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酒是酿的,醋是酿的,委屈也是酿的。被酿的委屈一掉进心里,很快就会从眼睛里涌出来。</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因为年轻,也许是因为软弱,不抗酝酿,那委屈自然就来得多些……</p><p class="ql-block"> 最近又恋上了《红楼梦》,书中最体弱多病,最自感孤独的,莫过于大观园中的颦儿。</p><p class="ql-block"> 林黛玉自从进入贾府,她的委屈几乎省略了发酵的过程,在酒宴上被人比做戏子而回到潇湘馆才发作,那已属陈醋了。</p><p class="ql-block"> 我想,大多数人的眼泪大多都流给委屈了。所谓心有积郁,不吐不快。当然,倾吐的方式多样,就比如倾诉不一定流泪,文学创作便是一种哭的方法,所以古人说:以笔代口,长歌当哭。</p><p class="ql-block"> 有西方人对女人搞文学创作充满憎恨,并叫喊女作家都是怪物。这其实是一种怨怒:上帝已然把流泪的本事给了你,你又何必要来抢我们男人的“哭”?我想,这真是无稽之谈!</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哭法,那就是喝酒。李白也可算是千古第一能哭的人了。李清照也不例外,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约派词人,大宋天朝词坛“女汉子”,但是不知道的是:她还是个酒道中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常记溪亭⽇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误⼊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滩鸥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昨夜⾬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span></p><p class="ql-block"> 这词中之酒,恐怕还不足以表达她的各种情绪。当然,很多人不喝酒,不写诗,喜欢将自己的委屈一吐为快。</p><p class="ql-block"> 在鲁迅的《祝福》中,我对祥林嫂这个人物充满了同情,如今回想起来,对祥林嫂印象最深的便是:祥林嫂将失去孩子的痛苦告诉老太太们的时候,刚开始,大家陪着掉几滴眼泪,慢慢的,便是陪着叹息,后来,这个故事听得多了,便没有感觉了。老太太们拍拍屁股走了,去找下一个“祥林嫂”,听下一个“悲惨世界”。</p><p class="ql-block"> 在年轻涉世未深的时候,我们恨不得将自己的委屈昭告天下,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安慰。而后来,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在看电视剧时,剧中反派人物都有悲惨的过去,因为无人理解、无人帮助,一脚踏进了恶的那端。可所有人只会看现在,没有人在意所谓的反派人物曾经也是个单纯的少年:或许是个憧憬美好爱情的妙龄少女,或许是个想要行侠仗义的青葱少年。这些反派的黑化原因总是会在临死之时说出,怕也是明白再不说就没有机会说了。那为什么一开始不说,因为说了也没用,所有没必要说出来。</p><p class="ql-block"> 文字很乱,想法很碎,情感很真。</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的这种写作方式,叫作“写作疗愈”,我确信:热爱写作的人,都有一颗细腻善良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