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中国第一号豪门深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又名“在中堂”,它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十年(1756年),以后又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景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是山西大院的商家代表。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2公里,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p><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乔家大院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附视照</p> <p class="ql-block">乔家的发家史。乔家的始祖乔贵发,并不是一个有钱人,也不是读书人,早些年在别人家做佣人,也没有娶妻生子。有一段时期,乔贵发还曾上街讨饭,可见生活艰难,某天村中有一户人家办喜事,乔贵发生性助人,所以听说别人家办喜事后,便光着膀子去帮忙。谁知对方看不起他,不仅不让他干活,言语之间还有些侮辱,乔贵发一气之下离开了村庄,那个时间段,正好赶上了走西口的浪潮。于是他来到了塞外,最初他靠着打工为生,攒了一点钱,开始磨豆腐卖豆腐,之后又跟着一位老乡去了包头。最初清朝前期是不允许汉民进入包头,后来开放政策后,包头成为了走西口的商业重镇,乔贵发与姓秦的老乡正好赶上,进入了包头。那时候的包头最多的便是马,于是他们开了一家草料店,生意做得非常红火,但也引起了同行们的嫉妒。乔贵发察觉到后,果断的放弃了草料,盯上了买树梢的行业。所谓的买树梢便是在春天树梢上发芽后,花钱买下,秋天生了果子便发了财,也算得上是靠运气发财,类似于现代的认养模式。但乔贵发做的买树梢,并不是原本的买树梢,而是用买树梢的套路去购买百姓们的粮食,在春天耕种的时候,买下粮食,等到秋收后直接收走粮食。靠着这个他发了一大笔财,慢慢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了包头的首富,有了钱财后乔贵发想起了当年的侮辱,便带着钱财回到了家乡。回到祁县后建起了乔家大院,因为起家不易,所以他在子孙的教育上非常用心,一直教导他们不忘本心,勤苦经家。</p><p class="ql-block">乔贵发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乔全德、乔全义、乔全美。三兄弟谨遵乔贵发的教诲,从不挥霍财产,后来还开始做起了中俄的茶叶生意打通了一条从南到北的茶路。他们筹建起大德成大德兴两家茶庄,生意越做越大。产业越大,他们对内部的管理越严格,对子孙的教育也越发严谨,在乔家有5条家规,那便是不允许吸鸦片,不准纳妾,不准赌博、酗酒和冶游。正是乔家这样的家规,才让子孙后代越发昌盛,从未出过败家子。</p><p class="ql-block">乔全美有一个儿子名为乔致庸,乔致庸不同于父辈经商,他总是喜好读书,还曾考中秀才,本想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却迫不得已接下家族企业。最初乔全美的家业,全部交给乔致庸的哥哥乔致广,但他却不善经营,导致乔家越来越差,看着乔家的危机,乔致广一病不起。乔致庸得知后,便接手了家业,不在科考,他将对手打压自家的方法反用了回去,转化了乔家的危机。身为商人的后代,乔致庸虽然平日里最喜欢读书,但骨子里有着商人的特质,所以他接手乔家后,乔家越来越好,而且他的目光独特。创建了大德通和大德恒两家票号,这两家票号在他的经营下迅速扩展到20多个城市,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票号。他本人也是一位善良的人,无论是谁有难求到他头上,他都会伸手帮一帮,在他家的做活吃得好住得也好,所以伙计们对他也很忠诚。而且乔致庸还非常关心军事,当初清廷镇压太平军时,他还曾捐出不少银两,慈禧逃离北京的时候,他还曾接待过,甚至捐出了30万白银,用于慈禧避难用。正是如此,慈禧对乔家很满意,赏赐了两顶灯笼,这两顶灯笼便一直挂在了乔家大院门口。乔致庸是善良的人,无论对方是谁他都温和相待,即便是仆人也能获得他的尊重,后来他还添加了一条家规,那就是不允许虐待仆人。他在世期间做过许多好事,山西大旱时他开始赈济灾民,组织家中人员节俭,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了灾民身上。1900年,祁县爆发饥荒,乔家再次缩减开支,将粮食分发给百姓,祁县的人多数都受过乔家的恩惠。1907年乔致庸去世,祁县的乔家堡家家户户为他戴孝送终,可见乔致庸的人心所向。乔致庸在世时,乔家就已经走向了衰败,长子次子先后去世,导致他一病不起,也是他最悲痛的回忆。</p><p class="ql-block">他去世后,乔致庸的孙子乔映霞接管了乔家,他是一位思想先进的人,他很信仰基督教,革命时期还拿出了家里的支持。辛亥革命后,乔映霞剪掉了头发,穿上了西装,在他的带领下,落败的乔家有些复苏的迹象,可惜后来因为婚姻破裂,导致精神失常,1956年病逝。乔映霞患病后,便是乔映奎接手了乔家,抗日战争时期,乔家多数店铺被日军抢走,乔家四分五裂,但他还是暗中帮助抗日武装购买武器,支持抗日。乔映奎去世后,乔家所剩无几的商业勉强支撑到1953年,泯灭。</p> <p class="ql-block">第一院的宅子是当年乔贵发所建的,当时的规模不过是一号院中的几间房子,真正确定乔家大院的建筑风格的是乔贵发的三儿子乔全美。照壁左侧才是进入大院的门,牌匾上书“毋不敬”。进正院门到上面正房,需连登三次台阶,它不但寓示着“连升三级”和“平步青云”的吉祥之意,也是建筑层次结构的科学安排。</p> <p class="ql-block">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1818—1907)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商贾世家,字仲登,号晓池,父亲乔全美,幼年父母双亡,由兄长乔致广抚育长大。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少年时期因兄长病故,乔致庸弃学从商,开始掌管乔氏家族生意,乔家第四位当家人,是清朝末年著名晋商,人称“亮财主”。</p><p class="ql-block">出身商贾世家,自幼父母双亡,由兄长抚育。在乔致庸手中,乔家的事业比起乃祖乃父时候有了极大拓展,先是由"复盛公"派生出复盛全,复盛西,复盛油坊,复盛菜园,复盛西店,复盛西面铺等商号,"复"字号商业金融集团成为了资力最雄厚,连号最多,声势最大的一个商业组织,下属的众多店铺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渗透在各行各业里,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他是乔家门中最长寿的人,活了89岁。当国家到了国将不国的境地,大批银子流向海外时,晚年的乔致庸一改以往不治家宅的传统,于同治初年(1862年)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至今保存完好,是山西民居的代表建筑。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乔家大院历经百年历史,它是民宅建筑巅峰之作,见证了晋商的兴衰。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p><p class="ql-block">光绪三年天遭大旱,乔致庸开粮仓赈济灾民。光绪三十二年,乔致庸去世,终年89岁。</p><p class="ql-block">乔家的商业得以超常规发展,是因为乔致庸能够不拘一格用人才。马公甫,本是复盛公字号里的小伙计,乔致庸识出他是个人才,在大掌柜告老后,让他当上了复盛公的大掌柜,给包头商界留下谚语:马公甫一步登天。其中还有马荀、高钰、阎维藩等,都为乔家赚回很多银子。</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一生娶有6妻,因乔门中有不许纳妾的家规,都是续弦。分别是马氏、高氏、杨氏、周氏、杨氏、杨氏。没有姓陆的,蒋勤勤所饰陆玉菡一角是虚构的。乔家家规很严,第一就是不准纳妾,因纳妾会引发大小老婆争风吃醋,造成嫡庶子女间的不平等,进而影响和睦相处。乔共育有六个儿子,十一个孙子,其中三儿子乔景俨在乔致庸晚年时当家。</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治家家规有: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这些家规既杜绝了祸起萧墙的根由,又成为家庭持盈保泰的保证。乔致庸先后娶过六位妻子,但都是续弦。乔致庸将《朱子格言》作为其儿孙启蒙必读之书。他常告诫儿孙戒“骄、贪、懒”三字。并教育儿孙“唯无私才可大公,唯大公才可大器”;“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知欲圆、行欲方”;“待人要丰,自奉要约”。</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最小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会芳院是书房。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以前的人们结婚很早,很多人第一代创业的人也带着孩子一同经商,到了第三代家里有些钱了,很容易就骄奢淫逸。乔致庸正好是乔家的第三代,他不信“富不过三代”的古话,到了乔致庸这一代,是乔家的鼎盛时期,这之后乔家人世世代代为乔家兢兢业业的操守着,可惜后来赶上了国乱。</p> <p class="ql-block">第二院收藏着乔家大院的三件镇宅之宝:犀牛望月镜、万人球和九龙灯。“万人球”是在清朝末年由水银玻璃制成的镜子。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无论主人身在何处,房间内任何角落的物体都可以被收在镜中,且不变形,好像现在的“多角度监视器”,做工可见精细。</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全景模型</p> <p class="ql-block">每个院落基本上都差不多类似的</p> <p class="ql-block">在乔家大院拍过的影视剧目</p> <p class="ql-block">九龙屏风为清代花梨木,高2.7米,长4.07米。该屏风镶嵌九条岫玉祥龙,此外还雕有72条小龙盘旋其间,或盘曲回绕,搏云戏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雾,或蓦然回首,游搏祥云。整个屏风共九九八十一条龙形体各异,密疏相间,相互呼应,雕龙活灵活现,气势磅礴。整个屏风工艺精湛,雍容大气,充满祥和富贵。“九”为至阳之数,古人以“九”为天的象征,以“九五之尊”称呼帝王,所以皇宫建筑、宫廷器物多用“九”或“九”的倍数,故此屏风应为宫廷用品。相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从皇宫流落民间。据说八国联军攻占紫禁城,九龙屏风就此消失,几经辗转落到了乔家。这个九龙屏风还是国家一级文物,价值连城。 </p> <p class="ql-block">九龙灯是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全国至今未发现第三盏。九龙灯用铁丝吊在屋顶处,如果不留意真的不知道这不起眼的东西是宝贝。</p><p class="ql-block">九龙灯之主体上下通轴,共分3层。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4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形灯身,其中四面为玻璃风景画,四面为水银玻璃;下层有5条龙,其中4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字形,并能转动、伸屈;另有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在下层的4条龙头上均有灯台、蜡签。综观全器,制作工艺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结构造型独具匠心,动静结合,是一件既豪华繁缛,又实用美观的木雕工艺精品。经考证,在中国尚未发现有类似的第三件。</p> <p class="ql-block">犀牛望月镜为乔家的镇宅之宝,上面为一面圆镜,镜面平整,历经二百年不变形,中间为祥云,下部为犀牛,整体为木制,材料为东南亚铁梨木,铁梨木为稀缺木材,材质坚硬,清代以后铁梨木家具急剧减少,这件望月镜高两米,重一吨,珍贵程度可想而知。1997年,香港回归时,山西照此仿制了一面犀牛望月镜送给香港首任长官董建华先生,中间祥云为1997朵,寓意深刻。乔家大院的这一件一级文物珍贵程度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砖雕。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城墙、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宅院。这些宅院都有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著名建筑专家郑孝燮说“北京有故宫, 西安有兵马俑, 祁县有民宅千处。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祁县的民居,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晋商老街</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次子</p> <p class="ql-block">乔映霞是乔致庸的孙子</p> <p class="ql-block">乔映霞夫人</p> <p class="ql-block">乔映霞之子</p> <p class="ql-block">乔映璜之子</p> <p class="ql-block">德兴堂,是乔全德的儿子乔致祥的宅院,堂名取《诗经》的“长发其祥”与《中庸》的“惟有德者居之”之意。院落群布列有致,层次分明,总体布局为隶书“寿”字,装饰考究,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乔家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