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后古镇杨家大院

李军宝

<p class="ql-block">  乔后古镇是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的一个盐城古镇,古镇昔日商贾云集,商贸繁荣。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其街道、建筑、民风仍保留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古镇依山傍水而建,罗山遥望,可见幢幢木屋砖舍依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乔后古镇从明朝开始就是盐马古道的枢纽之地,更是云南四大盐矿之一,乔后的盐历史可以追溯上千年,由于食盐的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建筑业同时也是各行各业发展史中的奇葩。</p><p class="ql-block"> 白族民居历史上最大的建筑单元是“六合同春”,亦称“鹿鹤同春”,以金鹿与白鹤为祥瑞象征!这一建筑文化内涵源于南诏王国统一洱海六个部落,即南诏大理国民族团结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六合同春”兴于南诏大理国,毁于元初战火,大理人念念不忘,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至今,“六合同春”成了大理人千年梦想的白族民居建筑庄园!</p> <p class="ql-block">  乔后典型的白族民居很多,比如蟠桃寺,陈姓、段姓、赵姓大院的建筑都很经典,但是经过历史的变革,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是乔后营头村的“六合同春”大院。六合同春大院是民国时期的经典古建筑,享有滇西一绝的美称。该院主人叫杨蔚元。整个建筑群以一过厅、一主房、两耳房、双漏廊表达“六”这个吉祥数。同时又以两个大天井,四个小天井加起三小也表达“六”,用鹿、禄两个谐音吉祥之词作为暗喻。什么是“六合同春”?即是东南西北加天地,叫做六合,以喻天下皆春。</p> <p class="ql-block">  杨家大院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园中种植的松柏等吉祥物作为烘托主题与暗喻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和表达了“六合同春”这个主题思想,内中修建有戏台、水阁凉亭、水池、假山等,院南方建有三滴水照壁,占地三亩多,全系土木结构建造,系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格局上创新演化组合而成的,又称为“重院”、“重堂”。该院由一院三坊一照壁和一院四合五天井而组成。整组建筑都由走廊连通,大门分南北两道,分别通往两条街道,占地面积3亩,内外布局动静分明,再加上层层的绿化点辍,显得十分清幽深邃,古朴典雅。的确,虽然由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构建而组合成的六合,但走廊连通,素有走马转阁楼,转完到起点的赞誉。幸存的这一套唯一古院已变成为大理白族传统经典建筑遗产,体现了白族民居院落整体布局的独特艺术风格,同时体现了白族人民从古至今崇尚和谐的思想观念。</p><p class="ql-block"> 杨家大院的建筑师是双廊镇长育村的李文秀(公元1898年—1985年)。杨家“六合同春”大院是李文秀一生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经典之作。 “六合同春”其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寄托了大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最好的建筑,不是简单的设计精美装修华丽,而是能体现思想和文化,好的建筑其实是一件匠心独运的艺术品。《大理州志》原主编杨镜有诗赞曰“鹿鹤同春世代芳,滇西一绝在乔乡。双廊智士李文秀,工艺超群誉八方。”云南原公安报主编(乔后女婿)毛诗奇在1982年春节回乔后探亲,到杨家大院走访,对大院布置赞不绝口,更对院内一株白玉兰情有独钟,赋诗一首:“壮土风骨,如玉容颜。莫道生性冷如铁,殷殷热情蕊中潜。一点春消息,丹心最先知。唯恐脚步迟,踏雪报人间。素心自爱人亦爱,默默静无言。有你信高洁,何愁知音难!”</p> <p class="ql-block">  “石蕴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这座六合同春的百年老宅,历经沧桑,见证了世间百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这里曾是乡公所,人民公社,区政府,镇政府所在地。后又划归乔后中学作为学生宿舍。</p><p class="ql-block"> 知今犹鉴古,无古不成今,欣逢盛世,百业兴旺。这座六合同春的百年宅院是滇西西土木建筑史上的奇葩,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优秀代表,也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坚信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下,不就得将来,这座百年古宅将焕发青春,体现应有的价值,供后人鉴赏、参观,供后人继承和发扬白族的建筑文化。</p> <p class="ql-block">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把杨家大院、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作为提升文化内涵的灵魂进行精准定位、深入挖掘,让乡村更具魅力。</p><p class="ql-block"> 杨家大院是乔后古镇乡村文化的一个缩影,发展乡村旅游,老街传统村落是一个最佳的文化载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也是乡村振兴的目标所在!</p> <p class="ql-block">天井</p> <p class="ql-block">天井一角</p> <p class="ql-block">天井阁楼</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由朝真殿、宣礼楼组成,均为土木结构,青瓦屋面,朝真殿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宣礼楼为三间前后出厦硬山顶建筑,中间顶上起阁,阁为攒尖顶建筑。大门从宣礼楼一层中间进入。整院建筑庄严肃穆,是我县西片镇乡唯一一座清真寺,也是当地穆斯林朝拜真主、诵经、学习、聚会的重要场所,其木雕和砖雕艺术精湛,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清真寺,清真寺在作为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场所的同时成为了学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坚实平台。</p> <p class="ql-block"> “杨家大院”的玉兰花</p><p class="ql-block"> 初春,步入享有“滇西一绝”的杨家大院,寒意料峭却拴不住春的脚步,初春的繁华热闹在大院一点点蔓延开来,树顶的枯枝欢天喜地的抽丝吐翠,姹紫嫣红的花儿义无反顾的灿然绽放。</p><p class="ql-block"> 大院里的玉兰花欣欣然已经绽放枝头,初春的空气还夹着冷风,光秃秃的枝干上,芽孢已经挣脱外衣,绽开了花,娴雅素洁,玉兰花外形很像莲花,盛开时,花瓣向四方伸展,清香阵阵,沁人心脾,高贵却不张扬,饱满的花瓣极富个性,一盏盏的花朵,像含羞的玫瑰,层层叠叠的花瓣紧紧包裹着,大院中的玉兰花摇曳在蓝天下,袅袅婷婷,非常养眼。</p><p class="ql-block"> 云南原公安报主编毛诗奇在1982年春节回乔后探亲,到杨家大院走访,对大院布置赞不绝口,更对院内一株白玉兰情有独钟,赋诗一首:“壮土风骨,如玉容颜。莫道生性冷如铁,殷殷热情蕊中潜。一点春消息,丹心最先知。唯恐脚步迟,踏雪报人间。素心自爱人亦爱,默默静无言。有你信高洁,何愁知音难!玉兰花朴实自然,姿态精美,不用绿叶陪衬,无意与群芳争艳,不惹蜂蝶狂舞,它只占春天的一个角落,此刻,还有数缕寒风,但它毫不畏惧,高昂地仰天,寂寞而孤傲的吐露芬芳。</p><p class="ql-block"> 微风里,玉兰花仍旧高高的站立在树梢,无论是高挂枝头,还是被寒风吹落在地,哪怕被人们踩入泥土中,它仍然保持一尘不染的品格,保持着洁白无瑕的身躯,这种淡雅纯洁,内敛素朴的品质,正是我所欣赏的,没有玫瑰花的艳丽,没有秋菊的那份多姿多彩,玉兰花却默默地为人们吐露芬芳。</p><p class="ql-block"> 大院的玉兰花,高雅脱俗,洁白无瑕,没有轻佻之态,无意与群芳争艳,不惹蜂蝶狂舞,无论有没有人欣赏,玉兰花极尽短暂的一生,开尽一春的繁华却能渲染一份心境,一份雅致而又安宁的心事,没有闹市的喧嚣,却愿意在这个大院被这份花事给渲染。</p> <p class="ql-block">  玉兰花赞</p><p class="ql-block">一束似锦的繁花</p><p class="ql-block">是呈现给春天的呐喊</p><p class="ql-block">一朵一朵的玉肌</p><p class="ql-block">没有绿叶的陪衬</p><p class="ql-block">却含情地挺立在枝头</p><p class="ql-block">散发出一种恬静温暖</p><p class="ql-block">晶莹如玉</p><p class="ql-block">洁白如雪</p><p class="ql-block">清香如兰</p><p class="ql-block">是一种超然脱俗的美</p><p class="ql-block">把魅力无限姿容展现</p><p class="ql-block">东风刚刚敲门</p><p class="ql-block">你就用姹紫嫣红迎春</p><p class="ql-block">粉色的妩媚可爱</p><p class="ql-block">红色的光艳照人</p><p class="ql-block">紫色的朦胧温存</p><p class="ql-block">白色的如玉容颜</p><p class="ql-block">你不畏料峭的春寒,你不要绿叶的陪衬</p><p class="ql-block">每一朵绽放的花朵</p><p class="ql-block">都楚楚动人</p> <p class="ql-block">高寺长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