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夏面”生龙活虎

川子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然而,夏至吃面中,吾独爱红薯面条。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白面可以放开了吃,想吃汤面吃汤面,想吃捞面吃捞面,卤也是变着方法吃新鲜的,可几十年的老胃,还是对红薯面条情有独钟。在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农村人的吃饭,基本上就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早上蒸,晌午拉,晚上还喝红薯茶。”,每个从农村走出人,没有少吃红薯,也是红薯饭南瓜汤把我来养大。</p> <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也不知什么时间开始,人们的生活水平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红薯、红薯面、南瓜汤从餐桌的主舞台逐渐被边缘化了。特别是红薯面在各大超市也难见身影。吃了几十年的老伙计红薯面,有时也想重温旧梦,只能是回老家让亲戚们提前准备一点,回家后就像珍宝一样,包好放到冰箱里,十天半个月,擀点红薯面条,尝尝鲜。随着居住地离家乡越来越远,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昔日稀松平常的红薯越来越显的珍贵。几次老家来人,问需要什么,都再三叮嘱,稍点红薯面吧!特别在夏至时节,骄阳似火好,天干物燥,一碗红薯面条,可以说是平生的最爱,可以压一压心中的暑气,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即将来临的三伏酷暑。</p> <p class="ql-block">  因为物以稀为贵的原因,现在吃红薯面条,已经不舍得全部用红薯面了,基本上是一半红薯面,掺杂一半白面。不过这样的面擀起来不容易散,不像纯红薯面一样难擀。在家乡吃红薯面条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红薯面用开水烫,然后趁热揉好面,在锅里蒸上几分钟,用小设备挤压成面条,也称红薯饸饹面,可以直接调上蒜汁凉调吃,也可以配上葱姜蒜炒着吃。只是现在挤压的设备越来越少,做起来程序多,也麻烦,在家做的红薯饸饹面面越来越少,想吃红薯饸饹面只能去餐馆一饱口福,不过去餐馆总感觉缺少那个味道,也许就是乡间的味道吧?</p><p class="ql-block"> 夏至就是进入夏天,也是进入伏天,头伏的开始。此时天气开始变短、变热。人们的食欲下降,酸辣可口的红薯面条,无疑能够增加人们的食欲。在家吃红薯面都是擀好以后,直接下锅,配上青菜。青菜最好是野苋菜,吃起来味道独特,有嚼头。红薯面条起锅过水,配上切好的鸡蛋皮、黄瓜丝,浇上蒜汁,不停的搅动,直到搅拌均匀,黑色的面条,黄色的鸡蛋皮,翠绿的青菜、黄瓜丝,红红的辣子油,可以说:碗小大乾坤。那个味道,那个口感,给肉都不换。</p><p class="ql-block"> 人们常说口感味道这个东西是小时候形成,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虽然时空、空间可以改变,但每个人喜爱的味道从来是不变的,这也是为什么山西人喜欢吃醋,四川人喜欢吃辣,广东人喜欢吃甜。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更加喜欢那个曾经拥有过的小时候的味道,虽然那时不堪回首的过去,那时难以登上大雅之堂普通小吃,可那种味道是陪伴你一生的味道,这也许就是我喜欢吃红薯面的原因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