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皆是景

峥嵘岁月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尤正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夏日少炎炎,潇潇雨送凉。今年的气象就是有点特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壬寅仲夏,机缘巧合。在宣威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吴廷海,宣威市“畅行山水间”徒步群群主龙大两兄弟的带领下,6月9日,一行8人,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环大唐万加水电站360度一日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雨零星,情切切,路迢迢。从宝山镇摩嘎村一个山顶,沿着十一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向水库大坝前行。行至山腰,雨驻风微,放眼窗外,仙气飘飘。我们不约而同地说:“这里应该停下来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或浓或淡、或薄或厚的云雾,缭绕在山间、峡谷、水面,随风飘动,变幻莫测。廷海兄弟说:“好天气,好景色,难遇。”我们各自选择着不同的角度,激动而安静地欣赏着这可遇不可求的人间仙境。吴廷海、徐定荣、严宇轩、普蓉四位摄影师,架起了他们的“长枪短炮”,或聚焦人物,或对镜山水,或将无人机送入高空。他们拍下的照片,有的秀美,有的大气,有的灵动,有的震撼。既让你赏心悦目,又让你浮想联翩。文字记录历史是抽象的,而图片记录历史是生动、形象、具体的。图片瞬间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触碰读者的魂魄,继而勾起缠绵的回味和无限的遐思,普众意义上讲,它的宣传效果比文字直接,更让人喜欢。摄影,既是对历史的记录,更是对美的再次创作。面对镜头,面对景物,面对稍从即逝的画面,摄影者那种专注、投入和忘我,是生活的独处,是心灵的独白,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玩兴未尽,时光催人,我们继续驱车前往蓄水大坝。到得大坝脚底,环视峡谷,仰望大坝,想得最多的就是建设者的艰辛和不易。大唐万加水电站是云贵两省省政府批准建设的省级重点项目,位于两省界河北盘江上游革香河上,距宣威城约65公里。两岸悬崖峭壁,崇山峻岭,摄人心魄。有资料显示,万口电站大坝挡水建筑物为目前在建的世界最高碾压混泥土双曲拱坝,坝高167.5米,装机容量18万千瓦,水库总库容2.8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7亿立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历尽艰辛,玉汝于成。万口电站施工时间长,跨度大。2004年,电站开始建设施工,总投资28亿多元,历经10余年建设,2017年2月9日开始下闸蓄水,2018年9月9日两台机组并网发电,至2021年底,已累计发电14.44亿度,代替标煤约48万吨,减少碳排放约114万吨,累计缴纳税费4909.64万元。2020年,万口电站,被云南省评定为“美丽河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不知出于何因,大坝管理者,不让我们在这里逗留,多次催促:“赶紧走。”带着理解和无奈,我们离开大坝,也开始了真正的环湖360度游。按计划,我们向四里座大桥靠近,并在那里午餐。从大坝到四里座大桥,是一条大约三十公里蜿蜒、逼窄的山路。这里,植被茂密,风光宜人,景色秀丽,一切皆入法眼。穿过一片近乎原始的国有林地带,到了宝山镇的法窝小自然村,这方净土,象磁铁般又把我们吸住了。站在格香河畔,一面是藏在悬崖上的法窝大岩洞。法窝大岩洞,位于宝山镇法窝村萨姑梁子山脉中的一个岩壁上,是在宣威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之一,总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地势险峻,我们没能进入。据朋友介绍说,洞里面空旷、宽大,可扎营屯兵。还曾发现过一些石斧、石锛之类的物器。一面是被一座突兀的大山挤成一个弯弓的革香河,我们自称革香河上第一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法窝自然村,前临湖水,后依高山,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有农田房舍,有瓜果飘香,有湖水盈盈,有山峦叠翠。同行友人秋水林间说,这里有一种来了就不想走,想多住几天的感觉。喜欢安静和思考的人,每当偶遇一方远离尘世的净土时,都会顿生一种眷恋的情结。我附和说,是啊,如能租得方寸地,盖间小毛屋,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地在这里住上十天半月,浸染些些离世脱俗之气多好。这分明是心中的桃花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辘辘饥肠将时针拨动到中午一点,师傅的油门一大,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四里座大桥。四里座,原来只有一座解放前就修建的石拱桥,古朴、苍桑、典雅。是连接宝山和田坝的纽带,更是从云南进入贵州的必经之路。曾经的国道,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经过三次扩修,现在成了三层桥叠加的一道景观,人们戏称“公孙桥”。桥距水面高28米,跨度长22.6米,宽4.6米。这里,是红军战斗过的地方。1936年3月24日,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从虎头山撒离后,进抵田坝,与国民党中央军郭汝栋纵队对峙于四里座大桥。一段烽烟,留下了一段红色的记忆和一些动人的传说。我曾有诗赞曰:“狭谷深沟桥上桥,历经风雨更妖娆。硝烟散尽彩霞起,如画江山胜舜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桥旁边的山坡上,有一农家乐,名曰:“瞧尚人家”。这里,水果挂枝头,翠鸟鸣林间。在一间幽静、宽敞、视线极好的小屋里,我们8人围桌而坐,一边观山水,一边享美食。非亲临者,你无法感知人与自然相融的惬意。席间,我在想,明明是“桥上人家”,偏偏写“瞧尚人家”。这大约就是餐饮融入文化的曼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飘香的鸡汤,让我们的味蕾得到充分满足后,我们启程前往万家口村,也就是大坝的对面。山里的路,看着很近,走着很远。直线距离不足5公里的地方,我们硬是要绕道三十多公里才能到达。龙大介绍说,去万家口子,有一段二百米左右长的挂壁公路。公路挂壁,一听就让我们好奇并顿生悬念。至此,的确让你望而生畏,这里,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坡陡道窄,路面七坑八凹,仅够一辆高底盘车通行。此时,我们集体下车,徒步通过。此刻此情此境,我们要用情仗量,仗量这段生命线,仗量这段通天路;我们要用心感悟,感悟凿路人的情怀,感悟凿路人的温度,感悟凿路人的期盼。这里,道惊飞鸟,路成雄关。往来其间,我们沉思,沉思沧海桑田的变迁,我们敬畏,敬畏天象地域的神奇。我们拍照留念,我们兴奋舞蹈。这里,没有通这条简易公路以前,村民们的出行就是一股羊肠小径,村民们的运输方式,就是人背马驮。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不过如此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田坝镇石塘村委会所辖的万家口子村,静静地安坐在鸡冠山下一片丘陵地带,离市区一百多公里,地势稍为平缓,村落零散,登高放眼,农田房舍一揽无余。流连万家口子这个遥远而静谧的小山村,我们在漫无目的地找寻。村口,遇着一对到地里干活的夫妻,他们身背背箩,箩装锄头,面带慈祥,有些不好意思地和我们一问一答。他说万口电站就是以我们村的名字喊的。我们这个小村子,有60多户人家,200多人,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最先是万家先来,现在有六七个姓了。他说修水库时,我家的土地被淹,补偿得30多万,有些人家还比我家多。他还说,我们村后面这座大山叫鸡冠山(姬官山),原来是土司家的。传说,姬家在这个山上藏着宝,过去还有人常来寻宝。他又说,我们村几代人传下来、大人小孩都认得的,就是“头顶鸡冠山,脚踏两岔河。谁人识得破,银子拿马驮”这个迷了。一问一答间,万家口子村的轮廓印在脑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站在万家口子小自然村,环视群山,俯瞰湖水,遥望大坝,这颗壤嵌在乌蒙山中的明珠,诠释了几代人的疑问,想找寻的答案都装在这里了。这颗“明珠”不正是人们所要寻找的宝藏吗?电机一响,黄金万两。万口发电站,在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创造着财富,这财富岂止是车拉马驮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时光清浅,光阴荏苒。择一个吉日,邀几个好友,选一片风景,行一段路程,编织几个回忆的梦,日子这般,可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字煮情,美图养眼。在历史长河中,在人生岁月里,宝马香车,功名利禄,高楼大厦,凡身肉体终将会随着时光的风干而灰飞烟灭。唯文字记录生活历久弥新,唯图片定格岁月历久弥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