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人感到踏实的地方,除了出生之地,可能是那些与你在人生某时段有交集并待过些时日的地方了。有别于其它匆匆而过之地,即便隔上段时间再来,你也不会因此就陌生,并无异乡客之虑。当你漫步街头,不经意间想到曾经在此的经历,一种亲切感会自然而然在心间升腾,让你在平静中多出几许笃定…… 南京,于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里,留下了我不少的岁月记忆,从懵懂到开悟,从青涩到成熟,一路而来的点点滴滴沉淀着我的人生,让我对它有了别样的感触,在我心中无疑成了又一处乡园。 虽然我所在的高淳多年前已是南京的远郊一区,也通了轻轨,融入了它的一体化进程,各方面交流日渐频繁,但毕竟与主城百公里的距离,还是让我有种两地的错觉。更为主要的,当我的人生之旅烙下“南京”印记时,它那时却是一座由碎石公路延伸而去的陌生城市。 <p class="ql-block"> 1984年秋天,从未出过远门的我离开了生长之地,由父亲护送到省城南京上学。穿着土气又未经世事的十八岁毛头小伙走进车水马龙的喧嚣都市,那种“乡下人进城”的忐忑无措,我至今仍有印象,脑海中还留存了当年傻里吧唧的片段。记得是第二天,入学手续办理后,开学还有几天,父亲要带我四处逛一逛。在公交站台,一辆公交车停靠后打开了车门,父亲上车后催我上去,而我却犹豫着,双腿却始终站在了原地,父亲再三催促无果,脸上划过一道细微的神情,只得悻悻然下了车。而后,我俩只能迈开“11”路的双腿向前了……</p> 那时,人们刚从封闭状况中走来,尚未有效流动。不比现在的年轻人,早就开始周游世界,一直窝在家乡的我谈何见识,面对突然而至的繁华,怯生生中茫然失措,比大观园里的刘姥姥又能好到哪儿去呢? <p class="ql-block"> 其实,南京是座博爱而包容的城市。我那时年轻,哪晓得南京的这些烟火气?在有着“苏大强”名号的江苏,这座积淀了厚重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一直被某些抬杠之人戏称为“徽京”。这个称谓并不友好,却诙谐地点出了这座城市的特质。确实,它足够包容,不但是“苏大强”省会,也是不少安徽人心心念念的“大城”。它不像有些都市那般孤傲高冷,一道地域的标尺总横亘在原住民心头。在这里,天南地北的人们怀揣着梦想而来,和谐相融、繁衍生息,融入了这片山水城林的美丽都市,它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又一处乡园。</p> 归根结底,城市的特性源自城市主体的市民。从春秋时期的金陵邑开始,两千多年的历史风烟中,这处控扼长江的东南重地一次次成为华夏大地上朝代更替、文化重光的风口。频繁战火不断侵扰着这片富足之地,加剧了人口的流动和融合,也改变着这座城市的气质。 东晋时期,五胡乱华导致衣冠南渡,大批北方中原人举族南迁,中原雅音南移并逐渐南北分支形成江淮官话,南京成了吴文化和江淮文化交融区。及至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大量西部淮右人携家东来,“壹以中原雅音为正”改变着大明都城的人文气象,作为江淮官话分支的南京话得到极大推广,成了官方语言。而后,明清至民国,概莫如此。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常听到这样的对话:“啊是滴啊?你啊吃过啦?……”如遇到当地人吵架,这里的市骂更让人大开眼界,可品出北方人常有的火爆,少了春秋吴地遗存的温婉。这深入骨髓的改变重塑了这座城市的气质,使其成了一座兼容南北、海纳百川的博爱之都。 如此,我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虽然我来自吴语区,但我上中学时,喜欢听王少堂的扬州评书,到南京没几天,我发现说南京话其实很简单,只要普通话再加上扬州腔调,就基本八九不离十了。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我说着自认为的“南京话”,独自登上了开往中山陵的公交车,将东郊一带的景点兜了一圈。小年轻嘛,接受事物快,再也没了刚来时的拘谨。后来,从一位南京同学那儿得知,我说的南京话竟然还比较正宗,他还以为隶属南京的高淳就这么说话呢。但过了开始的那阵,我就很少说南京话了,感觉有点“侉”,确实不好听…… 后续的学习既充实也枯燥,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一本本厚厚的教材伴着一次次考试,除少了高考压力,并不比高中时轻松多少。课程设计、材料试验、工地实习,通过不断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我渐渐对所学的工民建专业有所了解,慢慢筹划自己的职业定位。 这所位于中山北路虹桥的南京建工学院虽有些年头,各方面条件并不优渥,还在逐步完善中,但不少老师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些老一代知识分子严谨而谦和,他们浸润专业多年,有的显然已成了这方面的大神,往往不用计算便能一眼看出问题所在,让刚入门的我不得不佩服之至。那时风气也正,有些老师一板一眼中甚至有些严苛,但平时又与我们这些毛头小伙亦师亦友,引导着我们逐步融入职业角色。 那时,我尚未开悟,经历也简单,处于一种懵懂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南京虽不像现在这般高楼林立、流光溢彩,但比起偏于苏西南一隅的家乡小县城,却有着天壤之别,我被眼前的种种吸引着…… 在34层的金陵饭店边,除了打卡这座“抬头掉帽”的南京最高楼,我还傻乎乎察看着老师提到的有关它的种种细节;山西路百货大楼橱窗前,看着标价几百元的阿迪达斯旅游鞋,在那个工资普遍几十元的年代,除了天价的震撼,更有莫名的诱惑;在明瓦廊服装市场嘈杂的叫卖声中,水磨蓝牛仔裤成了我们这些穷学生赶时髦的标配,而那些别着BB机的服装摊贩合着“万元户”名号,也成了那年头的一道风景;走进丁山宾馆豪华宴会厅,勤工俭学的一众同学脸上掠过了清贫年代的惊愕;随着山西路军人俱乐部欢快的旋律,溜冰鞋滑远了青涩岁月的快乐……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社会一派蓬勃生机。印象中,在校园旁那条法国梧桐掩映的中山北路,一众同学经常漫步闲聊,不知留下了多少有关那些年的高谈阔论。在那个时间点,际遇南京这座六朝古都的时代之变,而今想来,确是我的人生之幸。 几年的学习一晃而过,通宵达旦的毕业设计开始了。那时还没有CAD和PKPM设计软件,建筑设计纯粹靠手工,在图板上用丁字尺一笔一划耗时间;结构设计仅靠一个计算器,通过结构力学的力矩分配法算出框架内力,再进行梁柱及基础的配筋计算,费神费力不说,也容易出错。不过,这种辛苦也锤炼人,通过两个多月不分昼夜地查找资料、反复验算和连轴画图,一栋六层全框架教学楼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及施工组织设计终于在天昏地暗中完成,这是我的第一个设计,涵盖了几年来的专业收获。挑剔的评审后,我也与学生时代画上了句号。 我所学的专业通用性较强,可从事设计、施工及质检等多方面工作。毕业分配后,我回到了家乡,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高淳是“建筑之乡”,几万人常年在南京、无锡及常州等地从事建筑施工。报到后,我被派到南京,参与高淳在宁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这时的我已不再是那个待在校园的学生,整天穿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对接着行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接触着项目施工的各色人等,我对南京也有了更多了解。巡查、抽检、验收……长年累月忙碌在一线,见证着家乡建筑业的发展壮大,也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见识着南京日新月异中的魅力绽放。 繁忙的工作消磨着时光,但我心中一直怀有“遵从兴趣做设计”的想法。当年高考时,我其实更想学偏艺术类的建筑专业,因高考发挥不理想,才学了工民建专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心中愿望却更加强烈,常常自问:“就这么浮在面上跑工地,将来荒废了咋办呢?” 经过一番周折,我于两年后回到家乡从事建筑设计。期间,我又拾起了书本,开始自学建筑学课程。建筑学专业光看书效果并不好,有人点拨则事半功倍。好在我可能有些艺术天分,之前所学的工民建与建筑学也有不少专业重合,外加东南大学好几位建筑系教授一直与我们有合作,有两位还是我们当地的城市建设顾问,如此,他们成了我的答疑解惑老师,给了我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几年,我经常光顾东南大学,行色匆匆间,南京又一次成为我重塑心智之地…… 人有时很奇怪,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无非归结为张嘴够饱、问心能安。年轻时精力充沛,有资本燃烧激情。一番折腾,我大抵知晓了建筑学的金木水火土,了却了早年的缺憾。如此,建筑和结构都有所了解,做起设计也更顺手了。而其它呢?我压根就未考虑…… 当我再次融入南京,一晃已是多年。2003年初夏,我遇上了一次重塑生活的机会,又来到了南京,开启了一段难忘的设计生涯。或许是一次把控人生,也或算再度认知南京,反正一路而来的酸甜苦辣,伴着南京元素沉淀在了我的心海,深刻着我的南京印象。我,忘不了北京西路上的那栋老旧办公楼,那儿曾留下了我的坚韧,一次次加班加点,夜深人静中独对电脑彻夜鏖战;忘不了汉中路上的那家效果图公司,那儿曾留下了我的焦虑,多少次紧张对接,困乏无力中迎来窗外天色渐明;忘不了成贤街上的那个图文打印店,那儿曾留下了我的坚守,一次次连夜出图,全力以赴中只为心中一诺千金!当然,在那些年的忙碌中,这样的南京元素还有很多、很多……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偌大的城市,仰望直入云霄的摩天高楼,汇入摩肩接踵的密集人群,我就是微不足道的存在,一如风中的小草,单薄而向生!我坚毅地穿行其中,看着忙碌的人们,体验着生活的不易,对南京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就是真实的生活,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一种敬畏驻进了我的心间。在这里,我很不起眼,甚至很渺小,但心间却一直氤氲着别样的情愫,这里就是我的又一处乡园!</p> 高淳到南京,一路并不远。但这短短百公里,我却走了多少年。从懵懂中带着乡土气息而来,到果敢中携着负累之心再来,几十载光阴已成了岁月记忆,何其长的一段人生之旅!但我并不后悔,因为:家乡养成了我的体魄,南京重塑了我的心智! 制作说明:本美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不妥,敬请相告,我将及时调整,在此真心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