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中考,对东莞家长来说,焦虑程度远高于高考,主要因为上普高竞争激烈程度高于高考上大学,加之孩子中考时年龄小,父母期望孩子能够上一个相对较好普高有差强烈期望值,所以焦虑由然而生,但很多家长,因为对教育本质属性不懂,往往错过了很多解决关键性问题时间节点,导致孩子中考时成绩不理想,在学生初中阶段,家长要意识到,在初中阶段非智力因素对成绩的影响大于智力因素,即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好坏,主要原因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非智力问题,主要包括:学习习惯,自律性,思考习惯,书写习惯,努力程度等等几个主要方面,所以在初中阶段,成绩差别,主要不在智力,而在非智力,简单讲,就是比谁少犯错,比谁习惯好,比谁自律性强,比谁思考问题习惯好,比谁书写习惯好。</p><p class="ql-block"> 不少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总认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往往把问题归结于智力,此类家长,往往是不懂得孩子在各种习惯养成期,父母负有不可推卸责任,孩子习惯的好坏第一责任人是父母!因为孩子从出生到各阶段,刚开始都是一张白纸,在习惯重点养成期的小学阶段,不少父母关注重点是在语数英的成绩,关注多一分少一分问题,而忽略了关注点应该放在培训孩子的习惯,性格,兴趣爱好等等非成绩方面,其实这是对青少年教育的误解和舍本逐末的做法,并且很多家长,期望值特别莫名其妙,荒诞可笑,总希望从小一开始,语数就能够双百,来满足教育有方自我陶醉感,和比同龄优秀的优越感,而忽略对非智力方面培养,所以,不少小学生补课课龄,三五年的是不在少数,甚至有的家长心理出奇变态,孩子考了99分还认为不够好,因为有同学考了100分,有时候我们反思一下,让一个成绩普通初中生,去考小学生内容会有问题吗?不会的!所以,小学阶段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塑成,是家长的首要任务和责任!</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到了初中阶段,青春期的到来,父母的作用会慢慢弱化,孩子开始自主意识的成长,之前如果没有养成好习惯,如学习拖拉,书写缭草涂改,手机游戏,专注力不集中,自律性差,无目标感,躺平心态等等集中爆发,其实这样不良习性,都是一步一步衍变过来的,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习陋习绝不会一朝一夕养成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已经进入初中阶段,应该更多聚焦孩子不良习惯解决上,聚焦孩子自律性,内驱力上,治标更应该治本,通过治夲,解决孩子深层次的问题,通过治标,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目标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与时俱进,做一个学习型父母,才会是合格的父母,在养儿育女的路上,永远不停的是学习。</p> <p class="ql-block">欢迎关注我的美篇,关注我的专栏,我不敢说我讲的都对,但我敢说我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一个角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资治通鉴永远可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