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看到媳妇发到家庭群的一个帖子,是孙女儿学校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做一个社会调查以了解有关历史的通知。打开帖子,映入我眼帘的是一行加大加粗字体的题目:听长辈讲那过去的事…一看这题目,我的脑海不禁浮现出孙女儿小时候我哄她睡觉时经常哼唱的那首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当时还只有几个月大的孙女儿,在我轻轻哼唱的舒缓旋律中便很快进入梦乡。至于歌中唱到的“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光景”那么一个“妈妈”的后年代,中国百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斗拼搏,“计划经济”求发展,努力改变一穷二白的艰苦卓绝的历史,别说是她这个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恐怕就连成长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百姓生活奔小康年代里的她的父母这一代“独生子女们”,也了解甚少吧。所以我觉得学校要求学生搞这么一个社会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了解历史,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是德育的重要环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已不记得我小时候母亲有没有哼着小曲儿哄我睡觉,却清楚地记得我们曾经历的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本由政府来控制和调节,政府保障供给,人们勤劳节俭,出大力,流大汗,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活情景。那些年,街头巷尾的墙上满是根据政府工作思路而提出的大幅宣传标语口号画,什么“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万岁”等等。在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一切按部就班,调控运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我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从我后来记事起,就看到母亲经常从五斗橱抽屉里拿出几张大概有手帕那么大的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纸,上面有很多鱼啊,肉啊,肥皂啊,棉花啊等等各种图案;或者是牛皮纸封面的小本本,里面夹着一叠小纸片也尽是这些图案。每一种图案面积好像只有母亲的大拇指般大小,母亲每次都会小心翼翼的用剪刀剪下其中的一,两小张图案,然后把花纸或小本本放回抽屉去,拎着竹篮或卷着个空布袋匆匆出门,等她风风火火地回来时,手里就增添了一些生活物品了。后来我慢慢地知道,这些花纸或小本本是购物的票据,是政府根据各家各户人头计划分发的。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用这种方式既保障了老百姓的基本生活供给,又杜绝了铺张浪费,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有一定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候,没有太大的贫富悬殊,每个公民都一样凭票购物。而且被政府要求“工农群众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所以各工种的劳动报酬也是差不多的。我特别佩服母亲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却能分清五花八门的小票,知道用哪一种小票买所需要的用品,从不会搞错,也从不会过期浪费。估计她就是根据那上面的图案来分辨的吧,毕竟那个年代很多家庭主妇是不识字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作风。孩子多,开销大,计划供给的物资有限,也只能艰苦,勤俭过日子。可即便所有的计划供给的物资都省着用往往还是不够的,老百姓就会想方设法来解决,比如肥皂不够,我的母亲就去找地儿采摘一些像豆荚样的叫“肥皂夹”的绿色植物,然后泡在水里,用泡出来的汁儿来洗衣服,能去污还不伤皮肤,当时很多家庭主妇都这样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那时候每人的口粮除了从事重体力活工作的人之外是月人均24斤……听到这里,如今讲究营养学和追求体型美的年轻人肯定会觉得太多了,“摄入那么多的碳水化合物会长胖吧?”。殊不知,那个年代除了主食之外哪里还可以享受其他那么丰富的美食啊?!一个月人均三两肉的计划供给,基本上靠咸菜下饭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肚子里没有油水容易饥饿饭量也就大,所以,那些年高血脂高胆固醇并担心自己体型太胖的人是很少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粮证,你籴多少米,粮店工作人员就会用笔划掉粮证上相等的份量。在我大概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籴米是我的任务,我手拿布袋,粮证和人民币去离家不远的瓦市殿巷口的粮站籴米,好像当时大米凭证供应价是一角四分钱一斤,我每次可以在肩膀上背十斤大米回来,尽管背得也蛮吃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你们觉得大米咋这么便宜?要知道,那些年,月收入合计超过百元的家庭是麟毛凤角,一般老百姓家庭月收入只有几十元而已。所以那个时候物价特便宜,八分钱吃个早点可以有馒头,油条和豆浆了。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如果哪天母亲给我八分钱吃早点的话,我会只花三分钱买甜糯的“番薯镬”(大镬煮的番薯)吃,省下的钱攒着交学费时拿出来,让母亲少交一些学费;或偶尔买一本自己喜欢的小人书看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个时候的大米没有今天那么多品种,很单一,但都是“有机”的,没有经过“抛光”这道工艺,所以,不用担心大米是经过“美容”后的发霉大米。邻里间经常会因家里断粮了而临时调剂着吃,量米的是竹筒做的“米升”,今天借邻居一“米升”米,等家里有了还回去。我母亲每次让我把米还回邻居时都装得高高的,母亲说,有借有还,多一点还别人,下次再借不难。邻里间因此都很友好和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计划分配的粮食和肉肯定不可能让你们痛痛快快地放开肚子吃,特别是1959年到1961年我们国家连续遇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分配的口粮不全是大米了,按比例搭配番薯粉,玉米渣(这在今天可都是好东西啊)。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还有大外甥正长身体,又没有可口的下饭菜,实在咽不下这些杂粮。母亲就变着花样做番薯粉甜饼儿,玉米渣磨成粉做煎大饼。一边又养鸡养鸭,母鸡用来生蛋,公鸡逢年过节杀一只给我们补充营养,并在院子旮旯里种上南瓜等农产品补充餐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勤劳能干的家长们都是这样千方百计,自己勒紧裤腰带,先让孩子们填饱肚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粮食在当时是很稀缺很珍贵的,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的哥和小姐姐都是“三届生”,从那时候起他们在城里就没有了口粮。姐去了黑龙江务农,哥留在城市一时没有工作,因为家里必须要有两个去支农支疆才会轮到一个在城里分配工作。我母亲无奈偶尔也会悄悄用高价调剂一些粮票来。尽管当时家里已有几个参加了工作的姐姐会寄钱补贴家用,但经济还是拮据,不可能都靠买私粮,而且也不允许买私粮。后来在杭州省化工研究所工作的二姐从自己每个月27斤口粮中省下5斤寄回家,她寄回来的是全国粮票,那可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贵重物品啊!记得那时候全国粮票最紧俏,因为全国粮票各地都可以使用,所以一些经常出差到外省的人总会用多于一市斤的本省粮票来换取你的一市斤全国粮票。总之,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但老百姓总能健健康康地把日子过下来。毕竟那时候没有不良商家出售有害食品,也不可能因为暴饮暴食而影响身体健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说到的高价调剂粮票之事在计划经济年代实际上是不允许的,一般都是实在无奈私下悄悄所为。记得有一次,我家里计划供应的柴排(做饭烧火用的杂枝)用完了,母亲只好到大街买下了一个山里人挑下来卖的柴火,结果前脚挑柴进门,后脚居委会干部跟进,说我母亲买私人东西是助长了资本主义尾巴。还好我母亲出身好根子正,要是出身地富反坏右家庭准挨批斗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概在1969年的时候吧,我和倆同学乘“民主”轮船去上海玩,回来时多带了一些饼干啊糖果啊等吃的东西,在码头上岸时被检查人员喊住开包检查,一看尽是一些小零食才放我离开。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多买了点吃的被怀疑做投机倒把生意,当时在码头还遇见了我的一个小学老师好难为情啊,真的是又好气又好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些年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出台的某些政策存在揠苗助长的可笑。比如说1958年的大炼钢铁,挨家挨户被动员献出家里所有的铁制品被放在大熔炉里重新冶炼出钢。那时候我还很小,依稀记得母亲配合政府把家里的铁锅等铁器都捐献出去了。我家当时住在原地主家的三进七间大院子里面的后进旁间,捐献了铁锅后院子里所有人被叫到一进前道坦边上的大食堂吃白食。结果,那次的白食有没有吃成我忘了,好像没几天食堂就关闭了,然后母亲又得操心怎样做饭给孩子吃的事。从中可以看出“大炼钢铁”得不偿失,是失败的一招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从小耳濡目染着大人们的勤劳节俭,艰苦朴素,无形中我们自己对资源也有了舍不得浪费的秉性。那些年我们家和其他家庭一样有好几口大水缸,前后小天井各摆放一口用来接雨水洗衣服;还有一口摆放在灶房间里,灶房间这口水缸里的水是水井里打过来的。我小时候也跟着母亲去打过水,提着个小水桶一次次地拎回来倒进去。待水缸满了,母亲手拿明矾在水里转几圈,如果水里有杂质就沉淀下去了,上面的水清澈如镜作为食用水。这口缸会定期清洗,洗过缸的水就直接倒在灶房间地上,因为水缸的位置最低,有出水口,洗水缸的水一下子就流出去了,再用拖把拖一下,地上很快就干了。尽管水井里的水除了干旱天,一般情况下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母亲用水却很节俭,淘过米的水还用来先过一下菜。听母亲说,淘米水有消污作用,完全可以再利用。那时候我们洗手也是把水舀到脸盆里洗而不是哗哗哗地冲着洗。记得我还为此问过母亲:家里水又不缺,干吗那么节约?朴实的母亲回答说,任何东西都不可浪费,水井里的水是大家共用的,更不能浪费。朴实的母亲不会说大道理,可我能悟出:资源是社会的,不是你个人的,所以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于是,留有时代印记的节俭作风我到现在还保留着。尽管现在经济富裕了,生活上啥都不缺,可我依然不忍心浪费,总是努力做到物尽所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新起色。计划经济体制在198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1992年我国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百姓生活奔小康。生活富裕了,回头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情,不可否认那些年那些事,为改变新中国成立伊始的一穷二白,为保障民生,为达到综合经济发展目标还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我们都要牢记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团结友善等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必须传承并要发扬光大,创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是硬道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谢谢阅读!本文大部分图片取自网络,如有冒犯请告知!谢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