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川藏线。</p><p class="ql-block"> 318国道川藏线通常是指从拉萨到成都全长2142公里的这一路段。</p><p class="ql-block"> 川藏线是新中国修建的第一条震惊世界的公路,是中国筑路史上海拔最高、最险、工程量最大、最难修建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川藏线的修建是从徒手敲石头开始的。十多万军民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粮食不足、设备简陋、坚石冻土等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铁锤、钢钎、镐头、铁锹这些最原始的工具,劈山凿洞、铺路架桥,硬是用4年多的时间,建成了这条举世闻名的天路。</p><p class="ql-block"> 川藏公路共穿越14座大山,架设430座桥梁,创造了无数的筑路奇迹。但更值得后人缅怀的是,有3000多名官兵和民工为修路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创造奇迹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川藏公路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川藏公路共翻过10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穿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大渡河等峡谷河流,沿线有高山、平原、峡谷、江河、草原、森林、雪峰、冰川、湖泊、温泉等迥然不同的自然景观,触目可及,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米拉山口。</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风光。</p><p class="ql-block"> 从拉萨乘车出发去成都,第一站目的地是林芝。沿途景点有中流砥柱、松赞干布出生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格萨尔古堡、米拉山口等许多景点,但最引人入胜的是尼洋河沿岸的秀美风光。</p><p class="ql-block">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五大支流之一,发源于米拉山冰川,全长307公里,水量充沛,在林芝地区汇入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沿岸河床宽阔、水草丰美、植被繁茂、景色宜人,是游客们的向往之地。</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尼洋河桃花节世界闻名。</p> <p class="ql-block">林芝市八一镇,是林芝市政府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林芝市容。</p><p class="ql-block"> 林芝市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是西藏地区的地级市,市容干净整洁,清新宜人。</p> <p class="ql-block">林芝比日神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林芝自然博物馆景区。</p> <p class="ql-block">鲁朗国际旅游小镇。</p><p class="ql-block"> 从林芝八一镇出发行驶80公里,便到了闻名遐迩的“鲁朗小镇”,鲁朗藏语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鲁朗小镇紧邻川藏公路,坐落在森山老林之中,典型的高原草甸狭长地带。小镇在峡谷之中,长15公里,宽约1公里,两侧高山茂密的云杉和松树组成“鲁朗林海”。中间地带是整齐的草甸,草甸中溪流蜿蜒、泉水潺潺,野花盛开、万紫千红,举目远望犹如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p> <p class="ql-block">通麦天险路段的泥石流。</p><p class="ql-block"> 从林芝出发过鲁朗小镇, 翻过色季拉山之后 就到了川藏线上的魔鬼路段~通麦天险。</p><p class="ql-block"> 通麦天险这一路段,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深谷大河,路窄、弯多、坡陡、土质疏松,路况恶劣,常有滚落的石块和泥石流。</p><p class="ql-block"> 川藏公路开通之后,通麦路段就没有平静过,常有凶险发生。尤其是夏季雨天和冬季冰雪期,事故频发,多得让人神经麻木。因此人们称这一路段为“通麦天险”,惊悚一点的称“通麦坟场”,因为该路段由102道班负责,也叫“102死亡谷”。通麦天险也因此声名远播。</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辆正在冲过泥石流。</p> <p class="ql-block"> 前面路况土质疏松,司机师傅全神贯注的紧握方向盘。</p> <p class="ql-block"> 前面的道路几乎看不清楚了,令人心惊胆战!</p> <p class="ql-block"> 一辆大卡车遇险,倒挂在公路护栏上,下面就是峡谷大河。</p> <p class="ql-block"> 汽车小心翼翼地通过通麦天险之后,来到了米堆冰川景区。</p> <p class="ql-block">米堆冰川。</p> <p class="ql-block">然乌湖。</p><p class="ql-block"> 然乌湖景区位于八宿县的然乌乡,是一个因为山体滑坡堵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p><p class="ql-block"> 然鸟湖长约10多公里,两边高山倒影,湖水湛蓝清澈,风景幽静秀美。景区紧靠318国道,是川藏线旅游者的热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业拉山72拐。</p><p class="ql-block">业拉山72拐是川藏线的著名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天路72拐。</p><p class="ql-block"> 天路72拐是川藏线上一段著名的魔鬼路段。</p><p class="ql-block"> 从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顶,到海拔2800米的嘎玛沟,30公里落差1800多米,因其坡陡弯多、地质复杂、气候无常、路况凶险而闻名于世,泥石流、塌方、冰雪等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经常发生。</p> <p class="ql-block">西藏芒康。</p><p class="ql-block"> 芒康县位于西藏东南部,位于川、滇、藏三省结合部。芒康藏语意思是“善妙地域”。芒康县的“茶马古道”和“千年盐井”是川藏公路的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雕塑。</p> <p class="ql-block">千年盐井。</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桥悲壮的桥墩。</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在修建怒江大桥时,一位解放军战士由于疲劳过度,不幸掉入刚刚浇筑的桥墩混疑土之内,因无法抢救而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为了纪念这位解放军战士,也为了纪念在修建川藏公路时英勇献身的众多英雄,这个桥墩被保留了下来,成为川藏线筑路英烈们的精神象征,司机师傅每到此地就会自动鸣笛向英烈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澜沧江吊桥上塑风怒吼。</p> <p class="ql-block"> 东达山,海拔5130米,川藏线上最高的垭口。</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金沙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以金沙江大桥为界,东边是四川,西面是西藏,一桥跨两省。</p> <p class="ql-block"> 理塘,平均海拔4014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p> <p class="ql-block"> 卡子拉山是理塘县的一座高山,高寒缺氧,山表面主要是高山草甸,树木稀少。</p> <p class="ql-block">天路18弯。</p><p class="ql-block"> 位于四川雅江县的天路18弯,是川藏线上的另外一处既凶险又壮美的景观路段。</p> <p class="ql-block">新都桥镇。</p><p class="ql-block"> 新都桥镇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康定情歌的故乡,风景特别秀丽,是著名的“摄影天堂”。</p> <p class="ql-block">康定新都桥风光。</p> <p class="ql-block"> 贡嘎山海螺沟景区,川藏线上著名景点。</p> <p class="ql-block">海螺沟冰川。</p> <p class="ql-block">登山烈士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1957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独立攀登7500米以上的贡嘎山登顶成功,创造了中国登山新纪录。为缅怀登山中牺牲的四位登山队员,在贡嘎山四号营地立碑纪念。</p> <p class="ql-block">红石滩景区。</p> <p class="ql-block">红石滩。</p><p class="ql-block"> 贡嘎山海螺沟景区河床的石头,据说因为冰川融化的水质含锰量高,促进了红色藻类在石头表层的繁殖和生长,使河石变成了红色, 因此海螺沟又称红石滩。</p> <p class="ql-block">贡嘎山景区的雅加埂。</p> <p class="ql-block">海螺沟莫西古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莫西天主教堂~莫西会议遗址。</p><p class="ql-block"> 莫西古镇有许多明清建筑 ,印证着古镇的沧桑。古镇上有一座1918年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天主教堂,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意义。1935年5月29日,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毛泽东入住莫西天主教堂。徬晚毛泽东召集同天到达的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秦邦宪、陈云、邓小平等人在神甫房开会。会上部署了飞夺泸定桥的具体计划和北上抗日的有关方针,史称“莫西会议”。 </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会上所有将领都反对走泸定桥,因为泸定桥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当年石达开就在那里全军覆没,何况红军当时已经损耗惨重。但是毛泽东坚持己见,最后会议做出几项重大决定:1.红军不去康定,因兵员和粮食得不到补充。2.通知部队有序通过泸定桥。3.派陈云去上海恢复党组织,到苏联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的情况。4.抓紧筹粮。5.过了泸定桥研究北上问题。第二天红军直奔泸定桥,一举夺下天险铁索桥,创造了红军长征史上的又一个奇迹。从此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重兵尾追,进入到相对安全的藏区。</p> <p class="ql-block">莫西会议遗址,现在是著名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海螺沟民俗村。</p> <p class="ql-block">大渡河泸定桥。</p><p class="ql-block"> 昔日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传奇故事,吸引着众多的人们来此游览,现在这里是川藏线的一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川藏天险第一关~二郎山。</p><p class="ql-block"> 二郎山位于四川天全县,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海拔3437米,是从成都出发到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p><p class="ql-block"> 1950年4月13日川藏线破土动工开始修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在陈明义将军带领下,一面进军西藏一面修建公路,由解放军和藏汉人民组成的11万筑路大军,投入到世界屋脊第一条公路的建设之中。</p><p class="ql-block"> 由于地质复杂、环境恶劣、条件简陋,到1954年川藏公路通车时,有3000多名解放军官兵在修路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川藏线修建中平均每公里就有一位战士牺牲。</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在修建二郎山这一险工路段时,每公里就有7名军人牺牲,由此可见二郎山地理环境的恶劣和险峻。</p><p class="ql-block"> 现在在川藏线上的天全、八宿、波密县都建有筑路烈士陵园,以此缅怀和纪念那些在修建川藏公路时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和英雄。</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上的魔鬼路段。</p><p class="ql-block"> 川藏线在修建时,由于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沿线水文气候变化无常,经济技术水平有限,修建的时间短、任务急,施工质量不高,工程等级低,再加上各种山体灾害频繁爆发,故堵车、断通现象经常发生,凶险恶性事故接连不断。</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显示,以1979~1984年为例,全线平均每年断通164天,1985年达到270天,川藏线基本处于半瘫痪状态。直到如今,川藏公路某些险峻路段仍处于一个断了修,修了断,然后再修的循环往复中。</p> <p class="ql-block"> 川藏线近几年有了显著的变化,以二郎山隧道建成为标志,道路状况大有改善,全线高速公路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既敬畏而又向往的川藏线,定会成为一条安全吉祥、美丽壮观的新天路!</p> <p class="ql-block">骑游川藏线的勇士!</p> <p class="ql-block">巾帼不让须眉,单人单骑游川藏!</p> <p class="ql-block">遇阻受困的骑友们!</p> <p class="ql-block">川藏线上的朝圣者。</p> <p class="ql-block">信仰的力量,川藏线上的朝圣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