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b> 2018年底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省委《关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和县委的《工作要点》是贯彻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具体措施。对照《指导意见》村党支部无疑主角,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应该是“五星”支部创建的最终目的。结合我村的实际工作就是以“十大项目”为抓手,将“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地落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引进康养新项目,创“产业兴旺星”</b></h3> 东大阳堤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超前谋划“康养+医养+旅游”项目产业链,提高经济“造血”功能。“康养+医养”项目,与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合作的“乡村人才培育调研中心”及红色文化旅游街项目正在筹备启动,总占地600余亩、总投资15亿元。预计项目完工后,带动餐饮、零售、住宿、旅游、电商等多种行业发展,可安置上千名劳动力,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提升改造美家园,创“生态宜居星”</b></h3> 东大阳堤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完善,道路硬化率、通信网络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清洁能源普及率、主干道和公共场所亮化率均达100%,雨污水分离排入管网。建成了日处理量20吨的垃圾分拣站,在全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有效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正在实施的“道路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将于近期竣工。展望未来,柏油街道平坦整洁,橡胶步道弹力十足,党建游园构思精巧,曲径通幽处绿树成荫。村民陈军说:“住得安心,处得顺心,过得舒心,又甜又美又幸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建设网格促和谐,创“平安法治星”</b></h3> 东大阳堤村围绕“四治”融合,全力推进“三零”创建,“平安法治星”已有坚实基础。一是搭建“小社区 大综治”综合治理平台。设立网格办、综治中心、家事调解室、矛盾调解室、普法宣传室等组织阵地;村域视频监控100%覆盖,后台数据直连接镇综治中心。二是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综合治理载体。把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政务、法律、矛调、社会、文体等各类为民服务资源的“集结地”。三是落实全科网格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四是建立乡村数字平台。构建“网格+网络”的“双网”治理措施,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交”。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组织引导活文化,创“乡风文明星”</b></h3> 本着“文化活起来,文明树起来”的理念,组建了大鼓队、曳步舞队、军鼓队、广场舞队、腰鼓队和夕阳红舞蹈队和百人合唱团,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旋律,每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总结出了“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成功经验。同时,成立村民议事、道德评议、红白理事、孝善理事、禁毒禁赌“五会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村规民约,使之成为党支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手臂”,在全村形成了“支部带头、党员参与、群众紧跟”的德治氛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建强堡垒聚合力,创“支部过硬星”</b></h3> 村党支部将加强支部建设作为贯穿“五星”创建的一条主线,通过党建营造氛围、党员亮明身份、“党员+村民代表”双联户、建立考核机制等举措夯实党组织建设。以“村道命名”“习语道旗”“党建长廊”“党建游园”等形式,加强阵地建设,展出展板近300块,树立宣传牌60块,图文并茂地向党员群众宣传党的新理论、新部署,激励党员树立信念意识、坚持奋斗自信,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东大阳堤村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深入探索乡村治理“一三五”工作法,激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继续笃定前行,努力创建省级“五星”支部,以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召开交上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