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路1002]——残破中的辉煌

杨永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云冈石窟</font></b></h3><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卓越的佛教领袖赵朴初曾说,佛教教义的谛,就在佛教艺术。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古印度恒河流域创立,到了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佛教开始向周边国家辐射并传播,向北传入大夏(阿富汗)、安息(伊朗)及大月氏(阿姆河流域),越葱岭(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西域地区,继而进入中原腹地。<div><br></div> 公元前2世纪,张骞及使团两次出使西域,到达大宛(锡尔河上游)、康居(锡尔河下游)、大月氏(阿富汗境内)、大夏、安息等国,“凿通西域”通道。在佛教东传的过程中,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div><br></div> 如天山廊道的龟兹和吐鲁番石窟群,河西走廊的敦煌及文殊山、马蹄寺、天梯山石窟群,宁夏的须弥山、无量山石窟,河西走廊东端的炳灵寺和甘肃东部的麦积山石窟,中原地区的龙门、巩县石窟等等,丝绸之路像一条飘逸的丝带,把这些石窟艺术串连起来,形成了一条佛教石窟的艺术长廊,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宗教传播的脉络和地域文化的风貌。<div><br></div> 坐落于山西大同市西武周山南麓云冈石窟,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div><br></div>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各有特色。早期“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div><br></div> 其中第20窟中的本尊释迦坐像高13.7米,由于窟顶崩塌,成了“露天大佛”,尽管腿部已剥蚀,手亦残损,但其庄严宏伟的形像,具有北魏早期佛像的典型风格。大佛身着法衣,右袒通肩,深目高鼻,两耳垂肩,面容丰润,神情肃穆,为云冈石窟的代表作。<div><br></div> <p class="ql-block">这枚极限明片信息如下:邮票为国家邮政部门于1988年发行的以石窟艺术作为题材的普24—1(云冈石窟);明信片为文物出版社1977年发行的《云冈石窟》“第二十窟主佛及东立佛”;邮戳地点为山西大同市云冈邮电支局(037007),加盖时间为1988年1月1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图文节选自上海邮政报副刊《邮票上的“一带一路”专栏约稿。谢谢浏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