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我知道 <p class="ql-block">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古人曰:“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p><p class="ql-block"> 夏至日当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正午时分在太阳下立根竿子,可以看到短暂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渐渐缩短,民间因此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p> 夏至三候 <p class="ql-block">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候鹿角解</p><p class="ql-block"> 夏至之日“鹿角解”,意思是到了夏至时节,鹿角就会脱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候蝉始鸣</p><p class="ql-block"> 后五日“蜩始鸣”。蜩即夏蝉,俗称“知了”。蝉是大自然中最具灵性的生物,是专为歌唱夏天而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候半夏生</p><p class="ql-block"> 再五日“半夏生”。半夏是一种草药,生长于夏至日前后。夏至节气也意味着夏天过半了。</p> 夏至习俗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 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文化习俗。夏至有哪些习俗呢?一起去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祭神祀祖</p><p class="ql-block">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就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今,有的地方在夏至前后还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消夏避伏</p><p class="ql-block">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古时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冬至馄饨夏至面</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p> 夏至绘画-荷花 <p class="ql-block">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至也是荷花“初露”的时节,我们开展以荷花为主题的绘画小游戏,带领幼儿感知夏至的到来。</p> 夏之律动--夏至 <p class="ql-block"> 夏至来了,有的孩子说:老师,夏至有什么好听的儿歌吗?有的说:老师你快教会我们夏至儿歌吧!带着孩子的兴趣我们学会了打击乐游戏--夏至,快来看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吧!</p> 夏至趣事--水枪大作战 <p class="ql-block"> 玩水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炎炎夏日之下,我们带领孩子们来到幼儿园的小花园玩起了打败小怪兽的游戏,孩子们找到怪兽后瞄准--射击🔫,玩的不亦乐乎。</p> 夏至小常识 <p class="ql-block"> 1.清淡饮食,多吃蔬果</p><p class="ql-block"> 天气炎热,孩子的胃口会变差,这个时候要清淡饮食,减少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多吃当季时令的水果和蔬菜。</p><p class="ql-block"> 2.多喝水,防水分流失</p><p class="ql-block"> 盛夏来临,高温桑拿天也随之增多,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家长一定要注意为孩子多补充水分,防暑气。</p><p class="ql-block"> 3.忌过分贪凉</p><p class="ql-block"> 夏天天气炎热,孩子都爱吃凉和吹空调,但是别一味贪凉,也不要一整天都呆在空调房里,以免免疫力下降,引起腹泻等疾病。</p><p class="ql-block"> 4.坚持午睡</p><p class="ql-block"> 从这天开始,一定要让孩子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5.外出记得防晒</p><p class="ql-block"> 此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为孩子做好防晒措施,亦可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预防中暑。</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了解夏至节气的民间习俗,引发幼儿探究民风民俗的兴趣,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