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蜀之县域,锦绣天地。</p><p class="ql-block">由来已久,赓续灵气。</p><p class="ql-block">人文荟萃,同舟共济。</p> 四川县域之达州市(三) 宣汉县 <p class="ql-block">宣汉县,隶属于四川省达州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地处渝川陕鄂结合部,是达州卫星城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宣汉县常住人口为954090人。</p> <p class="ql-block">宣汉县人文厚重,巴风土韵源远流长,境内罗家坝遗址,是巴文化的发源地。土家民俗风情独具,薅草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居地。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创造了“一县成军(红三十三军)”的传奇,孕育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和新中国10位将军。</p> <p class="ql-block">宣汉县资源富集,拥有巴山大峡谷,洋烈水乡等多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矿产资源中天然气预计储量1.5万亿方,年拥有150亿立方的天然气产能和285万吨的硫磺产量,煤炭储量1.6亿吨,富锂钾卤水储量20.9亿方;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黄牛、木本药材、速丰林、茶叶生产基地和蜀宣花牛种源基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历史文化之土家余门拳</span></p><p class="ql-block">土家余门拳,是四川地方拳术之一,传自四川简阳县余氏。源自华佗“五禽戏”,形成于明代中叶,具有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特点的宣汉“余门拳”,到如今已传至第11代。余门拳以其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的特点,被载入了《四川武术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开县、云阳,四川达州的达县、宣汉、万源等地。相传,“余门拳”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演变而来,经历代相传,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拳术。明朝中叶已成为东乡县(现宣汉县)余氏家族世袭拳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历史文化之宣汉民歌</span></p><p class="ql-block">宣汉民歌,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部达州市宣汉县辖区内的一种民歌。宣汉民歌种类繁多,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曲式结构多彩,受古老民歌影响,宣汉民歌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山歌;二是小调;三是号子;四是风俗歌。马渡民歌曲韵悠扬,世人传唱,马渡被文化部命名为“川东民歌之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历史文化之薅草锣鼓</span></p><p class="ql-block">“薅草锣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分布在宣汉县的龙泉、三墩、漆树、渡口、樊哙等乡镇。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那时的人们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劳动山歌。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景点之一:巴山大峡谷</span></p><p class="ql-block">巴山大峡谷,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大巴山南麓,是一个以典型而独特的推覆褶皱构造地貌、典型的地质剖面、独具特色的岩溶地貌、幽深的峡谷等地质遗迹为导向性景观,生态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集美学价值与科学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地址公园,中国典型V型大峡谷,以峰险、水秀、谷幽、洞奇、滩多而著称的“天然褶皱天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景点之二:姚氏宗祠</span></p><p class="ql-block">姚氏宗祠位于毛坝镇冒尖村,建于清德宗光绪九年(1883年),历时5年修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竣工。凝姚姓全族之力,聚姚姓全族之资修建成功。已于2002年12月被四川省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坐东南向西北,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占地813平方米,由牌坊、戏楼、内坝、正殿、左右厢房五大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景点之三:峨城竹海</span></p><p class="ql-block">峨城竹海公园,位于宣汉县东南部峨城山系,峨城山因有5000余亩的森林和林海,故又被称为峨城竹海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森林公园,距宣汉县城22公里、达州市40公里。此处平均海拔960米,年平均温度14.5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景点之四:观音山省级森林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观音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地处宣汉县柏树镇,面积24488亩,最高海拔1058.6米。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森林公园以丰富的自然景观见长,具有“奇(特)”、“秀(美)”、“古(朴)”、“幽(静)”、“神(奥)”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景点之五:洋烈水乡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洋烈水乡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巴渠为线,东起东乡镇谢生坝,西至通川区交界处黑龙桥,全长28公里,含四个乡镇,占地约45平方公里。景区主题定位是以亲水休闲娱乐、乡村休闲度假、山地生态农业观光体验为主,集滨河避暑休闲和地域历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区域性精品城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景区总体布局是一镇、一廊、两区、三大节点。一镇,洋烈风情小镇;一廊,巴渠江亲水走廊;两区,君塘大垭村、稻香渔村和庙安李海瓜田;三大节点,东乡启港、东林驿站和斗岛桃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景点之六: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发掘结果是,发现了文化堆积非常深厚的巴人文化遗址,文化堆积为11层,文化层最深达2.75米,涵盖了两汉、周、商、夏、新石器时代晚期。该次发掘,使罗家坝遗址名声大振,并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商业街古蜀大型船棺独木棺葬遗址一道,被称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名人榜:</span></p><p class="ql-block">唐瑜,生卒年不祥,字敬鼎,原籍山西平阳(襄)州府,晋昌郡。中国教育家、思想家,明朝帝师,开国儒臣,中国近代百名思想家之一唐甄的十一世祖,达州市第一位帝师。</p><p class="ql-block">唐甄(1630年-1704年),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论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唐瑜、唐鲲的后裔。祖籍宣汉昆池(现南坝镇),因避蜀乱,随父(曾为吴江县令)家于吴江。</p><p class="ql-block">罗思举(1765年-1840年),字天鹏,普光镇罗家坝人,清朝名将。官至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提督,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卒赠太子太保,谥壮勇。</p><p class="ql-block">桂涵(?-1833年),官至四川提督,赠太子太保,谥壮勇。[56]</p><p class="ql-block">向君卿(1881年-1944年),本名此禄,号作宾,宣汉南坝人。先后任绥属联中校长,宣汉初级中学校长,私立精英中学董事长,宣汉教育局局长、万源县县长、宣汉县临时议事会议员,四川省临时议事会议员、国务众议院候补议员等职。</p><p class="ql-block">石体元(1890年-1968年),华景镇人,抗日战争时期的理财专家。</p><p class="ql-block">侯邦伯(1883年-1955年),东乡镇人,宣汉书法家,字廷宾。</p><p class="ql-block">王君异(1895年-1959年),中国画家、教育家,桃花乡人。</p><p class="ql-block">李依若(1911年-1959年),本名李天禄,汉族,马渡镇百丈村人,《康定情歌》的词作者,中国校园歌曲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宣汉美食:</span></p><p class="ql-block">徐鸭子</p><p class="ql-block">徐鸭子(手撕鸭)是四川宣汉名特产之一,采用大巴山深处百里峡土家族饲养的土鸭子,采用传统配方,在独特工艺上结合现代新技术、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制加工而成。</p><p class="ql-block">麻辣鸡块</p><p class="ql-block">麻辣鸡块选用宣汉县土鸡为原料,辅以花椒、辣椒等十来种佐料精制而成,麻辣可口,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百里峡”老腊肉</p><p class="ql-block">“百里峡”老腊肉由樊哙镇百里峡生产。百里峡老腊肉系列采用柏树枝、香桂树传统工艺烟熏而成。</p><p class="ql-block">宣汉桃花米</p><p class="ql-block">宣汉桃花米,四川省宣汉县特产,原产于宣汉县桃花乡,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宣汉县桃花乡一带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阳光、水源充足,土壤含硒,形成了桃花米的独特品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2022年6月21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