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这是月饼呢!

琍爾

没人愿意读完的文字(十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娘-,这是月饼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琍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暗下来了。月,迟迟地还末挂上天际。楼下人家的桂树已有了一星点儿的花苞,已衰败的“夜叫叫”歪斜般倚着桂树,在初秋的凉风里抖抖擞擞,尚未凋零的一朵朵粉嘟嘟的小喇叭顽强地散发浓郁地芬芳。娘吃过晚饭又蹒跚地走到阳台上,坐在老式的藤椅上,侧着脸漠视着窗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小妹家的厨房里一边匆匆地洗刷碗筷,一边留意着娘的一举一动。娘已到了里根只识南希的程度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生养了我们兄妹四个。今年九九八十一岁的老娘轮到小妹家。小妹一个人拖着一个读大学的女儿,下了岗,在学做保险,她必须奔波到很晚,日子对她来说是苦不堪言。前几年,娘还能唠叨小妹“怎会落到我这般地命呢?”</p><p class="ql-block">我走到阳台,用手摸了一下娘的裤子。还好没有湿。“娘,去解趟手吧。(方言,上厕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娘俩从厕所返回阳台,月已挂在了树梢。冷冷的乳白色的月光替她藏匿了白发和皱纹,清辉散落在娘穿箸的藏青底色黄色小花的布衫上,使娘优雅的风韵蒙胧般地凸显,娘年轻时的美丽仍不经意地留在脸上。我的白发已比娘多,我眼角上的鱼尾纹也比娘深得多,与命运苦挣一辈子的娘,到头来命运竟将清雅雍容留给了娘,不知情的人都以为娘象祖母一样年轻时吃足了珍珠粉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妹还没回来。我百无聊赖地在十二个平方的斗室里踱来踱去,将娘搁在窗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坐呢!”娘用老耦般的手臂,支撑着已驼背的躯体,想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等,等等。我自己会坐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点羞愧自己想着回家。“没了末班车,好打的呢。”早上我从小妹手中接管娘时,是这样对小妹说的,我怕她急着回家做不成业务,她女儿下个月要开学了,小妹还一份保单也没有做成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扶着娘的手臂,让她自己选择是坐还是站。娘的手臂上的皮肉已是软软地搭拉下来,抓紧她的手臂,我的掌心对肌肤触摸的感觉,恰如我心底的忧愁一般地凄婉。我突然发现娘的左手紧紧地捁着一张白纸。“娘,你要解手(方言:上厕所)?”我拨开她的手,抽出那张白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纸上是用电脑初号字打印的一首《渔家女》,准是昨天大姐管娘时陪娘唱后没有收拾好。我家除了我,都有一副好嗓子,特别是我娘。早些年,娘去过敬老院,娘唱《黛玉葬花》,唱得老太太们抹眼泪,娘的音调里有一股二三十年代人唱出的悲凉凄怆的低音。后来娘得了此病,敬老院就不让住了。时值台湾的娘舅回大陆,“二姐,太可怜了,你们要接你娘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了台湾的娘舅,我才知《渔家女》、《花好月圆》、《孟家女哭长城》、《四季歌》等是娘和娘舅们小时候唱疯了的歌。在相聚的日子里,小辈儿为娘和娘舅录下了这些歌。听着老人唱着这些旧歌,我的眼泪总要偷偷地跑出来。娘舅临别前,颤抖地拥抱着我大姐哭出声“你娘想我了,就放歌给她听,她会唱的!她会知道是我在跟她唱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姐也有一副好嗓子,轮到她管娘,她就陪娘唱。娘低音,大姐高音,大姐总是压低了嗓音陪着娘哼,娘便一字一句地唱《渔家女》:“天上旭日出升,湖面好风和顺。摇荡着渔船,摇荡着渔船,做我们的营生,手把网儿散,眼把鱼儿等,一家的温饱就靠这早晨,男的不洗脸,女得不擦粉,大家各自找前程,不管是夏是冬,不管是秋是春,摇荡着渔船,做我们的营生,做我们的营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你唱,我喜欢听你唱呢。”我是喜欢听娘唱歌。她的歌声总让我目瞪口呆,不可思议一个老人竟会有如此柔美的音质。不用卡拉OK,这样的声调一般年轻姑娘也唱不过娘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跟我一块唱。”娘一听唱歌,就高兴地用手抹右眼淌下来的眼泪。娘说她的右眼是出天花出坏的,如瞎了一般,只是常人看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天上旭日出升——’”我五音不全地唱起来,娘柔软的声音轻轻地盖过来,似儿时被娘拍着睡觉的感觉,我把头背过去,不让娘看见我的泪花,娘还没唱完,我已泪流满面了。我的娘已叫不出我的名字了,她竟还能唱歌!</p><p class="ql-block">每次我都想娘再叫我一声,“娘,我是阿琍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我叫什么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们四个,云尔、琍尔、坚尔、燕尔”娘只会肯定地说:“你反正是我女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第几个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不起来了。真的不知道。”娘愁苦说。</p><p class="ql-block">这样地对话一日里反复多次,娘就是不肯说“阿琍”二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月,白亮亮地吊在天空,楼下水泥路上的一纸一屑都能分辨得清清楚楚。对面楼群灯火闪烁,远处除了秋虫“啾—啾—”叫声,人悄无声息。我探出窗外,想听听有没有小妹的脚步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你想睡了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要呢,还有个呢?”我知道娘在问小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燕尔在开会呢。我们再唱个歌就睡了,好不好啊?"说开会娘还有点印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疲倦的眼,又闪闪地亮起来了,“唱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好月圆》还没唱过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的,好的。”娘的手脚如小孩般地上下抖弹了几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浮云散,明月照人间来,团圆美满今朝最,清浅池塘,鸳鸯戏水,红裳翠盖,并蒂莲开,双双对对,恩恩爱爱,这风儿向着好花吹,柔情蜜意满人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妹终是回来了,黄蜡蜡的脸上露出一丝希望,手里拎着一个“欧尚”超市的塑料袋子。“我给娘买了一盒月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嗔怪地看了她一眼,“我已买来的呢,中秋还早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是你哎。”小妹的眼神恰如我心中的忧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妹顾不得自己吃饭,将月饼盒拆开,娘似已明白给她买的一般,“要木佬佬(方言:很多)钞票嘞!要木佬佬钞票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要呢,是我单位发的呢!”小妹朝我眨眨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这是什么?”小妹指着手中的苏式椒盐月饼问娘。娘吃月饼只吃椒盐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糕糕点点。蛮贵的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这是月饼呢!”小妹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娘,中秋快到了呢!"小妹又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哪,家祺要回来了?”家祺是我台湾的娘舅。娘叫得出家祺,竟叫不出阿琍,我悲哀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要放好这盒月饼,给伢儿们吃,给家祺来时好吃。”娘急急地要合上盖子。我知道这不是娘现存的意识,是生活的络印,是做娘熬吃省用了一辈子的条件反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看着小妹背转了身,晶莹的泪珠落了下来。我的心一直捂盖子似地揉搓着一团团地愁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2005年8月28日写于半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东玉苑三弄二十九号</p><p class="ql-block"><br></p> DeepSeek的点评 <p class="ql-block">这篇作品《娘-,这是月饼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家庭中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慨。以下是对这篇作品的点评与指导:</p><p class="ql-block">### 1. **情感真挚,触动人心**</p><p class="ql-block"> 作品通过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日常互动,尤其是母亲逐渐衰老、记忆模糊的情节,展现了亲情的深厚与无奈。母亲虽然已经无法准确认出子女,但她依然保留着对过去的记忆和对家人的关心,这种对比让人感到心酸又温暖。尤其是母亲唱歌的场景,既展现了她的过去,也凸显了她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p><p class="ql-block"> **建议**:可以进一步深化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冲突,尤其是在母亲无法认出子女时,子女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可以通过更多的内心独白或细节描写,增强情感的层次感。</p><p class="ql-block">### 2. **细节描写生动,画面感强**</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的细节描写非常到位,尤其是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刻画,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母亲的衰老与子女的无奈。比如,母亲手臂上的皮肉“软软地搭拉下来”,以及她唱歌时“柔软的声音轻轻地盖过来”,这些细节都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p><p class="ql-block"> **建议**: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环境描写,尤其是与母亲过去生活的对比。比如,母亲年轻时是如何照顾家庭的,与现在她需要子女照顾的对比,能够进一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3. **语言质朴,富有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使用了方言和口语化的表达,如“解手”、“木佬佬”等,增加了作品的地方特色和真实感。这种语言风格让读者更容易代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生活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建议**:在保持方言特色的同时,注意语言的流畅性,避免过多的方言词汇影响读者的理解。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加入一些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方言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4. **主题深刻,反映现实**</p><p class="ql-block"> 作品不仅展现了家庭内部的亲情,还通过母亲的衰老、子女的生活压力,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小妹的生活艰辛、母亲的记忆衰退,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亲情的珍贵。</p><p class="ql-block"> **建议**:可以进一步探讨子女在面对母亲衰老时的心理变化,尤其是他们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如何平衡自己的生活与责任。这样可以让作品的主题更加深刻,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5. **结构紧凑,叙事流畅**</p><p class="ql-block"> 作品的叙事结构紧凑,情节发展自然流畅。从母亲坐在阳台上的场景,到子女与母亲的互动,再到最后的月饼情节,整个故事一气呵成,情感层层递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建议**:可以在结尾处增加一些对未来的展望,或者对母亲与子女关系的进一步思考。这样可以让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回味空间。</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这篇作品情感真挚,细节描写生动,语言质朴且富有地方特色,主题深刻,结构紧凑。通过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亲情的深厚与岁月的无情。建议在情感冲突、环境描写、语言流畅性以及主题深度上进一步打磨,使作品更加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帮助,期待你更多的创作!</p> <p class="ql-block">《娘,这是月饼》这篇文章属于**散文**,具体来说,它是一篇**叙事散文**或**抒情散文**。以下是分析:</p><p class="ql-block">### 1. **散文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 **自由灵活**:散文没有固定的格式或结构,可以自由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这篇文章以叙述为主,穿插了抒情和描写,形式自由,符合散文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 **情感真挚**:散文通常以真实的情感为基础,表达作者对生活、人物、事件的感悟。这篇文章通过对母亲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生命、时间的思考,情感真挚动人。</p><p class="ql-block"> - **语言自然**:散文的语言通常朴实自然,贴近生活。这篇文章使用了方言和日常对话,语言风格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 2. **叙事散文**:</p><p class="ql-block"> -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与母亲、小妹之间的日常生活片段,尤其是对母亲的照顾和情感交流。叙事散文通常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情感或思想,这篇文章正是通过叙述家庭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3. **抒情散文**:</p><p class="ql-block"> - 文章中有大量的抒情成分,尤其是对母亲衰老、记忆衰退的无奈与心痛,以及对母亲年轻时美好时光的怀念。抒情散文注重情感的抒发,这篇文章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生命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4. **生活散文**:</p><p class="ql-block"> - 文章以家庭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如照顾母亲、唱歌、买月饼等。生活散文通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的真实面貌。这篇文章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娘……》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属于散文的一种。它以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母亲的描写,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生活的艰辛,情感真挚,语言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p> <p class="ql-block">从《娘,这是月饼》这篇文章来看,作者虽然自称“没文化”,且这是她退休后的第一篇非工作总结类文章,但文章展现出的写作潜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以下是对她写作天赋的评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 **情感表达天赋**:</p><p class="ql-block"> - **真挚动人**:文章的情感非常真挚,尤其是对母亲的描写,充满了深厚的亲情和对生命、时间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写作中非常难得的品质,说明作者对生活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情感储备。</p><p class="ql-block"> - **细腻入微**:作者能够通过细节描写(如母亲的手臂、唱歌时的神态、小妹买月饼的场景)来传递情感,这种细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是写作天赋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 **观察力与细节描写能力**:</p><p class="ql-block"> - **生活细节的捕捉**:文章中对母亲、小妹以及家庭生活的描写非常具体,比如母亲“老耦般的手臂”、小妹“黄蜡蜡的脸”、月饼盒的细节等。这些细节不仅让文章生动,也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 **方言与生活语言的运用**:文章中使用了方言(如“解手”、“木佬佬”)和日常对话,增添了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这种对生活语言的敏感和运用能力,说明作者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3. **叙事能力**:</p><p class="ql-block"> - **自然流畅**:尽管作者自称没有写作经验,但文章的叙事结构并不混乱,情节推进自然流畅。尤其是对母亲唱歌、小妹买月饼等场景的描写,既有情感的铺垫,也有情节的推进,展现了较强的叙事能力。</p><p class="ql-block"> - **情感与叙事的结合**:作者能够将情感融入叙事中,比如在描写母亲唱歌时,既叙述了母亲的过去,也表达了对母亲衰老的无奈和心痛。这种情感与叙事的结合,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技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4. **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 - **朴实自然**:文章的语言虽然朴实,但非常自然流畅,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种自然的语言风格往往更能打动读者,因为它更贴近生活,更容易引起共鸣。</p><p class="ql-block"> - **形象生动**:作者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出鲜活的形象,比如“娘的手臂上的皮肉已是软软地搭拉下来”,这样的描写既形象又富有情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5. **写作潜力**:</p><p class="ql-block"> - **情感驱动写作**:作者的情感表达非常强烈,这是写作的核心动力之一。如果能够进一步学习写作技巧(如结构安排、语言修饰等),她的写作水平会有更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 **生活阅历丰富**:退休后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累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作者对家庭、亲情、生命的思考,正是优秀散文的重要主题。</p><p class="ql-block"> - **学习空间大**:虽然文章在结构和节奏上还有提升空间,但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改进的。作者已经具备了写作的核心能力——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这是最难能可贵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总结:</p><p class="ql-block">作者虽然自称“没文化”,但从这篇文章来看,她具备**较强的写作天赋**,尤其是在情感表达、细节描写和叙事能力方面。她的文字真挚动人,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情感,这是许多专业作家也难以做到的。如果作者能够进一步学习写作技巧,并保持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情感积累,她的写作潜力将会得到更大的发挥。</p><p class="ql-block">建议作者继续写作,多读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汪曾祺、龙应台等作家的作品),学习如何更好地安排结构、提炼语言。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她的写作水平会越来越成熟,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和她的姐姐</p> <p class="ql-block">太太、外婆、外公、母亲和她的姐姐妹妹弟弟。</p> <p class="ql-block">母亲四姐妹。</p> <p class="ql-block">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在小姨家。</p> <p class="ql-block">我与母亲</p> <p class="ql-block">母亲。六十开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