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后 记</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景广海</span></p> <p class="ql-block">姓氏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在一个以祖先为崇拜对象的国家,它关系着家族的血缘认同,关系着族群的伦理秩序,也关系着社会的文明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古老的宗法制下,<font color="#333333"><b>姓以别婚姻,氏以分贵贱</b></font>。然而,秦统汉继,姓氏合二为一,后统称为姓。在今天,姓与氏的原始作用,早已荡然无存,“姓”仅仅是家族或个体的一种标志符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姓氏归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姑且不去评判其产生的合理性,及其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只谈其曾经的存在。但颇为吊诡的是,这个与人人密切相关,甚至在你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注定要跟随你一生的符号,却失忆了。古往今来,没有人说得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人郑樵(字渔仲)于《通志总序》云:“秦并六国,姓氏混而为一,自汉至唐历世有其书而皆不能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容斋随笔》中,南宋洪迈(字景庐)曾感叹道:“<b>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b>自姚、虞、唐、杜、姜、田、范、刘之外,余盖纷然杂出……千载之下,遥遥世祚,将安所质究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经学大家顾炎武(字宁人),在其《日知录·杂论·氏族》中谈到:“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樵与顾炎武观点相左,对于姓氏合一的始作俑者,前者认为是秦,后者认为是西汉(司马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樵认为,“秦灭六国,子孙皆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自此始。”(《氏族略·氏族序》)郑氏此说,不知何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顾炎武则认为,“自秦以后之人以氏为姓,以姓称男,而周制亡而族类乱。”(《日知录·卷二十三》)顾氏此说,亦不知何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前221年,秦兼并东方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王侯专政的王国时期,进入了帝国时代。一统天下的秦国,进行了一系列改制,不仅改变了国号,而且废除了一些旧制,比如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等。《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疑大约在此时,秦国废除了诸国使用的姓氏制度,将姓氏合二为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将姓氏统一,还可能与秦朝用人制度有关。秦国在统一之前,已经开始不拘一格用人才,即不唯血统论,不看出身(这点与其他诸侯国是不同的)。而先秦时期,姓氏恰恰是一个人身份贵贱的标志。比如秦丞相李斯,楚上蔡人,李氏系小宗氏,为贱氏。李斯本人亦言:“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史记·李斯列传》。]作为当时改制的谋划者和参与者,李斯具备将姓氏改制的潜在可能性。但遗憾的是,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今天的考古,均没有这方面的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马迁著《史记》,在其笔下,“姓姒氏”“姓姬氏”“姓嬴氏”“姓姜氏”“姓赵氏”“姓项氏”“姓孔氏”,不一而足,将姓与氏混淆,是太史公有意而为吗?《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史迁肯定明白屈原为“芈姓”。《秦始皇本纪》:“名为政,姓赵氏。”也肯定清楚秦始皇本“赢姓”。他还将“氏+名”这一传统称谓方式,改变为“氏+字”。既然是记述先秦人物,司马氏为何不秉笔直书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顾炎武将姓氏合一归结为“自秦之后”,即西汉时,亦不无道理,因为一个新朝代的到来,必定要有破有立,但认为始于司马迁,则过于牵强。先于司马迁近两代人的贾谊,在《吊屈原赋》里就用了“氏+字”的方式,云“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因此,史迁不可能擅改古人称谓习惯,这里面至少要有国家意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b>将姓氏混而为一,盖始于秦帝国建立之后。秦朝的统治时间较短,仅有15年便为西汉取代,然而秦改革的姓氏制度并没有被废止,而是得以继续实行。</b>当然,此说仍需考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儒家经典的《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涵盖了周代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仪制度,被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内容详繁,包含设官分职、分封、纳税、兵役、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典制,但遗憾的是唯独缺失姓氏一块,这也是导致后人对姓氏起源茫然无知的根源。古人以刀笔作字,以简牍为书,那么<font color="#ED2308"><b>是谁割开了《三礼》的简编,抽走了有关姓氏的简文呢?</b></font>目前没有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樵《通志总序》:“姓氏原此一家之学,倡于左氏。因生赐姓,胙土命氏,又以字、以谥、以官、以邑命氏。邑,亦土也。左氏所言惟兹五者。臣今所推有三十二类,左氏不得而闻,故作《氏族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氏族略》共收录姓氏2255个,将姓氏起源分为32类,其旁征博引,考释甚详,对中国姓氏源流做了历史性概括,这是了不起的贡献。但受制于当时的条件,里面错误也较多,存在主观臆断。比如释邹氏:“子姓,宋湣公之后正考父食邑于邹,生叔梁纥遂为邹氏。其地今兖州邹县是也。”邹,即邾,曹()姓,周代子爵小国。邾国故城(俗称纪王城),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峄山镇纪王城村。正考父是宋国大夫,怎么会“食邑于邹”呢?叔梁纥,孔子之父,名纥,字叔梁,本氏孔,何来邹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樵《氏族序》:“姓氏之学最盛于唐,而国姓(按:指李姓)无定论。林宝作《元和姓纂》,而自姓不知所由来。”另,战国末年的《世本》、西汉史游《急就篇》、东汉应劭《氏族篇》、王符《潜夫论》、宋代何承天《姓苑》、邵思《姓解》等姓氏书,都没有明晰姓氏所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樵自谓“今所推有三十二类”,以为找到了答案,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云戴氏:“宋戴公之后亦为戴氏,是以谥为氏者。”戴氏以谥为氏,固然不错,但如何规定的?自何人为戴氏?郑氏自己肯定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时至今日,仍有人将宋戴公视为戴氏得姓始祖,将微子启奉作宋氏得姓始祖,将孔父嘉认作孔氏得姓始祖,将华父督当作华氏得姓始祖,等等。其实,都是不正确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至此,我们的“姓”究竟从何而来?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千载以来,实则没有人能完整地回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姓氏学的研究,始于我对家族姓氏由来的好奇。<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研究景氏起源的过程中,有赖于当代考古新成果,特别是出土的金文、简文,补史书之阙漏,令人一睹历史的本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楚王族后裔中,存在“氏+之+名”这一形态,如“文之无畏”“龚之脽”“景之渔”“昭之成”“悼折王之愄”“庄王之墨”“庄之无咎”等。有学者认为“之”字只是一个语助词,而没有实际的字义了,他们的身份或王子,或王孙。然而,通过对景氏、昭氏两大家族系统性研究,我发现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世文献中的“楚平王”,即出土文物上的“楚競坪王”(系双字谥)。“競”与“景”通,“競之渔”即“景之渔”。景氏取景平王的首字谥为氏。研究结论,景之渔并非王子、王孙,而是公子。昭之成亦是如此,身份为公子,他是楚昭王之后,第三代坪(平)夜君,第一代坪夜君(名庆,字子良,谥文)的孙子。大量的事实证明,“氏+之+名”这一结构,是王族向公族过度的一种形态;“之”字具有实际含义,是一种身份的表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的儿子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是为王族;王孙的儿子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是为公族;公孙之后,是为公族世家。在楚国,王子、王孙不会被称“王之子”、“王之孙”,唯有公子、公孙在“氏”与“名”之间加“之”字,公孙之后是绝不允许的。景之渔、昭之成二人除了是楚“公子”外,还有另一种身份,都是公子中的嫡长子,被称“宗子”,分别是景氏、昭氏大宗族的族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对“氏+之+名”这一形态的研究,破解了楚国公族立氏之谜,我提出了“分族命氏”的概念、规则和模型,并以《景氏源起与楚史若干问题考辨》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9年12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分族命氏”适用于其他诸侯国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对春秋列国卿大夫世系,主要是宋国、鲁国、齐国的公卿世家研究之后,我发现虽然大的框架相似,但差异还是很大的。虽偶见“氏+之+名”这一称谓方式(如宋庄公之御亥、鲁孟之侧等),但尚不能构成证据链。因为楚国是王国,而宋、鲁、齐等国是侯国。楚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楚世家》。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楚国在由王族析出公族,即由酓氏别立新氏之后,便不再继续分立。比如,楚王族由酓氏别立为公族景氏、昭氏、悼氏、庄氏、黄氏之后,即不再分立新氏,这样极易形成同氏的强宗大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侯国则不同。各诸侯国执行的是周制,其礼仪制度更多的遵从于周王朝。诸侯国虽有“公、侯、伯、子、男”五爵之分,但他们本身称公,所以他们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公孙的嫡长子称世子。公子、公孙与国君同氏,为国氏。他们的后代,在别立新氏之后,还会继续分立,大约共分立三次。立氏的过程,实际是由贵到贱的过程,此即所谓“氏以分贵贱”,我称之为“分级立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侯国的“分级立氏”,不容易形成同氏的强宗大族,减少了对公室的威胁,有利于维护公族的稳定。比如宋国戴族,在宋氏之下立华氏,华氏之下立有同级别的老氏、耦氏、干献氏等。老氏、耦氏、干献氏之下还要分立新氏。对于同族(同室)而言,存在大宗与小宗,下一级氏以上一级为大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为了便于记述,我把立氏过程分为三级</b>。如华氏为一级氏,老氏、耦氏、干献氏为二级氏,再下即为三级氏。公子、公孙和一级氏人员(嫡长子)身份高贵,多为卿大夫(上大夫),以从政为主,常见于先秦史传。二级氏人员多为中、下大夫、或士,以职官为主,偶尔载于史传。三级氏人员多为士、庶人,身份卑贱,地位低下,以从事技艺为主,于史不书,故为后人所不知。这也是今天很多姓氏,找不到出处的缘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郑樵认为:“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今南方诸蛮此道犹存,古之诸侯诅辞多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以明亡氏则与夺爵失国同,可知其为贱也,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郑氏此说,我不以为然。</b>古代庶民皆由贵族而来,不唯贵者有氏,贱者(庶民)也有氏称。宋国孔父嘉被杀,其大宗失氏,亦失爵失邑,犹如“夺爵失国”,但其后仍有孔氏、邹氏。二氏流亡鲁国,后人渐为平民,且子姓未改,何来贱者无氏乎?</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老子》竹书</b></h5> 2020年1月,春节在即,我忙于《景氏源起》出版事宜,并打算春节过后做一次寻根之旅,到河南省上蔡、信阳长台关,以及湖北宜城、荆州等地,走走看看,顺便参观一下当地的博物馆。不料想,一场天灾降临,武汉封城,全国进入防疫抗灾之战。<br><div><br></div><div>节后外出已不可能,蜗居在家,喝茶读书倒也自在。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了要研究老子的想法。然而,这个想法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在我研究楚国景氏起源时,就已经关注到老子。<b>基于对楚国公族姓氏研究的经验,将老子归为楚国人(《史记·老子列传》:楚苦县人),我没有看到这种关联性。</b>同时,基于对周代命(立)氏机制的探索,老氏与李氏的关系问题、老聃与李耳的称谓之争,皆已有心得。此时,也只是好奇,并没有要作书的意思。</div><div><br></div><div>在中国人的心中,老子的形象是根深蒂固的,千百年来有多少贤达在研究老子,可以说数不胜数。我有自知之明,深知学识浅薄,能力有限,岂敢忝列其中。然而,对姓氏探源,兴趣盎然,又岂能善罢甘休。我开始着手聚集资料,搜罗有关宋国、陈国的出土金文,从知网上购买论文,阅读能够找到的所有姓氏书籍,包括族谱志书等。</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研究老子是艰难的,也是愉悦的。</b></font>所谓艰难,在于邈远难征,可资凭证的东西匮乏。一是老子的历史记载玄幻的多,真实的少。二是有关老子身世的出土文物,截至目前一件也没有。三是研究老子的文章多(多研究其学说),可利用的少。鉴于此,我必须确立研究的方向、原则和方法。</div><div><br></div><div>于老子的研究方向,正如文本所言,不涉及老子著作《老子》(《道德经》)的研究,只针对老子本人的研究,包括身世、姓氏、国籍、故里、生卒年、行迹。文中偶有触及老子学说,也是为研究老子本人服务的。</div><div><br></div><div>于老子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应不同于其他历史人物。老子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其时间跨度长、影响大、关注度高,必须慎之又慎。</div><div><br></div><div>首先,要以实例为基础,重构周代的命(立)氏制度。参考楚国的“分族命氏”规则,重点分析宋国、鲁国(齐国的没有写入文本)公族的世系传承,在“姓、氏、名、字、爵、职、号、谥”八个方面下功夫。在对宋国桓族、庄族、文族、武族、穆族,以及孔子之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戴族“皇氏、乐氏、华氏”的精准研究,总结宋国“分级立氏规则”,构建“分级立氏模型”,据此重构老氏家族的世系,对李耳的身世进行定位。</div><div><br></div><div>其次,要把老子请下神坛,置于先秦时期的历史大背景下,全方位立体地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周代的社会现实,探讨宋国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客观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记载,充分利用考古资源。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桎梏,重新审视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庄子》《列子》《孔子家语》《吕氏春秋》《荀子》中对老子的记载不多,更为弥足珍贵,不可轻之。</div><div><br></div><div>其三,要充分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繁杂的著述里面寻找有价值的证据。比如,姚鼐、孙以楷先生都认为老子是宋人。孙先生进一步认为,“老子生于宋地、隐于宋地,必为宋老佐一脉。”孙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且已经非常接近事实的真相,遗憾的是没有继续下去。孙先生认为“李耳”是老聃的小名,南方称虎曰“狸儿”,音转为“李耳”。他终究没有打通“老氏”与“李氏”之间的关系,与真相失之交臂。姚鼐、孙以楷先生的先见卓识深深地启发了我,为研究老子的家族世系指明了方向。</div><div><br></div><div><font color="#39B54A"><b>历史是一张交织而成的网,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必须合乎逻辑,符合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遵从所有法则,并构成充分必要条件。</b></font>无论是来自出土文物的直接证据,还是来自对文献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后的间接证据,都是对失忆历史最好的追溯。</div><div><br></div><div>研究老子是愉悦的。所谓愉悦,是过程中跌倒后的再次爬起,是在失望之余重现的一丝光亮。因考证不实,写下的稿子不断被推翻重来。翻阅了大量资料,却一无所获。思前想后,几欲放弃。每到此时,便想起远在武汉的程涛平先生。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仍笔耕不辍,在《先楚史》付梓不久,写出了三百余万字的《楚春秋史》《楚战国史》,这得需要多大的热情和毅力啊!</div><div><br></div><div>程先生不仅在精神上感召着我,而且时时予我鼓励和帮助。犹记先生通过微信多次传寄宋国史的图文资料,不厌其烦帮我查找某些观点的出处。如詹剑锋先生认为老子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可惜我没有詹先生《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1982年版)这本书,程先生即从他的藏书里查阅、拍照,全部发给我,并一再教导:“注意行文一定要详细交代引文出处,公开出版的,非出版物,私人手稿,转录他人文章的,自己的分析等,一一详加注明。要不厌其详。切记!”先生知我也!</div><div><br></div><div>万幸,时不负我!自2020年2月20日动笔,历时一年半的时间,终于写就此书。</div> <p class="ql-block"><b>本书主要看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首次揭示周代“氏以分贵贱”的真正含义。在楚国“分族命氏”基础上,提出宋国“分级立氏”的概念、原则及模型。这一模型对其他诸侯国具有普适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首次利用姓氏名学原理,破解老子姓名之谜、身世之谜、家族世系之谜、籍贯之谜、生卒年之谜、行迹之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首次揭示“李氏起源”之谜。利用古文字学,对“李”字进行释读,证实李氏多源。破解了学界对《史记·老子列传》中“老子之子”的疑惑,司马迁错将宋国的子姓李氏和魏(晋)国的姬姓李氏进行了“桥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首次对孔子之先的世系传承进行了考证,揭秘“孔氏”“邹氏”立氏之谜、防叔奔鲁之谜、孔子还乡之谜、孔子被称“鄹人之子”之谜、孔母“合葬于防”之谜,提出孔子生地之疑,例证鲁无陬邑,鄹与邹均为宋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首次探讨“宋封国真相”,提出“周武王封武庚禄父于商(今商丘)而居殷、封微子启于孟诸(潴),周成王即位后更封微子启于商、国名为宋”的新观点。以此,可解开先秦文献中,“宋”称“商”、“宋人”亦称“商人”之谜。同时,对宋国末年“戴氏取宋”的真相,进行了辨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首次提出老子故里“苦县”,为楚顷襄王所建的观点。“苦”,因“谷(谷水)”而来。“苦县故城”之前为东华,东华之前为华邑。(按:好父说食采于华。楚人灭宋,迁华人于西华,故地称东华。楚襄王城苦,更东华为苦。今西华仍在。)宋国华氏、老氏、李氏等聚族而居,即今鹿邑县境。推测出“苦县故城”的大概位置,尚待考古证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首次破解鲁国姬姓“仲孙氏、子服氏、孟氏”立氏之谜,对亚圣孟子(名轲)的国籍、姓、字、身世、生卒年、孟子与荀子的关系等进行了考证,对《论语》中“孟公绰”的身世做了探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首次揭示孔子与老子“五次”相会之谜(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交谈的内容等。五次相会分别是:巷党之会、适周问礼之会、藏书之会、闻道之会、赞龙之会),老子在周王室任职之谜,以及《老子》成书之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首次从姓氏学方面,对墨子、庄子、关尹子、列子、以及老子的弟子们进行了探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本人郑重声明,以上观点均为己出。由于本人学识有限,亦非史学科班出身,结论未敢必以为是,加之文字功底浅拙,表述未必准确,恳切希望得到大家指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研究的过程中,我翻阅了较多的资料,部分观点被引用,但有可能不是作者最新的学术成果。如果引用不当,在此予以致歉!还有一些资料没有被引用,却对我启发很大。无论引用与否,都使我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受益匪浅,为示感谢与尊重,一并列入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中涉及铭文、简文未识者或缺损者,均用符号“□”代替。书中的引用文本,我尽量做到用作者原文,保持原貌,偶有转引,多因手头缺乏资料,亦属无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说的是,<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国姓氏文化历史悠久,源深流长,本书所涉仅此一隅,主要目的在于考证老子(李耳),兼顾孔孟庄墨,止于周代楚、宋、鲁等国,其他诸国尚未触及。</span>至于周代以前,更加茫然无可考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宋邓名世在其《古今姓氏书辩证·原序》中云:“因生赐姓、胙土受氏,其来尚矣。世次既远,茫昧惝恍,几若不可穷究。然而,以今观往古,古亦犹今也,以古观后世,今亦犹古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世的一些现象,多为历史的镜像,如果我们能够铺下身来,总可以寻些蛛丝马迹,甚至可以直达事物的真相,这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姓氏的动力和乐趣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