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一家人救了三十多位红军

罗基富

<p class="ql-block">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人讲在广西兴安县崔家乡的一座山上有两块墓碑上刻有一家人救了30多位受伤红军的事,这墓碑具体在哪里不清楚。1934年冬红军长征过兴安时被兴安人救助受伤红军的故事有很多,但一家人救助这么多红军的事情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很想详细的了解清楚,于是一有机会就向人打听。直到2021年5月5日这天,终于打听到这两块墓碑是在崔家乡境内的公墓山上,于是拉了一位朋友做伴立即驱车前往寻找。</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来到公墓山的简易停车场下车后,看到整个山上一座座的坟墓,我们傻了眼。哪一座才是我们要找的呢?要看完整座山上的墓碑,至少要好几天的时间吧?找不找呢?犹豫不决。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既然来了,还是先找找吧。于是,我们计划从简易停车旁边开始,一排排的往上找。</p> <p class="ql-block">  无巧不成书。</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第一排第一座墓开始,仔细看碑文,当我们看到第三座时,就是我们要找的了。墓前虽然有清明期间祭扫墓的痕迹,但又过去了一个多月,墓碑下面又长出了四五十厘米高的杂草和藤剌,碑头上也吊下一些新长出来的藤剌。为了看清楚碑文的全部内容,我们独手清除这些杂草虅剌很是麻烦。我们蹲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清除时,突然看到碑文与碑头之间的空隙中插着一把菜刀,于是就用菜刀清理杂草,很快就清理干净了。</p><p class="ql-block"> 从碑文中间一列大的文字知道是一对夫妇的合葬墓,男的叫王名胜,女的叫周淑贞。碑文左边的内容是:“吾祖父母系曾祖父世珍公、妣裴氏之子之媳,原籍江西吉安卢陵人。原配宋氏一妹,为求生活积劳成疾,英年早逝,未育。续配周氏淑贞,育有一男二女。祖父生于清同治十三年正月初五日,殁于一九年四月十九日。祖母生于清同治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殁于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祖父母白手起家,克勤克俭,夜以继日,煮酒磨豆付,经卄余年辛勤操劳,初成小康之家。如遇荒年,曾数度放粮赈灾,煮粥施舍,救济灾民。一九三四年冬,利用在江西同乡会的声望,启发多人救助强渡湘江战役中的伤病员三十余人。祖父母劳苦功高。子孙后裔为报祖德深恩,特请匠勒石刊碑记之,永垂不朽!(前述强度湘江及伤病员均指红军)”</p><p class="ql-block"> 从碑文看确实有救助红军的记录,但要了解真相,还得调查核实。于是我们又认真看右边的名字,看看有不有我们认识的人。这碑名字比较多,刻有子、孙、曾孙、玄孙共4代人50多个人名字。当我们看到“外曾孙婿孙义华”的名字时,眼前一亮,这难道是我们兴安县文广体旅局的孙义华?如果是的话,通过他可能会找到熟悉情况的人了。我们继续看名字,当看到“玄孙嘉唯”的名字时,我们可以肯定这个孙义华就是我们单位的孙义华了,因为孙嘉唯是孙义华的女儿,也在我们单位。</p><p class="ql-block"> 一座公墓山上第一排第三座墓就是我们要找的,清理杂草时刚好碑的缝隙中插有一把菜刀,看名字时刚好又有我们单位的,这是冥冥之中还是无巧不成书呢?</p> <p class="ql-block">  从崔家乡公墓山回到县城后,立即与兴安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的孙义华同志联系,问他知不知道有熟悉当年救助红军伤病员的人,他说他岳母娘知道。</p><p class="ql-block"> 5月14日,我与孙义华终于同时有空,于是就跟随孙义华到他岳母王玉华家里采访。</p><p class="ql-block"> 王玉华老人今年78岁,她于1993年12月从兴安县果品公司退休,家住县城老火车站旁。她给我们讲述了她祖父母和父母救助当年被桂军抓住关押在兴安县城江西会馆等地的受伤红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王玉华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其曾祖父逃荒到兴安后安家做小生意,到祖父王名胜,(又名王祝臣)时,家里煮酒磨豆腐和做布匹生意,一边做些小生意外还负责江西会馆的一些工作;父亲叫王笠槐(又名王扬晖),过红军那年他在大寺内当老师教人识字,母亲叫张锦屏。父母和祖父他们救助红军时王玉华还没有出生,王玉华长大懂事后,经常听父母和哥哥们谈救助红军的故事,所以知道一些。王玉华介绍道:</p> <p class="ql-block"><i>  1934年过了红军那年,江西会馆、文庙(在老干局院内,已拆)、大寺(万里桥南边原兴安镇政府所在地)等地住满了受伤的红军。那些受伤的红军没人给他们医治。天天有死了的红军被抬出去埋了。我爹爹(祖父)和父母看到他们可怜,再加上他们很多是江西老乡,于是就想办法救助了30多位受伤的红军,父母一边煮粥烧饭让这些红军吃饭,一边还煎汤熬药,帮红军清洗伤口,夜以继日,精心照顾受伤红军。</i></p><p class="ql-block"><i>同时,父母还动员江西老乡和一些好善人家收养小红军。大家都是江西老乡,很多人家都收养了小红军,等他们伤好了后,愿意留下来的就让他们打打下手,凑凑门板,摆一摆货物。不愿意留下的就给他们一些路费回家。我家对面刘思甫家里收养了一位叫罗新华的小红军,我们家也收养了一位叫钟文悌的小红军。钟文悌刚到我们家时,我母亲拿了棉被给他盖,第二天帮他叠棉被时,看见很多血,母亲问他原因,他说是挂花了。母亲不知道挂花是什么意思,钟文悌只好掀开衣服露出受了枪伤的肚脐给他看,说这里挂花了,我父亲帮他治疗伤口后,才痊愈。母亲没有文化闹了个笑话,才知道挂花是受伤,所以,经常讲挂花的故事给我们听。</i></p><p class="ql-block"><i> 钟文悌刚到我家时,才十四五岁。过了半年后,我爹爹(祖父)跟他说:你长大以后要讲义气,我给你改名叫钟义,你说好不好?钟文悌说要得,此后大家就叫他钟义了。</i></p><p class="ql-block"><i> 到了1947年夏天,钟义和罗新华两人商量想回江西去。我父亲就给了钟义一些路费钱,并跟他说,你回去如果找到了家人就到那边安家,如果还想回到这里也行,反正来回的钱也给够了你。</i></p><p class="ql-block"><i>钟义和罗新华走之前还与刘思甫几岁的儿子一起照了一张照片留着纪念。他俩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联系。</i></p><p class="ql-block"><i> 2006年春,我的哥哥王领还写信到江西省瑞金市电视台,请电视台帮忙寻找钟义悌的下落。几经周折,瑞金电视台专题部主任钟起明在九堡镇山坑村找到八十六岁的钟运铭老人,钟运铭说其兄在1934年十六岁时随红军长征在广西负伤,为一善良人家收留。1947年曾回到家中。为避开国民党的盘查,在家仅住十余日,向母亲弟妹言明,要外出找部队归队,于是离开了家里。从此音讯断绝,失掉联系。解放后,他家一直享受红军烈属优待。</i></p><p class="ql-block"><i> 钟运铭老人在看了我哥哥寄去的钟文悌在1947年照的相片说:从体形、外貌、特征看极为相像,但也不敢肯定。</i></p> <p class="ql-block">  采访完后,王玉华又拿出了钟义和罗新华1947年回江西前在兴安照的那张照片给我们看,照片的背面写有文字,内容是:</p><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 15px;">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红军长征过境兴安,湘江战役伤亡惨重,父扬晖公曾救助被俘红军伤病员三十余人。</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图左为钟义,寄养我家十三年,于1947年夏回瑞金县与母团聚;右为罗新华,寄养在我家对面刘思甫家;中为刘家小孩,在兴安中医院退休。</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 1947年离兴返江西时留影</i></p><p class="ql-block"> 据王玉华介绍,照片背面这些字是他哥哥王领写的。1934年冬红军伤病员到兴安时,王领已经有6岁了,他对收养红军伤病员的情况比较了解,可惜他前年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  6月2日,我与陈兴华、蒋建新3人一起找到照片里的小孩刘增琨家里,采访了老人。刘增琨是1942年出生的,2001年在兴安县中医院退休。据刘增琨介绍:</p><p class="ql-block"> <i>我父亲叫刘思甫,出生在江西吉安,后在兴安安家,做小生意。听父亲讲,被俘受伤红军关到大寺,后来没人管了,就叫街上开铺子的老板去管,我们江西老乡都领养了一个红军,我家对门王笠槐家也领养了一个。我家领养的红军叫杨新华(与王领写在照片上的名字罗新华有点不同),解放前两年就送他回江西了。</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