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加区一小教务处

<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作用于教学是时代的趋势,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有着重要的论述“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努力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学校”。</p> <p class="ql-block">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的培训学习,让老师们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情景,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激发学习兴趣。6月20-22日,加区一小组织了青年教师“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汇报课”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就是要将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自主个性发展。</p> <p class="ql-block">  程美玉老师的语文课《小猴子下山》一课,对于生字的认读,主要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掰、扛、扔、摘、捧、抱”都是动词,通过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课堂上,程老师运用了学科中的“汉字”功能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让学生学习兴趣十足。</p> <p class="ql-block">  钟艳艳老师的数学课《我们一起去游园》一课,通过“租车”和“购买纪念品”两个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列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堂中,钟老师主要运用了白板传屏功能,把学生小组讨论后的结果传到屏幕上共同交流分享,最后总结提升学习探究的策略,也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朱瑞老师的数学课《跳绳》,课堂上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捕捉图中的数量信息,进行集体交流。结合学生跳绳的生活情境,发展了学生数感,并在多种算法中寻求最优化的算法。使学生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感受了数学中的生活。课中,朱老师使用了传屏、拖拽、克隆、蒙层等信息化手段。</p> <p class="ql-block">  马玉婷老师在《“重复”的奥秘》一课中,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帮助学生体会了现实生活中规律存在的广泛性。鼓励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找出图中存在的规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同时,老师使用传屏功能全班交流。由实际物体抽象出规律,并追求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最后男女生比赛通过游戏设置,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体会,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p> <p class="ql-block">  张家琪老师的数学课《阅览室》一课是在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以《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情景吸引了学生走进计算的天地,并呈现了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等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提高了计算速度、培养了计算能力。课中,教师使用了蒙层、传屏等技术手段助力了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信息技术2.0应用能力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加深了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对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我们会再接再厉走出一条宽阔的信息教育大道。在信息化教学的道路上,努力前行!</p>

学生

老师

信息技术

传屏

一课

信息化

教学

认读

数学课

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