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兔罝<br><br>国风·周南<br><br>肃肃兔罝,椓之丁丁。<br><br>赳赳武夫,公侯干城。<br><br>肃肃兔罝,施于中逵。<br><br>赳赳武夫,公侯好仇。<br><br>肃肃兔罝,施于中林。<br><br>赳赳武夫,公侯腹心。<br></h3> <h3>【注释】<br><br>诗人赞扬武士的勇猛,意在讽刺诸侯豢养武士以做心腹爪牙。<br><br>肃肃:密密。罝(音居):捕兽的网。椓(音浊):敲击。丁丁(音争):伐木声。<br>公候:周封列国爵位(公、候、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干:盾牌。干城,有屏障之义。<br>逵(音魁):四通八达的大道。<br>仇(音求):通逑。<br>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br>注释<br><br>肃肃(suō):网绳整饬严密的样子。罝(jū ):捕兽的网。<br>椓(zhuó ):打击。<br>丁丁(zhēnɡ ):击打声。布网捕兽,必先在地上打桩。<br>赳赳:威武雄健的样子。<br>公侯:周封列国爵位(公、侯、伯、子、男)之尊者,泛指统制者。<br>干:盾牌。城:城池。干城,比喻捍卫者。<br>逵(kuí ):九达之道曰“逵”。中逵,即四通八达的路叉口。<br>仇(qiú ):通“逑”。<br>林: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中林,林中。<br>腹心:比喻最可信赖而不可缺少之人。<br><br>【译文】<br><br>捕兽的网结得紧又密,布网打桩声声碎。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护卫。<br>捕兽的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叉路口。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帮手!<br>捕兽的网结得紧又密,布网就在林深处。武士气概雄赳赳。是那公侯好心腹!<br><br>【鉴赏】<br><br> 将打桩设网的狩猎者,与捍卫公侯的甲士联系起来,似乎也太突兀了些。但在先秦时代,狩猎本就是习练行军布阵、指挥作战的“武事”之一。《周礼·大司马》曰:“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阵),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蒐田(打猎)。”其他如“中夏”、“中秋”、“中冬”,亦各有“教茇舍(野外驻营)”、“教治兵”、“教大阅(检阅军队的综合训练)”的练兵活动,并与打猎结合在一起进行。按孔子的解释就是:“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兵者凶事,不可空设,因蒐狩(打猎)而习之。”打猎既为武事,则赞美公侯的卫士,偏从打桩设网的狩猎“兴起”,也正在情理之中了。<br><br> 一场紧张的狩猎就将开始。从首章的“肃肃兔罝,椓之丁丁”,到二章、三章的“施于中逵”、“施于中林”,虽皆为“兴语”,其实亦兼有直赋其事的描摹之意。“兔”解为“兔子”自无不可,但指为“老虎”似更恰当。“周南”江汉之间,本就有呼虎为“於菟”的习惯。那么,这场狩猎所要猎获的对象。就该是啸声震谷的斑斓猛虎了!正因为如此,猎手们所布的“兔罝”,结扎得格外紧密,埋下的网桩,也敲打得愈加牢固。“肃肃”,既有形容布网紧密之义,但从出没“中逵”、“中林”的众多狩猎战士说,同时也表现着这支队伍的“军容整肃”之貌。“丁丁”摹写敲击网“椓”的音响,从路口、从密林四处交汇,令人感觉到它们是那样恢宏,有力。而在这恢宏有力的敲击声中,又同时展示着狩猎者振臂举锤的孔武身影。<br><br> 从诗中所咏看,狩猎战士围驱虎豹的关键场景还没有展开,就突然跳向了对“赳赳武夫”的热烈赞美。但被跳过的狩猎场景,其实是可由读者的丰富想像来补足的。《郑风·大叔于田》就曾描摹过“火烈具举,襢裼暴虎(袒胸手搏猛虎)”的惊险场面,以及“叔善射忌,又良御(车)忌,抑磬控忌(忽而勒马),抑纵送忌(忽而纵驰)”的追猎猛兽情景。这些,都可在此诗兴语的中断处,或热烈赞语的字行间想见。而且由猎手跳向“武夫”,由“兔罝”跳向“干城”,又同时在狩猎虎豹和沙场杀敌之间,实现了刹那间的时空大转换:这些在平时狩猎中搏虎驱豹的健儿,一旦出现在捍卫国家的疆场之上,将在车毂交错、箭矢纷坠之际,挥戈击退来犯强敌,而巍然难摧如横耸的城墙。于是一股由衷的赞美之情,便突然充溢于诗人胸际,甚至冲口而出,连连呼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好仇、腹心)”了。<br><br> 诗写得很自豪。在三章相叠的咏唱之中,这种自豪也因了“干城”、“好仇”以至“腹心”的层层推进,而增添了一种神采飞扬的夸耀意味。这对那些“公侯”来说,有这么一些孔武有力之士为其卖命,当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时代来说,甘将一身武艺,售予公侯之家,而以充当他们的“腹心”为荣,就很难说是一件幸事了。《诗经》“国风”中另一些为离乡背井、久役不归或丧身异域,而咽泣、哀号和歌哭的诗作,也许更能透露:在这种夸耀背后,还掩盖着怎样一种广大无际的悲哀。<br><br>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毛诗序》、朱熹《诗集传》以为诗的主旨是讲“后妃之化”、“(周)文王德化之盛”,实在令人感到穿凿牵强,而欧阳修《诗本义》、方玉润《诗经原始》所持的“美武夫忠勇说”、“咏武夫田猎说”差为近之。<br></h3> <h3>樛木<br><br>国风·周南<br><br>南有樛木,葛藟累之。<br>乐只君子,福履绥之。<br>南有樛木,葛藟荒之。<br>乐只君子,福履将之。<br>南有樛木,葛藟萦之。<br>乐只君子,福履成之。</h3> <h3>【注释】<br><br>祝福亲人得到福禄。<br><br>樛(音纠):木下垂曰樛。葛: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红色,茎可做绳,纤维可织葛布。藟(音垒):藟似葛,野葡萄之类。系:挂。<br>只:语助。福履:福禄也。绥:安也。<br>荒:掩;盖;覆。将:扶助也。<br>萦(音营):缠绕。成:就也。<br>【译文】<br> 南山上的樛木呀,弯弯绕绕地耸入云霄,曲度没有损减他的伟岸挺拔一丝一毫。正值枝繁叶茂好华年,器宇轩昂,体格风骚。 葱茏的那一团绿,清新鲜嫩,清香宜人,是葛蔓。她密密地毫不顾忌地将樛木缠绕。 枝干扶持着藤蔓,藤蔓攀附着枝干,他们拥抱得那么紧密,那么缠绵。浓绿和鲜绿交相呼应,挺拔和柔软相得益彰。君当如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多么和谐!多么自然! 秋日的黄昏宾朋满屋,坐无虚席。欢歌笑语声后紧跟着礼炮,快乐的新郎手挽着娇羞的新娘下车了。最幸福的时刻终于来到,人们送来鲜花、端起酒杯向这对新人献上最纯洁的祝福和最真诚的微笑。<br></h3> <h3>【赏析】<br><br> 《诗经》中的“兴”语往往兼有“比”义,《樛木》就是如此。“兴”者起也,“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这一解说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运用的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故从“兴”之引起的“所咏之词”看,这乃是一首为“君子”祝“福”的歌,当无可疑。<br><br> 聪明的读者自然还会发现,这三章中的“兴”语,同时又带有“比”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的“彼物”即“樛木”和“葛藟”,“此物”则是“君子”和“福”——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缠绕,比君子的常得福禄相随,也实在非常形象。故从各章之“比”义看,这也是一首形象动人的祝福歌。<br><br> 倘若我们再推进一层,问一问“君子”究竟有何“福”可“祝”?判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是因为“君子”刚得了贵子?还是封了高官?抑或是娶了新妇?似乎都有可能。为了作出较为接近诗意的判断,还得回头考察诗中的比兴之物。据许多学者考证,“国风”比兴,常以花草、藤蔓、雌鸟、牝兽喻女子,而以高木、日月、雄狐之类喻男子。其中尤以树木喻男、花草喻女更为常见。如《邶风·简兮》的“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又如《郑风·山有扶苏》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都是如比。至于《唐风·葛生》叙妻子对亡夫的哀恋,更有“葛生蒙楚(荆树),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之语,以葛藤与荆木的相互依存,抒写了女主人公失去夫君的凄伤之情。明白了这一特点,则《樛木》进一层的比兴之义亦可迎刃而解:倘若此诗中的“樛木”,喻的是青年男子的话,那么缠绕樛木的翠绿“葛藟”,不正比喻着他的美丽新娘?由此检验《毛诗序》旧说,以为此乃歌咏“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之作,就觉得与诗意隔膜太多;而方玉润《诗经原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推测此诗“似于夫妇为近”、“喻妇人之托夫家也”,才真正猜着了这首祝福诗的旨意。<br><br> 于是读者透过反覆叠唱的诗行,便恍然置身在三千多年前一场热闹的婚礼宴席上:秋日的黄昏宾客毕集,辘辘的车音自远而近。性急的孩童早从村口奔来,嚷叫着:“接新娘的车子到啦!”欢乐的鼓吹由此压过喜悦的喧声齐鸣。当幸福的“君子”搀扶新娘下车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便是青年男女们一遍又一遍的热烈歌唱:“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br><br> 快乐的新郎脸红了,羞涩的新娘心醉了、当她斜倚着新郎姗姗移步的时候,你便会发觉,那情境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荒之、萦之)”来比拟、形容,竟是何等的传神!而油然升起在众宾客心间的祝福之情,倘若不用再三的叠唱,又怎能宣泄得如此兴奋和浓烈?男女嫁娶是亘古以来人生的重要喜庆。而《樛木》,正以如此兴奋和浓烈的激情,表现了我们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