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考

莉莉

<p class="ql-block">  高考,是每个高中生必跨的门槛,被称之为天底下最公平的考试之一。每年六月,我国的高中学生在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后,都要接受严苛的高考测试,然后按成绩被分出三六九等,有的进入985、211名牌大学,有的被录取进普通院校,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学力不行,或在中学学习期间没有好好努力,浪费了大好的时光,以致于名落孙山,造成了终身的遗憾。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个过来之人,我既感受过高考的紧张和焦虑,也经历过家长们的焦急等待和不安,我老公曾调侃过,你想减肥吗?那就去感受一下高考,可想而知,高考对人的身心影响有多大!</p><p class="ql-block"> 1975年,风华正茂的我响应党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来到兴化县海河公社徐家大队,当了一名“插队知青”。在两年多的时间内我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但是我也渴望能回到父母身边工作、生活,或等待机会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到高校去深造。一九七七年冬,正值邓小平同志改革高考制度,让广大的知青都有机会参加高考。那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上不封顶,应考尽考,并设初试、复试,层层筛选。据统计,全国共计570多万人参考,最终只录取了2.7万多人。当时,没有复习资料,没有专人辅导,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了考场。没想到靠着中学那一点点基础,我初试、复试一路绿灯,总分超本科录取线十多分!可是因为国家已十年没有举行高考了,所以志愿我不会选,更不知道志愿要按梯度填写,最后我在“服从”志愿里被录取,成了扬州师范英语专业的学生(进校后由理科改为英语专业)。想不到的是,在我们开学两个月后,国家开始扩大招生,各个大学又从落榜生中补充录取了一部分考生,并且录取学校都是名牌大学,我邻居家的两个孩子一个录取南大,一个录取华东水利学院。我抱怨命运对我的捉弄和老天的不公,痛定思痛,最后我只能认命,接受这不公的现实!</p> <p class="ql-block">  当年考试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Yesterday once more!</p> <p class="ql-block">扬州师范学校的同学:迟莉莉、陈虹、洪展旗、诸庆前、单承园,</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同一个宿舍的舍友,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成了一名英语老师,为胜任自己的工作,我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三年的时间内,我边工作边学习,完成了英语大专的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没有能继续本科学习,留下了终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好在儿子圆了我的大学梦,成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研究生!</p><p class="ql-block">我经常想:如果那年我没有填“服从”志愿,扩招时被大学录取,录取理工科专业,我的历史肯定被改写,或许更精彩,不过也有可能遭遇下岗,世事难料!</p> <p class="ql-block">  高考的硝烟已离我渐行渐远,每年的六月七、八、九,我都会感叹考生的艰难,家长的不易。如今,我已退休在家,平时看看新闻,读读文章,有时还喜欢写一点人生感悟方面的小文章,目的只有一个:充实自己,与时俱进,过好余生,做完人生的perfect答卷!</p> <p class="ql-block">愿天下的考生都能如愿以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