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行〈二〉冒雨参观韶山

公民

<p class="ql-block">  在各方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控制,开放了跨省游。跟随河南大河商城旅行社首开第一游,湘桂行第二站来到韶山,入住韶山冲毛主席的家乡。</p> <p class="ql-block">  我是第二次来到韶山,五年前来韶山也是大雨磅礴,没有游览滴水洞景区。这次想弥补这个遗憾,看预报天气,早上八点前无大雨,我就4点多起床,独自一人徒步前往滴水洞。走到这里离景区还有一公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前往滴水洞徒步中拍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的地方离滴水洞三公里,走到这里离景区还有500米。</p> <p class="ql-block">早上五点半赶到滴水洞景区门前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景区七点半才开门,隔着围栏拍韶山水库和滴水洞的山沟。</p> <p class="ql-block">滴水洞下方的山冲。</p> <p class="ql-block">再次留下遗憾,返回宾馆。</p> <p class="ql-block">看还不到早餐时间,在入住宾馆旁边看景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入住宾馆旁边的现场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回到了入住宾馆,早餐后前往毛泽东铜像广场参观。</p> 毛泽东广场始建于1993年,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兴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重点献礼工程。原名为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2008年1月,中央批准广场改扩建后命名为“毛泽东广场”。改扩建后,广场面积从原来的3970平方米扩大到102800平方米。毛泽东铜像从原来的位置向西南移动84.5米,移动到现在的位置。铜像移动后,广场主轴线顺应韶山冲的地势走势,背靠韶峰、面向故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冒雨参观毛泽东铜像广场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冒雨向毛泽东铜像敬献花篮现场视频</span></p> 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十一”国庆,寓意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面朝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再现了人民领袖毛主席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褐红色大理石基座上镌刻的“毛泽东同志”五个金色大字是江泽民同志于1992年题写的。 2022年6月17日上午, 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 向毛泽东同志铜像行鞠躬礼,表达深切缅怀之情。 在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看到,红旗飘扬,游人如织。广场正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熠熠生辉。 <p class="ql-block">  参观毛泽东铜像广场后,来到慈悦书院参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慈悦书院外面视频</span></p> 慈悦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属于五庵之首。位于湖南省韶山市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韶山冲风景区韶峰仙顶灵峰山腰。 慈悦书院是古代汉族书院建筑,原系毛氏家庙,名慈悦庵。2006年,为弘扬毛氏文化,传播红色文化,慈悦庵正式更名为慈悦书院,为韶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著名景点有松海、古钟、开山石斧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进入慈悦书院参观视频</span></p> 韶山市慈悦书院,成立于2019-02-25,法定代表人为何湘,注册地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青龙组7号,经营范围包括工艺美术品、音像制品、景点门票、出版物、预包装食品、卷烟、雪茄烟零售;照片扩印及处理服务;会务服务;餐饮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p class="ql-block">  参观慈悦书院后,参观毛泽东故居。上次我己参观故居内景观,没有再进入。在周围拍照后,前往毛主席父母墓地。</p> 毛泽东同志故居,原称上屋场、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主席旧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整体坐南朝北,属土木结构“凹”字型典型建筑,总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 毛泽东同志故居共有大小房屋20间,东侧为毛家宅院,共14间;西侧为邻居宅院共5间;厅屋两家共用,现门额为邓小平同志手迹。毛泽东于此诞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1961年3月4日,毛泽东同志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7月,毛泽东同志故居被中宣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毛泽东同志故居为南方农宅形式,坐南朝北偏东,土木结构,泥砖墙、青瓦顶,一明二次二梢间,左右辅以厢房,进深二间,后有天井、杂屋,共20间;总占地面积566.3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右厢房第一间为餐厅;右厢房第二间为毛泽东父母卧室;右厢房第三间为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卧室兼书房。故居四周还有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游泳的池塘等多处遗址。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父母墓地在故居的旁边不远的象鼻山上。</p> 毛泽东的父母分别逝世于1920年1月23日和1919年10月5日,葬于距其故居不到1公里的象鼻山上。 墓地左右两侧竖立两块汉白玉石,上刻毛泽东撰写的《祭母文》和《祭母灵联》,令到此凭吊的人们不胜唏嘘,一代伟人的高风亮节亦可见一斑。<div><br></div><div> 祭母灵联 <br>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br>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br> </div> 《祭母文》是一首很长的四言诗,其中有:“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逛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手泽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事无遗算,物无遁形。洁净之风,传遍戚里。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荦荦,乃其大端。合其人格,如在上焉。恨偏所在,三纲之末。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又次所怀,好亲至爱。或属素恩,或多劳瘁。大小亲疏,均待报责。总兹所述,盛德所辉。必秉悃忱,则效不违。致于所恨,必补遗缺。念兹在兹,此心不越。养育深恩,春晖朝霭。报之何时,精禽大海。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灵则万古。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大端,置其粗浅。此时家奠,尽此一觞。后有言陈,与日俱长。尚飨!” 毛泽东父母墓地,修葺时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土坟,正因为如此,才免遭挖掘。1959年6月26日清晨,毛泽东在进自己老家门前,先爬上象鼻山。他拿起一把松枝,放在坟上,肃穆地鞠了三躬,说:“前人辛苦,后人享福”。 有人问这坟要不要修葺一下,他说:“不要了,只要把洞补起来就行了。”这墓果真也就只稍修补一下。直到1978年12月,当地政府才按本地风俗,对墓进行了整修。1989年8月,又由韶山管理局再次修缮。9月,立碑作墓地说明。 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 <p class="ql-block">再见!韶山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再见!韶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下一篇:桂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