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非法集资 保障财产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

礼县雷坝镇初级中学

<p class="ql-block">亲爱的家长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非法集资案件时有发生,集资手段不断翻新,众多参与者蒙受重大经济损失,有的甚至倾家荡产,非法集资已成为社会公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以往查处的非法集资案件来看,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高额回报,引诱社会公众上当;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编造虚假项目,欺骗社会公众投资;通过在宣传造势上一掷千金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信任;通过利用参与者亲情地缘关系拉拢诱惑,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大量的事实和教训证明:非法集资是陷阱,而不是“馅饼”;是侵吞人民群众血汗钱的“吸血虫”,而不是人民群众致富的好门道;是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违法犯罪活动,而不是造福于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投资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 为有效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在此,我们衷心提醒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美好未来,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自觉抵制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请谨记“参与非法集资自己承担损失,组织非法集资必受法律严惩”;如发现非法集资案件线索,请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p> <p class="ql-block">  为自觉防范、抵制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我们收集整理了有关非法集资方面的小常识,和家长们共同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什么是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二、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p><p class="ql-block"> 一是未经许可,即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未经许可吸收资金;二是宣传造势,即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网络或者口口相传等方式大力宣传融资;三是承诺高额回报,即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以暴利引诱人上当;四是从亲朋好友关系入手,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非法集资者往往先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他们投资,然后依靠他们宣传,拉拢更多的人投资,参与人不断蔓延,集资规模也不断扩大;五是以虚假项目为诱饵,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欺骗社会公众投资。</p><p class="ql-block"> 三、非法集资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包括债权、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形式:</p><p class="ql-block"> 1、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投资等名义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电子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10、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11、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p><p class="ql-block"> 12、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形式进行非法投资。</p><p class="ql-block"> 四、非法集资有哪些常见的手段?</p><p class="ql-block"> 1、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天下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力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p><p class="ql-block"> 2、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经济学理论”等旗号,经营项目由传统的种植、养殖行业发展到高新技术开发、集资建房、投资入股、售后返租等内容,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委托理财名义,故意混淆投资理财概念,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电子商务等新名词迷惑社会公众,承诺稳定高额回报,欺骗社会公众投资。</p><p class="ql-block"> 3、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为了骗取社会公众信任,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网站设在异地或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有的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骗取社会公众投资。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p><p class="ql-block"> 4、利用亲情诱骗。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有些参与传销人员,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p><p class="ql-block"> 五、非法集资有哪些危害?</p><p class="ql-block"> 1、扰乱金融秩序,影响经济发展。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均未获审批,超出经营范围运作金融业务,导致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涌向投资公司和少数非法集资者,其行为扰乱了经济秩序,增大了金融风险,严重破坏金融秩序。</p><p class="ql-block"> 2、引发各类刑事犯罪,影响社会治安,影响千家万户生产生活,处置难度极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非法集资伴生非法放贷,同时非法集资者在不能对集资对象如期还本付息的情况下,也伴生暴力讨债、非法拘禁、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系列犯罪,严重影响社会治安。</p><p class="ql-block"> 3、干扰正常生产生活,影响社会稳定。有的非法集资犯罪人员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任意挥霍、浪费,转移资金,有的生产经营成本过高,经营不当,资金无存,投资者很难收回资金,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血本无归。</p><p class="ql-block"> 六、重要提示</p><p class="ql-block"> 1、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凡涉嫌非法集资的,将依法追究责任。</p><p class="ql-block"> 2、参与非法集资损失自行承担。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在处理非法集资的债权债务时,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财产后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p><p class="ql-block"> 3、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投资有风险,请选择具有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证或经批准允许从事相关金融业务的机构进行投资理财。防范超范围经营的投资理财机构。</p><p class="ql-block"> 4、投资理财要提高风险意识。广大投融资者要学法知法守法,提高风险意识。对手段多样的非法集资行为要善于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所谓投资项目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拒绝高利诱惑,谨防受骗,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p> <p class="ql-block"><b>监 制:赵儒强</b></p><p class="ql-block"><b>审 核:刘阳平 张 灏</b></p><p class="ql-block"><b>编 辑:陈 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