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的回忆

烟雨流云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在二代群里看见一篇回忆录,《照片上的这些志愿军女战士是否安好?》文章里面提到抗美援朝期间祖国慰问团向26军张仁初军长赠送锦旗和同女兵座谈拍照留念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那几个女兵现在怎样了?</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父辈都是26军的,我又在26军当过兵。于是,问了几个医务部门的老阿姨,可惜她们都不认识。我想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在军部举行,那我就在发小群里转发,说不定是哪个发小的妈妈呢!😄😄果不其然,其中一个老阿姨真的被认出来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和我住在一个干休所,还是我先生的发小的妈妈!储新华阿姨,今年已经96岁了,身体还硬朗,生活能够自理,头脑很清晰,就是耳朵👂眼睛👀有点~~。</p><p class="ql-block"> 今天一早我先生就说,我们去看看储阿姨吧!储阿姨住在东区,走起!</p><p class="ql-block"> 阿姨把我们让进屋里,我们说明了来意并把手机里的照片给阿姨看。阿姨说我拿大的给你们看!接着从屋里拿出下一张放大了的照片,讲起来这张照片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  1951年3.4月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军政治部所在地朝鲜“简佛浪”的松林中开展慰问、采访、演出活动。当时我军“华东一级人民英雄”陈炎,“一等人民功臣”周守玉,“二等人民功臣”施爱华、储新华等参加了慰问活动,而且她们都是来自上海的女兵。为什么都是来自上海的女兵呢?看后面的《照片上的这些志愿军女战士是否安好?》原文。</p> <p class="ql-block"> 慰问团对来自上海参军的女同志特别关注,亲切地和她们座谈并合影留念。这两张照片带回国后在上海出版,发表在新中国画库《中华好儿女》第23册,并做成巨幅照片展览宣传。</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就摆在阿姨的卧室里,两边是储阿姨和葛叔叔的合影,可见这两张照片有多么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储阿姨说起了她的老战友们,以前还经常联系问候一下,现在耳朵不好联系的少了。施阿姨在济南,陈阿姨可能是在广州,周阿姨在杭州。</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张照片感慨万千,在那冰天雪地战场上,为迎接祖国的亲人,她们找出最好的衣服,洗的发白上衣,可是掩盖不住打着补丁裤子上露出来的棉花,那一定是没有时间缝上几针。</p><p class="ql-block"> 战争的残酷不是现在人们能够想象的,储阿姨说,她最耍好的上海女兵,也是最小最漂亮的女兵,经过一夜的冒雪行军,实在太累了,到宿营地后,别人都去寻找冻在地里的野菜,她在半山腰一农户家睡着了,结果遭遇美机轰炸,连尸体都没找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没了。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逐渐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p><p class="ql-block"> 老兵妈妈阿姨们能回国就是万幸了,艰苦的岁月使她们身体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苦难,病痛伴随了她们的一生。1955年她们脱下来心爱的军装,有条件的还能继续工作,在边远地区和海岛的上的妈妈们,她们只能相夫教子,义务为部队战士服务,帮厨补衣服办工厂做家属工。岁月沧桑许多人已经不在了,她们的故事也随她们去了。别人可以忘记,我们不能忘记!因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兵妈妈。</p><p class="ql-block"> 在此,祝愿老兵妈妈们健康长寿,永远幸福!🌹🌹🌹🌹🌹🌹🌹🌹</p> <p class="ql-block">下面转发《解放日报》上刊登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照片上的这些志愿军女战士是否安好?》</p><p class="ql-block">图为吕乃君(左一)与志愿军女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将于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闻此消息,我不由想到了我母亲经常回忆的69年前她在朝鲜的难忘经历,她曾把一面解放日报锦旗赠送给了最可爱的人。 </p><p class="ql-block"> 1951年3月,我的母亲吕乃君参加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前往朝鲜战场慰问英勇作战的志愿军。从4月初到5月中旬,慰问团在总团长廖承志同志率领下,冒着美军飞机狂轰滥炸的危险,在朝鲜各地走访志愿军部队,看望伤病员,进行文艺演出,转达祖国亲人对志愿军官兵的崇高敬意和慰问。母亲说,慰问团出发时携带了大量从祖国各地转来的慰问品和礼物,如抗美援朝纪念章、毛巾、水杯、钢笔、笔记本、慰问信、锦旗等。每到一处,这些慰问品都受到志愿军官兵的热烈欢迎和珍藏。  </p><p class="ql-block"> 当代表团来到志愿军26军驻地慰问时,廖承志团长让母亲代表全团,向26军军长张仁初将军赠送了一面由上海解放日报社制作的锦旗,上面绣着“谨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劳苦功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最崇高的敬意”。张仁初军长对慰问团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26军入朝以来与美军作战的英勇事迹,令全团同志深受感动。</p> <p class="ql-block">   离开26军后,母亲曾问过总团副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沂,为什么给这支部队选赠上海解放日报的锦旗?陈部长说,这支部队曾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立过大功,与上海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啊。</p><p class="ql-block">  1951年母亲只有21岁,是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生会主席被选入赴朝慰问团的,编在直属分团。如今,抗美援朝战争虽已过去70年,母亲也已90岁整,但在朝鲜的那段经历始终让她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她至今珍藏着两张照片,一张就是向26军首长赠送解放日报社锦旗的照片,另一张是与志愿军女战士座谈后在朝鲜密林中的合影。母亲讲,由于身处战争环境,她当时没来得及问那几名女战士的姓名、职务和家乡,但她们穿着洗得发白的军上衣和打着补丁甚至破了口子的裤子,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常说,志愿军在朝鲜作战太艰苦了,不知这些女战士是否平安回国,想念她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吕乃君,1952年大学毕业,曾先后在北京市委大学部、共青团中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驻突尼斯使馆工作,1990年退休。10月19日,她获得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本文作者谢波华是中国前驻瓦努阿图特命全权大使,现任中国亚欧会议官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