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蚁鼻钱,与铜质,骨质,玉制贝币一样,都是由天然贝币演化而来。</h3> <h3>战国后期燕国铸造的小面值钱币“一化”圜钱</h3> <h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使用的半两钱。此时的半两钱比战国时期的要规整很多。据说半两二字由丞相李斯题写。</h3> <h3>西汉前期也曾铸造半两,版式很复杂。因为刘邦允许民间铸钱,导致钱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小钱重不足一克,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后来汉武帝初期又发行过三铢钱,也不是很成功,直至五铢钱的出现。</h3> <h3>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铸造五铢钱,存世量巨大,其中上林三官(主持铸币的官员)铸造的五铢钱十分精美。武帝时期的五铢钱边缘有外郭,是防止民间出现私铸钱币的措施</h3> <h3>王莽是一个铸钱高手,他建立的新朝禁用五铢钱,铸造了大量各式各样的钱币。我手头的“大泉五十”与“货泉”存世量最大,王莽规定,五十枚五铢钱换一枚“大泉五十”。这是王莽削弱汉代贵族地位和敛财的手段。</h3> <h3>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起,秉承西汉钱币制度,继续铸造五铢钱,但是没有西汉五铢钱质量高,到了汉灵帝时期,市面上充满了减重钱。有的把五铢钱的外郭剪掉,熔成铜再私铸小钱。还有的把五铢钱从中间剪或凿一圈,分成了两枚钱币。里边的被称为剪边五铢,外边一圈被称为延环五铢。它们就是东汉王朝逐渐衰落的证据</h3> <h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钱币存世量较小,目前我还没有收集到。</h3> <h3>隋朝时期钱币也是五铢钱,也是最后一个使用五铢钱的朝代。隋文帝时期钱币比较大,到了隋炀帝时期则越铸越小。隋朝五铢铅锡含量高,铜色发白且铜质比较软,容易生锈。所以现存的隋朝五铢有很多品相都比较差。</h3> <h3>唐代的主要钱币——开元通宝。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从开元通宝开始,中国钱币面文由重量演变成为宝货制。开元通宝四字为隶书,由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由于我收藏的开元钱比较多,所以只展示几枚品相较好 有代表性的</h3> <h3>开元钱背面常有月牙图案。据说是文德皇后或杨贵妃的指甲痕。</h3> <h3>这枚开元通宝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它整体的文字都向左上方移动了,这种现象被称为移范,类似现在的错版币。</h3> <h3>“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乾元元年铸造了乾元重宝。其中重轮版本一枚当五十枚开元通宝,由于后期越铸越小,导致了通货膨胀。最后不论大小乾元重宝,都与开元钱以一当一</h3> <h3>感谢您的观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