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南泥湾~屯垦戍边军人的根

快乐大海蜇

<p> 一曲南泥湾,给抗战的峰烟吹来一丝丝清风。而塔河边上土生土长的我,确与南泥湾有着“血脉”渊源,朝拜南泥湾,是我多年的愿望。2019年国庆假期,有时间让我亲临魂牵梦绕的南泥湾,了确父辈们向往的圣事心愿。</p><p><br></p> <p>  离开壶口沿盘山路上升至山顶,视野从黄河峡谷转变为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路边一巨石酷似伟人巡视黄河,预示南泥湾红色寻根之旅的开始。</p><p><br></p> <p class="ql-block">  在高原上行驶如同回到了华北平原,只是路边偶尔显现的万丈沟壑,提示着这已踏在高原之巅。途经秀西村午餐后,又从盘山路下到云岩河沟底,从卫星地图上看云岩河向东汇入黄河,向西的上游就是南泥湾。</p> <p>  国庆长假自驾游的车流,汇驰在这样公路上,颇有点“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的战火烽烟意境。</p><p><br></p> <p>  沿河谷一路西行,快到金盆湾时仿佛变了模样,红色“好江南”元素随处可见。停车后,怀着虔诚的心,拜访当年359旅旅部驻地∽金盆湾。</p><p><br></p> <p>  沿山坡而建的金盆湾村,错落有致点缀着的康庄居舍,村中随处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标语,伴奏着“南泥湾”的乐曲,时空仿佛回到了当年战火纷飞大生产运动中。</p><p><br></p> <p>  沿蜿蜒曲折的村中小路,来到山脚下,仅存的几孔窑洞、庭院,就是当年359旅旅部及王震旅长居所。站立在简陋的窑洞中,使我想起了家乡曾经的“地窝子”,这种359旅最终幸存战士及父辈支边青年,为定居在塔里木河沙漠边而创建的居室,在人类历史中“没有最陋只有更陋”,数万年前水洞沟、半坡等原始人的居室才能与之相比。“地窝子”一直存在近三十年,直到改革开放前,才在我家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原359旅)彻底根除。“地窝子”的生活,在我幼时脑海中已印下了深深的烙印。</p><p><br></p> <p>  说到了居所,使我又想起了某大师写的《牛棚杂记》,创建了“牛棚”一词来特指某类居所而广为传播,但比“牛棚”更简陋的“地窝子”确没有大师来关注,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p><p><br></p> <p>  话扯远了,回归现实。从金盆湾到南泥湾十几公里的云岩河峡谷,当年已全部开垦为平坦良田,云岩河已被改造成灌溉的干渠。大片的农田在陕北高原就是个另类,正印歌词“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p><p><br></p> <p>  金秋十月,金灿灿稻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大海波涛荡漾起伏;徐徐秋风将丰收的稻香吹过,沁人心脾,使人流念忘返。虽未领略“遍地是牛羊”的场面,但真是“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的人间天堂。</p><p><br></p> <p> 途经党旗广场,建有现代化的博物馆介绍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而全身流淌着“南泥湾”血液的我,对此确丝毫提不起兴趣,或许是我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多的原因吧。</p> <p>  继续前行,一株金色稻穗雕塑横跨公路出现在睛前,驾车穿越稻穗。下车回望,“南泥湾”三个大字雕刻在稻穗边上,这才是由延安进入南泥湾的西大门,而我确是逆向而行,即将离开南泥湾。</p> <p class="ql-block">  总感觉此行,朝拜的不尽心、领略的不尽兴、升华的不尽进。</p><p class="ql-block">  但南泥湾,我还会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   国庆 南泥湾</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