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图为广水城市风光。</p><p class="ql-block"> 余绍文摄</p>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在湖北广水。广水市的前身是应山县。这座小小的县城,寄托着我无限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记不清多少回,我跟着父亲步行10多公里来到这座小城。每一次都是从一条石板街走进城中心。记得当时沿街是成排的老屋,青瓦黑窗,街心的石块被行人踏得光溜溜的,两侧铺面的石阶上摆满了杂货。尤其是到了临近春节时,狭窄的小街上涌动着来来往往买年货的人,摩肩接踵,我紧跟着父亲,生怕走丢。</p><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后,我已去过国内外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但心中时常挂念的还是这座小城。不仅是因为这里生活着我的父母和亲人,更是因为我对于世界的最早认知是从这片土地开始的,它是我真正的故土。每次回故乡,连车窗外的风和空气都能激起我的遐想。我熟悉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这片土地于我来说是那么亲切。</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我的印象里,最初父亲带我见识的这座县城,几十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小城的交通路口有了红绿灯,这让我对它开始“刮目相看”,从此也越发留意起小城的变化来。</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使全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地处中部地区的广水,同样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 过去城外的应山河,而今成了城中河。一河碧水穿城而过,整洁的河堤上杨柳、银杏成行。几座跨河大桥造型各异,庄重而典雅。河流两岸,花木葱茏,高楼林立。街区小公园穿插其间,宽敞的马路四通八达。新建设的居民小区连接成片,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酒店、大型商场沿路布设。当年,县城最大的“百货公司”不过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今昔对照,真是不可同日而语。</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座小城一直文风较盛,不少文化名人都在这里生活过,有崇文尚学的风气。小城有一座魁星楼。记得原先的魁星楼坐落在城北的某条小街,砖木结构,墙基已经残破,整个楼体严重倾斜。上世纪末,魁星楼被迁移到城南印台山顶,那里一山独高,可俯瞰全城。高高耸立的新魁星楼巍峨壮观。楼下顺着山体修建了百级台阶。后来,又在印台山下修建了开阔的市民广场。每逢节假日,广场上人声鼎沸。</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印台山文化生态园”也已经建成。生态园内,印台书院、尚书楼、崇文阁、四贤祠、杨涟纪念馆等一座座传统风格的建筑巍然耸立,彰显了地域文化,凸现出这片园子的主题。园区内,还遍植各种林木花卉,并利用湖泊建成湖上栈桥,还有老年健身馆和儿童游乐场。整个生态园集文化传承、休憩健身、生态旅游于一体,免费向游人开放。</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回到小城,能根据记忆穿过大街小巷去走亲访友。说不清又过了几年,我回去后却连方向都有些摸不着了。今年春节我回小城小住,其间想散步去城南的市场看看热闹。原计划顺着宾馆门前的大街穿过去,然后原路折回,结果,返回时还是走岔了一个路口,沿途问路好几次。小城的变化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而今的小城,城区规模不知比以前扩大了多少倍,几十年前的小小县城已华丽转身。然而,这么多年来,小城的烟火气依旧。每天黎明时分,小城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街巷里传来“叮叮哐哐”的锅盆响声和说话声,卖早点的摊子开始营业了。接着,大街上一片车水马龙,摩托车、小汽车呼啸而过。小城一天忙碌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小城面貌的巨变缘于经济的腾飞。广水的经济发展曾位于全省“第一方阵”,去年再次跃入全省同类县市前10名。这些年,广水更注重发展质量,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风机工业园已有40余家风机企业在此置业,广水风机产业连续10多年被列入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广水化工产业园、冶金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等新型产业园区不断拓展,生机盎然。</p><p class="ql-block"> 我欣喜地看到,进入新时代,故乡的这片土地正不断燃起新的希望。我期待着,下次回到故乡,能够看到这座小城的更多新气象。</p> <p class="ql-block">作者:当代著名作家 任蒙 湖北省广水市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