南三峰,玉女峰则是东峰的一个组成部分。今人将玉女峰称为中峰,使其亦作为华山主峰单独存在。</p><p class="ql-block">古时称登朝阳峰道路艰险,《三才图会》记述说:山岗如削出的一面坡,高数十丈,上面仅凿了几个足窝,两边又无树枝藤蔓可以攀援,登峰的人只有爬在岗石上,脚手并用才能到达峰巅。今已开辟并拓宽几条登峰台阶路,游人可安全到达。</p><p class="ql-block">朝阳峰顶生满巨桧乔松,浓荫蔽日,环境非常清幽。游人自松林间穿行,上有团才绿荫,如伞如盖,耳畔阵阵松涛,如吟如咏,顿觉心旷神怡,超然物外。明代书画家王履在《东峰记》中谈他的体会说:高大的桧松荫蔽峰顶,树下石径清爽幽静,风穿林间,松涛涌动更添一段音乐般的韵致,其节律,此起彼伏,好像吹弹丝竹,敲击金石,多么美妙!</p><p class="ql-block">朝阳峰有景观数十余处,位于东石楼峰侧的崖壁上有天然石纹,象一巨型掌印,这就是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巨灵神开山导河的故事就源于此;朝阳台北有杨公塔,与西峰杨公塔遥遥相望,为杨虎城将军所建,塔上有杨虎城将军亲笔所题“万象森罗”四字。此外,东峰还有青龙潭、甘露池、三芧洞、清虚洞、八景宫、太极东元门等。遗憾的是有些景观因年代久远或天灾人祸而废,现仅存遗址。八十年代后,东峰部分景观逐步得以修复。险道整修加固,亭台重新建造,在1953年毁于火患的八景宫旧址上,已重新矗立起一栋两层木石楼阁一座,是为东峰宾馆。</p> <p class="ql-block">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p><p class="ql-block">关门城楼始建于唐,明末道士胡真海进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康熙十八年道士阳隐重修。民国三十四年道士袁高善重修。1955年道士韩法升重修。由于天灾人祸,原建筑毁废仅存残迹。1985年人民政府重筑关门,形制规模皆佳于前。</p><p class="ql-block">金锁关北接五云峰,南控华山主峰,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一米完的台阶石径。环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常有祥云环绕,风光非常迤丽。站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六月二十日~二十一日参与了由陕旅集团赞助全程西上西下索道缆车及滑滑车,景交车费用,陕西画报社组织的华山采风活动。非常成功,使自己在46年后(1976年8月首次)再次一游华山、实现了拍华山美景的爱好!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