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夏至已过,酷暑当下,热浪袭绕,仿若激情,如同青春。经过昨天充实的理论学习后,迎着盛夏的朝阳,我们2022年湛江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的老师们一早便开启了第二天的学习之旅,热情高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2日上午8点30分,来自岭南师范学院职业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广东省首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张妙龄书记,为我们作了主题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师德是教师的第一素养》的专题讲座。张书记的讲座既有高度又接地气,既有理论阐述又有案例分析,既有宏观政策的把握又有微观细节的体现。逻辑思路清晰,很好的将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融入整个讲座中。她首先采用了问题式导入:“您心中的师德是什么?”引发我们对“师德”内涵的自我思考。接着她便引入了2018年版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内容,并从宏观上对比了不同学段、不同时代的教师行为准则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新时代“师德”的标准提炼为四个关键词:师爱、爱国、守法、爱岗,并围绕这四个关键词作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认为,师德的前提是师爱。她结合自己的育儿和从教经历,通过情景模拟、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分享、个案分析等方式,生动地阐释了“师德”的内涵,即“兼爱”、“传爱”。“兼爱”即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爱。“传爱”即应该具备爱的能力。她还科学地指出,师爱具有激励功能、感化功能、调节功能和榜样功能,突出了“师爱”在学生成长路上以及在教师终身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谈到“爱国”时,她以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为背景资料,分析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教师的重要职责。提醒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要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师爱”是师德的最高标准,那么“守法”便是底线要求。张书记以《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为法律依据,结合现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教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问题。同时,她引导教师们要不忘初心、关爱学生、热爱职业。最后,张书记再次回扣主题,引导参训老师们再次思考开篇之问:“您心中的师德是什么”,以此指引我们学有所思、学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来到尾声,张书记深情寄语我们:“师德不是空的,不是虚的,它是教师的第一修养,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是教师心灵的归宿,终生的修养。”更进一步地帮助我们明确教师身上的职责,劝导我们要持续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年轻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呵护“师爱”,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干货满满,是一场拓宽视野、思维交流碰撞的盛宴。参训的教师们认真聆听,用心感悟,讲座后纷纷表示自己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短暂的午休后,下午14点30分,我们的学习脚步继续向前。首先是由江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总支段钦书记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段书记紧跟时代步伐,专注于新时代思政课中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她结合当下我们教师发展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信息技术2.0提升,为我们作了《信息技术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探究》主题讲座,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段书记从学习分享、方向目标、实践探索、体验感悟、同研共进五个方面进行了主题阐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指出,新时代的今天,面对信息技术,身为老师的我们,不仅不能不学,还不能学得太慢。讲座现场,段书记首先面向参训教师做了一次信息技术应用的现场展示,利用“问卷星”向全体学员发布了一份《中小学思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的问卷,学员们在完成后,她通过希沃的投屏展示功能,向现场展示了调查结果并加以分析,巧妙地将信息技术融入到了本次讲座中。并以此提出要在实践中去提升自己,并且还从“学习明思路、践行悟原理、研究定策略、引领促成长、提升学习力”五个方面为我们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实例参考。紧接着,段书记还应允参训学员们的要求,进行现场展示教学,以视频音频资源的下载方法为例,手把手地教大家下载办法、操作路径。整场讲座实用性强、互动性好。深受学员们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段书记还强调,在信息技术融入道法课堂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协调好六个方面的问题:1.牢记教师角色,不忘初心,使命必达;2.注重能力培养,舍得时间,共同成长;3.电子屏不能替代板书,要夯实基础,拓展思维;4.分清复习课与新课,举一反三,博闻强识;5.用跨界思维备课,传承创新,尊重产权;6.学会调整心态,正念减压,积极生活。最后,为了更好地同研共进,段书记在讲座末尾,还精心设计和布置了一份“课后作业”,要求学员们在所提供的相关软件中选取一种,勇敢地尝试使用,并深入学习它,攻克它。从而为己所用,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辅助我们的道法课教学。段书记还勉励大家,“学习无止境,奋斗正当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说段书记地讲座是带领我们更进一步地走进信息技术时代,那么第二场讲座则是引领我们更好地解读新课程标准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湛江市第十九小学的陈一新主任同样给我们带来了贴合教学前沿的精彩而实用的讲座。她立足时代大背景,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为前提,围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个内容,为大家作了题为《学科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讲座。陈主任首先对“素养”、“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和“大概念”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建立“概念”意识。她特别指出,核心素养具有综合性、情境性和反思性三个特征,并细心地提醒大家注意将核心素养目标与教学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加以比较和区分。陈主任还指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正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这是大概念视角下的教学新模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为了让参训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一新模式,陈主任以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中《百年追梦,复兴中华》这一单元的教学设计为例,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制作工序”进行了详细地示范和讲解。她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形象地比喻为织毛衣,需要打破传统地碎片式教学,要从“大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树立统筹意识。她将“制作工序”划分为8道工序:提炼关键概念、提炼大概念、确定学习模式、梳理整合单元知识点、结合学习模式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活动评价表、准备教学资源。一步一步地扎实而详细剖析了该如何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工作,为我们学习如何撰写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供了非常清晰地思路和理论说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陈主任总结到,大概念视角的教学实施,一定要注意建立核心概念,分步骤有条理地扎实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陈主任的话掷地有声,老师们深受触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员培训心得节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徐闻县下洋中学陈后永:张妙龄书记的讲座理论性强、案例生动!她用一个个身边的精彩故事展开论述我们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师德素养。最后勉励我们:“现在不是不学习就落后的时代,而是学习慢点就落后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段钦书记的《信息技术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探索》讲座,课堂互动很好,实用性强!他从问卷调查开始带领我们学习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道法课堂,她对粤教翔云教学资源获取的方法,录屏、投屏、录课、微课等软件的介绍,让我们离信息技术和智慧课堂更近一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川张炎纪念中学杨亚峰:陈一新老师的《学科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讲座重点讲解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它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时代召唤,倡导大概念。从提炼关键概念、提炼大概念、确定学习模式、梳理整合单元的知识点、结合学习模式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活动评价表、准备教学资源等8大工序阐述了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深入讲解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重点、难点。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要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