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精准帮扶中小学教师 入校诊断学习交流活动

小牙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6日至6月17日,岳方遂教授、六枝特区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到六枝特区第六中学开展入校诊断工作并组织学习交流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校进行需求诊断,组织教师开展课堂观察与诊断活动,集体研讨,针对问题,做好教学诊断反馈;加强沟通协调,围绕课堂教学提质,开发、提炼、形成一批优质培训资源,探索“一对一”精准帮扶的长效机制。</p><p class="ql-block"> 岳教授采取有针对性听课的方式,进行细致的课堂观察。反馈如下:</p><p class="ql-block"> 第一节八年级(6)班语文习作课:整节课主旨明确,结构明晰,完整而有波折,师生互动热烈。老师利用《变色龙》《水浒传》两则片段及《投诉母亲》《错误的手套》两篇范文,很好地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支架,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诠释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老师引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效。但老师在范文选取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情,如果能选取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进行教学,学生的可操作性会更强。</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七年级(6)班语文习作课:教师教态自然大方,极具亲和力。整节课老师如抽丝剥茧般为学生梳理出“妙用词语,添加修饰语”““巧用修辞添魅力”“巧用诗句增文彩”三种“让作文语言美起来”的方法,真正体现了作文教学的一个“实”。但是老师在教学时片面强化了语言的“繁复”之美,弱化了语言的“简洁”之美。其实这两种语言只要切合语言环境就会各放异彩,切记将学生的习作引入辞藻堆砌、华而不实的误区。</p><p class="ql-block"> 第三节八年级(5)班语文复习课:老师从“填人名”“名著学习的切入点”等八个方面进行“聚焦中考名著导读”的主题复习,复习内容比较聚焦。但整节课老师完全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进行复习,学生参与度较低。</p><p class="ql-block"> 第四节七年级(3)班数学试卷讲评:整个试题讲评的过程中,老师围绕“频率的稳定性”进行逐题讲解,角色定位为教师主体性,学生没有做题就直接讲题,未能精准把握学情,缺乏复习的针对性;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缺少基本的生成。</p> <p class="ql-block">  第五节七年级(1)班历史课:老师运用图片、诗文、视频等资料对“清朝君主制的强化”这一主题进行有效教学,丰富的资料丰满了课堂,老师用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了一节有深度,有广度的历史课学习。</p><p class="ql-block"> 第六节七年级(1)班地理课:本节课老师新课的导入成效明显,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摸索。在小组讨论、交流环节中,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更关注群体的学习参与度,注重参与面。如果每次在提出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时,老师能够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就更能体现所提问题的思考价值及效果。</p> <p class="ql-block"> 岳教授分别与授课教师面对面地进行全面深入的反馈与诊断,充分肯定了课堂上的优点,同时指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p> <p class="ql-block">  在听课评课之余,岳教授结合自身资深的教学经历和体验,组织开展了《教学诊断交流会》,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师能够自觉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提高全区教师队伍教学能力提供了不竭动力。岳教授的讲话还启迪教师们要积极适应环境,激活发展潜能,勤于思考,用心做教育,用爱为人师,给六中教师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p>

学生

教学

老师

教师

七年级

诊断

课堂

复习

范文

整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