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征程之序: 记录征途 记忆苍桑

远行者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部队期间曾穿过的军装样式</p> <p class="ql-block">预备役官兵在进行阅兵训练</p> <p class="ql-block">作者任团长时陪同预备役团第一政委、临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郝忠礼考察部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记录征途 记忆苍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李征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行走于滹沱河上游的忻(州)定(襄)盆地,常常途经古时的屯军古堡,比如大营镇、阳明堡、雁门镇,还有内长城旁的广武堡,都存有金戈铁马的痕迹。同时,步入我原来曾经到过的忻府、原平、代县、定襄几座现代军营,不禁又回忆起自己远离家乡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战友之情历历在目,感触和感慨颇多。</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位于华北平原、滹沱河畔河北省安平县的一个小乡村——谢疃(町)村,20世纪下半叶文革前出生时长辈取名为“征远”,这个出自晚唐诗人韦庄七律诗《赠边将》中“昔因征远向金微,马出榆关一鸟飞”而起的名字,寄托了全家人希冀自己奔赴远方、成就未来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不曾想,我从农村典型的教育世家出身的一介文弱青年学生,刚满17周岁,就通过改革开放后的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到了被誉为“中国西点”的石家庄陆军学校,我在军队院校的严格培养锻炼中学会了珍惜、知道了责任、懂得了荣誉、铸就了忠诚,在部队各级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心支持下,不仅迈开了军旅生涯的第一步,磨砺了原本柔弱、后发强劲的体魄,还造就了我优良的的军政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本人的成长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我投笔从戎20多年,远离家乡在晋冀两地、长城内外砺兵秼马、叱咤疆场,为绿色军营奉献了最珍贵的青春年华,军旅生涯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耀,让我更加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我年仅20岁从军校毕业分配到山西雁门关外的大同军营后,先后在野战部队担任过步兵排长、营部书记、文化教员、司令部测绘员、作训参谋等职;军队百万大裁军我所在部队精减整编、移防转隶到塞外古城张家口,我分别在师、团两级司令部、政治处服役,机关业务、写作水平和组织指挥素质得到了锻炼提高;后调入山西省军区系统工作,在军分区担任过作训参谋、教导队长,在预备役部队政治机关任组织科长、预备役步兵团任团长,每一个职务、每一个岗位我都力争做到尽善尽美、建功军营,两次荣立三等军功、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奖励。毫不夸张地说,燕山阴山、太行吕梁,桑干河畔、汾河岸边,长城内外、城市乡野,都留下了我曾经奋斗过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战友、全国“五四”青年智力竞赛电视公开赛第一名、被团中央誉为“智慧之星”的李少军,在中央电视台赛场上道出的我们这一代人所崇尚的至理名言。在乡里上中学时,任教师的父亲李跃臣就告诉过我:“读书能改变命运,想要走出这里就要好好读书!”这句话成为我的人生箴言。好好读书学习,也成为我认定的能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经过用功努力,学习成绩长期在班级名列前茅,在县重点班高中毕业参加高考被录取为军校大学生。军事院校毕业分配到部队后,我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政治理论、专业业务、科技知识,先后参加了长沙解放军干部文化学校(现为国防科技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校区)化学师资培训、山西大学物理系在部队开办的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培训、中央电教馆在央视开办的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军事科学院《军事学术》杂志编辑部组织的学术论文写作培训,积极参加军师级参谋业务、理论读书班、研讨班的学习,并取得了中央党校法律专业、山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研究生毕业文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青年军官担任参谋期间,长期坚持在干中学、学中练,机关业务、写作水平、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部队领导、上级机关的认可,先后被省、军级以上表彰为优秀文化教员、优秀参谋、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曾在全国“五四”青年知识竞赛中获得优秀奖,军地各种征文活动特别奖、一等奖等,任团长期间还被北京军区表彰为“勤奋勤俭、创新创优”先进个人。在经历过许多次部队调动、许多次成长机会、许多次换羽重生的军旅岁月里,每一次成长进步、每个成绩取得,都得宜于我的学习进取、自我磨炼,各级领导、战友对于我的认同感越来越强,我也感悟了“和平时期军人的帅气是用汗水所堆砌的”这句话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追求尽善尽美”,这是我的儿子李思阳在小学五年级填写小学生手册时,对我这个军人父亲最简明、最真实、最客观的评价,这个评价是他儿时耳濡目染所感受到的,没有半点虚头巴脑的成分。我在石家庄经过军队指挥院校的培养,后又到长沙解放军干部文化学校进修,两度成为军营文、武“教头”,精湛的教学得到学员们的交口称赞,军中桃李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军分区、师、团级司令部作训部门担任过十多年的作战、训练和测绘参谋职务,也是我机关业务、协调能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十年,凭着一腔热血和担当精神,注重在完成指导部队战备和训练任务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参谋“六会”业务在所在机关都名列前茅,多次战役演习所标绘的决心图、协同计划图、战役经过图都被省军区、集团军作为样版展出;在集团军、省军区编成内先后参与了坚固阵地防御、远程兵力机动、边境反击战役、炎热条件下应付突发事件、高技术条件下防空作战、反空降作战等战役训练、演练的导调和作业,组织训练能力、指挥作战能力、管理保障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在政治机关任组织科长期间,积累了党管武装工作、部队党委建设、基层全面建设、依法快速动员、加强国防教育、维护军人权益的有宜经验,探索预备役部队军地双重领导、双重管理、双重保障的运行机制,培养宣传了一批预备役部队的先进典型,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出了贡献;担任预备役团团长后,按照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和科技强军的思路,带领全团官兵探索科技练兵新方法、新途径,所属预备役官兵的快速反应和快速动员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平时应急和战时应战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先后带领团首长机关和部分预备役分队开展了复杂条件下指挥所开设、军官编组作业、渡海登岛作战、岛上山地进攻的实兵、实地、实装、实弹演习和演练,培养和锻铸了一支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军。我在部队中多个岗位的各种经历,可能已化作历史的烟尘而散去,但在精彩亮剑征程中的所有积累都让我受益匪浅,难得的收获和进步是我坚持不懈、追求完美的结果,也是我一生中的荣耀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直在努力!”曾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过的一句经典广告词,也是我人生中长期坚持的坚韧不拔、战胜困难、取得成绩的信条。面对世界的繁华与喧嚣,我选择在军营默默坚守,当家人需要陪伴时我往往在营房战备值班或在远方执行任务,长期以来我对父母说的最多的是“保重”,对妻子说的最多的是“对不起”,对孩子最多的相处是“分别”;面临和平年代的新军事变革,我在部队先后经历了四次精减整编(分别是百万、五十万、三十万大裁军和地、市军分区合并)的严峻考验,对待进退走留不颓废、不气馁,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甚至能在逆境中奋勇当先、得到重用;由于工作调动和职务调整,我曾在5个师级单位工作过,分别在机关和基层都任过职,从事过训练、战备、政工等工作岗位,可以说,军旅路上品足了部队酸甜苦辣的每一种味道,体验了军营艰难困苦的每一种感受,然而,通过在本职岗位艰苦磨砺、勤奋努力,才培养了我爱岗敬业、雷厉风行、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品格,锻炼成为一名军政合一的指挥员。笔者还被好多战友称为“二杆子”(比喻我枪杆子和笔杆子都胜任、都过硬),我在圆满完成繁忙的训练、战备、教育、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同时,如饥似渴地勤于笔耕、努力探索,在各种军地报刊媒体发表新闻通讯、散文杂谈、调研报告、战例研究、学术论文等100余篇,淬炼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字功底。这些文稿、尤其是年轻时发表的一些文章,现在看来在表达观点、记述形式、叙述方法等方面还略显稚嫩或单一,有的还欠深入考量显得不尽成熟,而所有文章却都是从实际部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是笔者长期勤奋努力的成果,不仅在当时指导了部队训练和战备工作实践,目前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仍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现从中精选出40篇编辑修改于此(部分文稿与他人合作,不再一一标明,敬请谅解),奉献给广大读者,如能使大家置于案头、开卷有益,笔者将倍感荣幸和欣慰。</p><p class="ql-block">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出生时是经济困难时期,成长于文革影响时期,学习在拨乱反正时期,工作在改革开放时期,现在生活在当代追梦时期。笔者自刚满17岁投笔从戎穿上了军装,参加工作后有20多年的青春年华投身到了部队军营,便以身许国、负重前行,经过努力39岁被提拔为正团职军官(任预备役步兵团团长),后晋升为上校军衔。同时,我在军队经历的这20多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让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从磨难到小康、由贫困向富裕的过程,是经历了科技进步最快、社会变化最大、生活方式变化最显著的人。我们这一代军人和亲属,有着“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胸怀和担当,虽也辛劳、却是为国为家,虽有苦衷、却也无怨无悔,总还对得起人生,我那金光闪闪的军功章是为国防事业建功立业的充分肯定,更有支持我在部队安心工作的爱人和亲属的一半。我虽然早已脱下军装,又幸运地赶上了好时代,人生舞台前所未有地宽广,我们决不能辜负这个新时代,要时刻铭记革命先驱李大钊曾题写过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与大家共勉,时刻用笔杆子书写精彩人生、记述身边岁月,记录千里征途风雨路、记忆几多远行苍桑情,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抚平心情、放飞梦想,笑看世界、乐对人生!</p><p class="ql-block"><b> (本文起草于2022年6月)</b></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年时代勤奋勤俭、建功军营</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部队政治部任组织科长期间</p> <p class="ql-block">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p> <p class="ql-block">作者所在部队党委被上级表彰为先进党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