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span style="text-indent: 2em;">6月3日至17日,隰县严格按照疫防控要求,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精心策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推动了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共享利用,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氛围。</span> 非遗文化进校园,春风化雨润心田。6月17日,该县组织文艺工作者走进第二小学,搭起舞台、竖起彩旗、摆上展位,举办了隰县2022年非遗文化进校园体验活动。 活动结合地域特色、文化风格和资源特点,将非遗宣传、展示和体验活动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精心编排的蒲剧《徐策跑城》、舞蹈《花伞秧歌扭起来》和学生们表演的国学《百家姓》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使小学生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内涵。活动现场还设立了剪纸、面塑、花伞秧歌、响铃高跷、戏曲、民间歌谣等六个体验区和《临汾市非遗保护管理办法》知识问答区,邀请了15名身怀绝技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他们精湛的技艺和熟练的手法热心的为500余名学生和老师们展示并指导学生们现场体验,使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生动的诠释了“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的主题。 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该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活动,在县城主要街道设立宣传台,制作宣传展览版面,设立展区,出动流动文化宣传车,挂宣传标语,印制宣传单,录音广播,以文字、图片、展版等形式举办了声势浩大的“隰县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展示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对《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进行了强有力的宣传,倡导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同时,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媒体的功能和作用,制作了六个非遗宣传专题片,利用文化馆“每周一讲”、“线上展厅”等栏目以线上展示宣传与线下举办活动相融合,在县融媒中心所属新媒体平台和文化馆电子文化长廊、微信朋友圈以及国家、省等公共文化云等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宣传,并通过媒体亲身体验、非遗知识问答、现场采访报道等集中宣传展示该县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和对非遗保护的成果。 期间,该县还调查挖掘确定了戏曲类“隰县晋剧”、传统技艺类“隰县油糕”、“米面馍馍”和民俗类“阴阳八卦”、“谢土”等5个非遗项目通过认真整理、专家评审、申报,被县政府批准为隰县县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名录;公布了隰县第三批4个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和2个“隰县非遗进校园教育实践基地”和8名隰县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向这些单位和传承人分别授牌、颁发证书。(张瑞强 刘卓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