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贵川小环线游一路走来,不仅看了红军长征过云贵川交界处的旧址;看了大美河山;沿途的几亇国宝也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大 国 重 器</b></p> <p class="ql-block">到贵州有个心愿,要去看看大国重器一一中国天眼。这次云贵川小环线游,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就是目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贵州平塘县,就看见,天眼标志物。</p> <p class="ql-block">都说贵州地无三尺平,但进入中国天眼科普基地后,你会发现在深山中还有一大块平地。</p> <p class="ql-block">基地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31日零时起,“天眼”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p> <p class="ql-block">办理参观手续。</p> <p class="ql-block">造型独特的过道</p> <p class="ql-block">进入平塘天文体验馆序厅,就看见屈原问天的雕塑站立于地球之上。顶上是浩瀚的天穹。将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地上部分共两层,分为4个风格各异的常设展区、1个高科技球幕影院、1个科学艺术长廊、1个主题活动区和1个临时展厅,它们共同为四方游客生动地演绎着“宇宙、生命、人”的永恒话题。</p> <p class="ql-block">射电厅围绕射电科学的发展,从射电简史开始,阐述人类射电天文经历的各阶段历程;之后详述FAST项目从立项、到建设、再到应用方面的各种成就和特色。同时介绍了贵州星、黔南星和平塘星等国际天文学会确认的特殊小行星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射电天文学是天文学的一个分支,通过电磁波频谱以无线电频率研究天体。观测的对象从近处的太阳系天体到银河系中的各种对象直到极其遥远的银河系以外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射电望远镜是怎样工作的呢?</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中国天眼会落户贵州平塘?</p><p class="ql-block">其一,隐藏在贵州群⼭深处的平塘县⼤窝凼,是⼀⽚天然的洼地,具有特殊的“凹形”地理结构,宛如⼀个天然的“灶台”盛起了天眼的“锅”。⽽且这⾥地下溶洞极为发育,便于⾬⽔下渗和流动,不易形成积⽔,避免腐蚀和损坏望远镜,简直是为天眼量⾝定做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其二,由于天眼接收⼤量的⽆线电信号,需要⼗分“安静”的环境,⼈类活动中的电视、⼿机、⼴播等⽆线设备都会对天眼的磁场带来⼲扰,影响天眼的灵敏度,项⽬必须远离城市、村落和信号基站。贵州的偏远地区,⼈⼝密度⼩,旅游业发展程度低,电波⼲扰⽐旅游业发达的云南更少。</p> <p class="ql-block">施工之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体验馆高科技感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这里游客要求一切电子产品都要存入柜子,再乘做摆渡车上天眼观景台。观景台要爬780步台阶。</p> <p class="ql-block">上到观景台出30元可以拍一张天眼留影照</p> <p class="ql-block">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截至2018年9月12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晴隆24道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位于晴隆县城南,始建于1935年,1936竣工,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路段,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运输线”,全长4公里,蜿蜒于海拔1799米的晴隆山东南端,从山脚至山顶直线距离为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的倾斜角约60度,道路盘旋于24道弯,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景区专车沿24道拐上下走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工程师邹岳生塑像</p> <p class="ql-block">24道拐展览馆。</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没开放。</p> <p class="ql-block">雕塑一一借火</p> <p class="ql-block">公路二十四道拐,始建于民国24年(1935年),次年竣工。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路时毁损。</p><p class="ql-block">民国16年(1927年)贾善祥奉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p><p class="ql-block">民国24年(1935年),工程师邹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p> <p class="ql-block">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p><p class="ql-block">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p><p class="ql-block">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24道拐一片绿色</p> <p class="ql-block">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无惊恐之感。现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少量车辆通行。</p> <p class="ql-block">碰巧遇到拍摄24道拐的宣传视频,我们当了一把观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海龙屯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知道海龙屯的故事是从看央视历时4年拍摄的记录片《土司遗城一一海龙屯》后,对海龙屯的留下神秘的印象。这次到贵州,海龙屯也是我们参观目标之一。</p><p class="ql-block">海龙屯景区离遵义城不远,约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海龙屯景区一部分为游客接待区,这里有石头盖建的民居,可以食宿。到游客服务中心办好手续,又花了250元请了个导游。在导游的领路下,我们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进到贵州后,几天来断断续续的下雨,导游提醒大家走路要特别小心。好多地方都是陡直的棧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走边听导游叙说海龙屯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p><p class="ql-block"> 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p><p class="ql-block"> 史书记载,自秦汉以来在西南地区,包括遵义(古称播州)在内的地方,中央王朝一直实行的是“以夷制夷”政策,疆土交给向朝廷称臣纳贡的土官来统治。</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以当今遵义为中心的“播州”广大地区被“南诏国”彝人占领,公元876年,朝廷派杨端前来平乱。事平后命杨端“世袭”播州,876年,杨端开始统治播州,915年逝世,其子杨牧南即位,此后杨氏就一直统治播州,后来被封为播州宣慰司宣慰使,</p><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杨应龙承袭播州宣慰使职。明朝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后,杨应龙采取两手策略,远交近攻,对上与朝廷修好,与明王朝没有大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还经常得到朝廷的赏赐;对下行使土司特权,激化了播州内部的矛盾。明朝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杨氏二十九世土司杨应龙调集8万役夫工匠、用了4年时间,在其祖先修建的龙崖屯基础上扩建城堡、宫室,筑前后12关,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上围筑坚壁巨垒。建筑物均以千斤巨石砌筑,城门嵌刻关名、城门上营造箭楼、仓库、兵营、水牢于城中,各关之间石墙相连。</p><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举兵反明,朝廷急调24万大军分八路进发,于次年攻破海龙屯,平定播州(今贵州遵义至黔南州北部),历时114天,史称“平播之役”。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总督李化龙率八路大军平播,四月中旬会师海龙屯,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就此展开。六月初六,海龙屯被攻破,杨应龙自缢。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明朝廷在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土司制,地方军政官吏由中央任命,异地交流使用,宣告了统治播州725年的杨姓世袭土司制度结束,从此也拉开了全国土司地区“改土归流”的帷幕。</p> <p class="ql-block">铜柱关是由东南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防御关卡。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p> <p class="ql-block">天梯</p><p class="ql-block">天梯,古称“三十六步”,长55米,坡度45度,中间踏步宽2.7米,两侧护墙各宽0.8米连接飞虎关。整个天梯建在陡峭的山梁上,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p> <p class="ql-block">台阶又高且有45度的斜坡。可想士兵向上攻有多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爬上天梯往下看,真险啊!</p> <p class="ql-block">飞虎关</p><p class="ql-block">飞虎关是海龙屯的第二层险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p> <p class="ql-block">龙虎大道</p><p class="ql-block">连接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的重要军事通道,称龙虎大道,系在悬崖上开凿出来的一条登屯通道,全长292米,宽1.5—4米,主要功能应是作为飞龙关和飞虎关之间藏兵之地。1999年后重建。</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老路</p> <p class="ql-block">飞龙关</p><p class="ql-block">飞龙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p> <p class="ql-block">三个券拱相套,其平面略呈“4”字形,一面临渊(杀人沟),基础从崖面以下约6米深处开始起砌。关为三开间,顶上有三座大拱,两道月亮门,前后都有巨大的城门,是上山门户,是从屯东进入屯顶大城的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飞龙关”几个大字是杨应龙亲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朝天关坐西向东,这也是称其为“朝天关”的一个重要原因。</p><p class="ql-block">这是海龙屯上最壮观的一组石构建筑群,保存相关完好,石城墙高达14米,为进屯的咽喉要冲。</p> <p class="ql-block">飞凤关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用青石与石灰糯米浆错缝砌筑而成。城门为单通道半圆形拱券顶石结构建筑,关顶建城楼,是屯东最后一道关隘,也是一座比较特殊的关隘,是一组宏大建筑群 ,与东侧养马城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飞凤关、朝天关和飞龙关三关连成一体,高低相属,互成犄角之势,构成前沿军事体系。</p> <p class="ql-block">新王宫</p><p class="ql-block">新王宫是土司在战争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衙署的功能,其格局也与同一时期的衙署比较相似,同时兼具休闲、憩息、生活等功能,有殿宇、宫室、厅堂、亭、阁、池、仓库、营房等。</p> <p class="ql-block">海潮寺</p><p class="ql-block">海潮寺是遵义兵备道傅光宅为超度大批战死者的亡魂,以佛镇山,于1601年在平播战争烧毁的废墟上所建。现存者为民国时期建筑。</p> <p class="ql-block">新王宫复原想象图</p> <p class="ql-block">万安关</p><p class="ql-block">位于内城西面,是屯后防御工事的三关之一,由西入内城的最后一道关口。</p> <p class="ql-block">二道关</p><p class="ql-block">二道关(西关)位于后关东侧,坐东南面西北,为海龙屯西面第二道关口,与后关一并形成土城。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p> <p class="ql-block">头道关 (后关)位于海龙屯西端,是西路第一道关口。始建于南宋,明代加固重建。</p> <p class="ql-block">最后导游又带我们绕回铁柱关。</p><p class="ql-block">铁柱关</p><p class="ql-block">位于海龙屯东面山腰北侧,坐南面北,与铜柱关是相对应的城门,互为犄角之势,是由东北进入海龙屯的第一道关口。</p> <p class="ql-block">九关全部走完。真不容易。整个行程接近5小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00一年海龙屯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15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遵义播州海龙屯遗址与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成为贵州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b>入选理由写道</b>:海龙屯土司遗址始建于南宋宝佑五年(1257),毁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的平播之役,该遗址位于今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遗址区面积含遗产区和缓冲区共12.9平方公里。海龙屯与其他两个土司遗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作为军事城堡存在,是在军事战役中毁灭。偏处西南一隅,但从羁靡之治到土司制度,再到改土归流,完整见证了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变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龙氏家祠</b></p> <p class="ql-block">龙氏家祠系民国时期云南省主席龙云家祠,坐落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境内。</p> <p class="ql-block">龙氏家祠2013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龙云任云南省主席前,龙老太君已驾鹤西去,1928年底,龙云为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先将母亲的灵柩迁葬于昭通簸箕湾小松山正北边后,1930年在回龙湾选址建家祠。龙云修造的龙氏家祠的目的是想通过对义和孝的诠释,唤起家族的荣誉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家祠成为家族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龙氏家祠建筑、匾额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城墙</p> <p class="ql-block">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前院</p> <p class="ql-block">欧式风格的门洞</p> <p class="ql-block">源远</p> <p class="ql-block">流长</p> <p class="ql-block">照壁</p> <p class="ql-block">照壁上有一个留天菩萨头的男孩。龙云是彝族,故建筑保留了彝人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名家书写得匾额</p> <p class="ql-block">做工精致的花窗</p> <p class="ql-block">碉刻生动的柱础</p> <p class="ql-block">碉楼</p> <p class="ql-block">祠堂建好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龙云一家</p> <p class="ql-block">彝族祭祖大典既是宗教信仰“祖先崇拜”的具体体现,通过盛大的祭祖典礼,教育子孙后代,尊孝道、立志向、兴家业等进取精神。1943年清明节,龙云携夫人顾映秋率众子女来到家祠内,按照彝族的礼仪要求,请毕摩主持,在家祠内举行祭祖仪式。毕摩诵《献祖经》、《家祭供牲经》,最后杀牲献祭,毕摩为家人祈祷和祝福,盛大的祭祖仪式就此结束。</p><p class="ql-block">祭祖仪式结束后,龙云一家到了家祠南边小松山坟山,修墓培土,敬香烧纸。以三牲九礼对龙老太君等故人表示祭奠和缅怀。龙云率领家人在母亲的坟墓前,双手扶地,行跪拜礼,以此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同时祭奠了胞妹龙志桢和发妻阿书牟。</p> <p class="ql-block">这次云贵川游历,每天都有学习内容,日程安排的很满,收获也很大。正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