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外婆

桃子

<p class="ql-block">  外婆离开我们十二年了,但每每想起,心中还是那么温暖。记忆中,外婆是位有着慈祥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后脑勺盘着一个比拳头大点的圆鼓鼓的发髻、裹着三寸金莲的老太太。她一生明理、善良、精干、勤快,很爱养花。</p> <p class="ql-block">  外婆没上过学,但她明事理。外婆经常给我们讲起她亲身经历的那些事。那一年,日本人进村后抓住人就打,无恶不作。一天,外公看到日本人进村后匆匆跑回家,费尽力气刚把外婆推到房子里的木顶子上藏起,日本人就进屋了,对着外公叽里呱啦半天,外公当然是什么也不会说,日本人愤怒地对着外公就是一顿耳光。外婆说藏在顶上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她紧张得差点发出声音。后来是外公灵机一动,示意带日本人出外面去找,等出了大门后,趁日本人不注意,外公快速溜进了村边的一片玉米地,绕到了旁边的土洞里藏起来才侥幸活命。所以,每次提起这件事,外婆都说“日本人太可恨了”,并反复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说“落后就会受欺负”。</p> <p class="ql-block">  外婆刚嫁过来时只有十二、三岁,没多久,外公的姐姐因病去世,留下了比外婆没小几岁的女儿没人照顾,外婆懂事地接回了外甥女,小小年纪的外婆就当了娘。自此,外婆把外甥女当女儿一样照应、尽心尽力,没有半点怨言。这一照顾就是十几年,直到外甥女出嫁随军到广东。后来,那位外甥女——也就是我的大姨感念外婆的养育之恩,每年都会写信甚至寄物回来,感恩她念念不忘的的舅母。</p> <p class="ql-block">  外婆的骨子里始终透着善良。以前的那些神话传说、戏曲故事,诸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杨家将等,外婆都能娓娓道来。她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说给懵懂的我们,这是我最早听到的动人故事,也是我意识中“做人要善良”、“为忠尽孝”的理念最初的依据和来源。</p><p class="ql-block"> 外婆家的门前有一盘碾。逢年过节或家中办喜事时,村里人都会过来碾黄米面蒸糕庆贺,外婆为了大家方便,每天总要早早地将碾盘打扫干净,方便村里人用。不忙的时候,她也会踮着小脚打帮别人筛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几年,经常有因闹水灾从外地前来村子里要饭的人,外婆总会从自己还不富裕的瓮里,挖出满满一瓢玉米面倒给那些人。我知道那是她仅有的最好的吃的。前不久同学聚会,一位附近村落的同学主动说起我外婆,夸赞说那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我很诧异他怎么认识我外婆。原来,他在做生意之前,曾在我们村子里崩玉米花挣钱,经常是忙活一上午,又饿又累,每到此时,我外婆总会给他端出一碗家里的热饭,让他这个陌生人倍感亲人般的温暖。后来他无意中得知那是我的外婆。</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父母每天跟着生产队下地干活挣工分,家里孩子们多,狭小的炕上即使横七竖八地睡,也挤不下稍大的我们几个。因此,排行老二的我和妹妹几乎就是跟着外婆长大。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学校要求早晚上自习。五点四十到校,路上须七、八分钟,外婆总是提前十五分钟叫醒我,督促我起床、收拾好,叮嘱我路上小心,走时还不忘给我带好煤油灯,以便教室停电的时候能继续学习;而晚上外婆也总会等我回来,把她烫好的玉米面饼,或蒸好的红薯留给我,说学习是件辛苦的事,不要影响了长身体。上初中后,因学校在十几里外的镇上,一起相跟的同学住在外婆家背后,为方便起见,我又顺理成章地住到了外婆家,在她的惦记和照顾里,每天早出晚归;上大学后,回去的次数少了。一次去看外婆,她神秘地说给我留了好吃的东西,然后从柜子的夹层里,拿出了她珍藏得快发毛的槽子糕捧给我,叫我快尝尝……初三住校前,我都跟外婆住在一起。这也是我后来参加工作、结婚后回去必去看外婆的原因。外婆的身影充满了我整个的童年记忆。</p> <p class="ql-block">  外婆是位精干的老太太。她每天早早起床,依次收拾、做饭、洗漱,有条不紊。屋子里叠被、扫炕、拖地、擦灰、掏炉灰,然后给大家准备早饭。一切就绪后,她会戴上前一晚泡在水里的假牙套,打一盆热水,拿毛巾擦过脸,然后用梳子沾着水把头发梳得顺顺的,在脑袋后面盘一个大大的发髻,末了还不忘多缠上两个假发束,最后用一个黑色的网网住圆圆的发髻固定结实,额头上面总是抿得光光的。蓝色或灰色的偏大襟衣服总是被整理得干干净净,偶尔溅个小点,她都会第一时间用随身携带的小手绢湿个角反复擦拭,直到擦净为止。外婆是个裹脚的老太太。据说那时以小脚为美,不裹脚的女人会被笑话。因此,打理她的小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即使八十岁以后,外婆也依旧保持着最多三天重裹一次脚的习惯。这时候,她都会在家人各自去休息后把脚洗得干干净净,换上替换的那条好长好长的白布条,顺着脚趾弯回的方向一圈一圈的裹,边裹边捋平整,然后再把白线一圈一圈的绕,直到把脚缠紧,最后再穿好袜子,都整理完后她才安顿休息。她总是把自己最整洁的样子展现给大家,直到过世。</p> <p class="ql-block">  外婆很勤快,特别喜欢养花。闲暇时的外婆用玉米皮编草墩当坐垫,用废旧纸背糊成纸浆盆晾干用来盛米面,晚上时会把她养好的指甲花给我们包染红指甲,在外婆的指导下,我也学会了编草墩,染指甲等。几乎每天下午她都会踩着小脚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浇一遍水,然后爬上高低不平的十几个石阶到房顶照顾她那些心爱的花。每每此时,看着那双小脚在石阶上左右交替,我都会担心地跑上前,替她将一小桶水拎到房顶上。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花草在外婆的精心照应下竞相开放,外面远远望去,屋顶边上一片姹紫嫣红,让周边的邻居羡慕不已,而每有邻居来讨要花的时候,外婆也总会大方相送。邻居戏称外婆是“水命”,养的花成活率高、长得茁壮。只有我们知道,那是外婆如同照顾孩子一般终日呵护那些花草的结果。正是如此,外婆的屋子里冬季依然生机盎然,姹紫嫣红不减,吊兰、水仙、杨桃梅(也叫夹竹桃,近期才知道此花有毒,但当时的条件下此花很盛行)、菊花、曲花等,为家里营造着很温馨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外婆88岁那年,带着全家人深深的眷恋驾鹤西去……而今,外婆当时居住的老院已被小舅一家翻新,外婆每日攀爬的石阶也早已不复存在,但跟外婆有关的一切的一切,都如昨日刚刚发生的事,历历在目、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外婆诞辰100年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