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瑞</p> <p class="ql-block">喜欢到上海,不是艳羡上海有多少 高档时尚的大商场; 喜欢上海,原因之一,乃是它的周围有数不清的水乡。我们可以以上海为圆心,花上三五天,将这些水乡走遍。这些水乡有大有小,有远有近,各有各的特色,从一百四十公里、两个小时车程的乌镇,到只有二十几公里,三十来分钟就可以抵达的召稼楼,领略水乡的历史遗风和水光桥影,消解上海矗立云天大厦的硬冷,不失为出游的一种调剂方式。</p> <p class="ql-block">召稼楼就是这样的好去处。召稼、召稼,号召耕种庄稼之意也。真是顾名思义,一个水乡,以楼命名,难怪会误会了。原来,这水乡至少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明朝有个工部右侍郎(官职)叫谈伦的,当时建造了上海恳荒的第一楼,每天鸣钟号召乡民去农耕,这就是「召稼」的意思。水乡,从那时候起也就以楼名命名了。所谓「十里晓烟波,数声召家钟」,诗词里的形象描述,正是这召稼楼水乡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说来这水乡,恐怕很多人不太知道,它属于上海闵行区浦江镇。那天天气很美,顾老师驾车载我们往召稼楼进发,一路上没有堵塞,车行倒很顺畅,顾老师心细如针,驾车平稳,话题还没入港,召稼已经在望。空地上已经有不少车子停迫,大都是来采风的。</p><p class="ql-block">入口不需要门票,经过几排密集的摊档,眼前豁然开阔,一派江南水乡的画面横卧在你面前了,认真一瞥,非常惊艳。一条河伸延开去,近处杨柳青青,垂下拂面柳丝,小河水呈现青黄色,平静无波,将两岸密排的屋宇倒影都细细在水中绘将出来,倒影纹丝不动。那感觉非常舒服,好似在我们眼前出现的就是虚实两幅画,水中的朦胧,陆上的清晰。当然,河上的这些老屋子,经过至少五六百年的风雨侵袭、暴日烈晒,不可能没有损坏,据说在十一年前(2008年)曾经对一些老房子进行原汁原味的修复,仅是两年(2010年)就完成了。这一看不出修复的工程十分重要,将本来只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小水乡,进一步拓展成在江南旅游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旅游胜地。尽量复古,难怪看不出丝毫的痕迹。有些水乡或著名的老街,太假,一眼就看出是后来新建的;其实,那种旧年代的气息,那种看一眼、站一会就嗅得出往昔时光凝结在空气中的味道,是无法替代的。</p> <p class="ql-block">是召稼楼的特别之处,没有太过分的商业味道,没有人挤人的拥挤,实在适合慢慢欣赏。如果这时候你有手机或照相机在手,就可以一路慢慢走,一路慢慢看看拍拍,一定可以拍摄到不少的良辰美景,甚至是水乡沙龙。</p> <p class="ql-block">最初你走进那些市集小铺时,也许会有到了大澳那种似的感觉,慢慢深入,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大澳是离岛,在海上,这召稼楼是水乡,大部分还是在陆地上的。看看那些建筑物,蛮有味道的:白墙灰瓦,一派简约的建筑线条,一排排的,沿河而筑,勾勒出明清岁月的深深余韵;深弄窄巷,蕴藏着市井男女的箩箩故事。好想在此小住一个时期,听几位水乡父老话说当年,一定会收获更多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河两岸的建筑物,也不是对称的,仔细观察,有时对街楼是两层高楼,下白上红,灰瓦飞檐,这边厢却是一整列的长长走廊,靠河一边建了可供小憩、观河看景的长型条椅。最妙的是,正当对「高屋窄巷对街楼」感到千篇一律而腻味时,突然,前方河上出现一桥横跨小河两岸,正是江南水乡那种常见的石头迭成的圆拱桥,顿生好感;桥上各色人等川流不息,桥下波光水影,也有一座倒装的桥在河中,没有喧哗,没有叫卖声,一切是这样安宁。每次相遇江南水乡的桥,总会情不自禁地进入许多优美的唐诗宋词里的语境,想起那句「小桥流水人家」不知迷倒多少现代的游客?每次看到桥,总会泛起无数在水乡取景的电视剧或电影;有一次到乌镇,举起相机,无意中就拍摄到两位穿曳地长裙、戴宽边西洋帽的摩登女子在桥上招摇而过,服饰的鲜艳颜色和桥色的残旧灰冷,形成了多么尖锐的对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上桥去拍拍照,居高临下,水乡小河两侧的老屋子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反而显出一种丰富的美;水平如镜,那些倒影非常动人魂魄,不就是国画里典型的水墨画吗?而桥上桥下,叫卖的、排队的、拍照的、上来的、下去的、坐在河边石板椅上逗宝宝玩儿的、推着轮椅上的老太太出来吃风的等等,情景生动无比,不失为最好看的民俗风情和市井片断。</p> <p class="ql-block">徜徉召稼楼水乡,除了看风景,还可以买土产,或者在一些大百货公司已经寻觅很久而不可得的小小日常用品,譬如,一小段尼龙绳、一个按摩三角木、一支小小耳朵掏····在城里的商店,恐怕要「众里寻他千百度」,在这里会有偶然发现的惊喜。还有那些自制的腌制橄榄、山楂饼,我们都买了些。黄芪这类药物补品也比城里铺子便宜很多。最突出而惊人的「风景」是卖猪皮的店铺成行成市,处理过的猪皮一片片的,巨大得惊人,成堆成困,这样的奇景见所未见,我们让其剪细买了些,我请两位女性站在「猪皮山」一侧,留了个影。</p> <p class="ql-block">召稼楼水乡有报恩桥、复兴桥,造型都精巧,还有老房子礼耕堂、梅园,占地不小,我们来不及看,倒是进到一家不小的卖工艺品的老店看看,还看到不少蜡制的鸭子成排吊着风干,构成水乡特殊的一景。顾老师是细腻的人,不断向我们介绍水乡的土特产,在转角的窄巷口她向农民买了不少新鲜的菜蔬。中午时分,知道我们喜欢吃水饺,请我们在一家「农家乐」大快朵颐。</p> <p class="ql-block"> 徜徉召稼楼水乡,很有感觉,虽然范围不是很大,但领略五百多年前的风情,嗅闻飘散在半空里的历史气息,感受一下市井小民的生活情调,拍几张心头好,消磨半日,太值了啊!</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在顾琳敏老师陪伴下,畅游召稼楼,文章2022年6月</p><p class="ql-block">修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