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麦积区三岔中心学校 王数云</p> <p class="ql-block">在麦积区教育局6月10日召开的“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工作会议上,何局长为全区教师推荐了“三篇文章一本书”。这三篇文章是《干部每日工作七要求》《2022年,你靠什么在单位立足》和《执行力,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关键》;一本书为《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何局长要求全区教师认真阅读“三篇文章一本书”,通过阅读和学习,强化工作的目标意识、制度意识、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增强职业紧迫感和危机感,不断提高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全力打造忠诚、敬业、高效、负责、进取、感恩、阳光、自信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在岗位上的执行力和工作效能,大力提升学校管理能力,通过转变管理理念,让学校成为有温暖、有智慧、有爱心的幸福家园。</p> <p class="ql-block">按照三岔中心学校的指导和安排,我认真阅读学习了“三篇文章一本书”。通过阅读我发现,“三篇文章一本书”是所有职场人士在单位立足和干事的指导性文章,它不仅从理念上,更是从实践操作中指引员工如何忠于职守,敬业担当,优质高效地工作,为单位创造最大效益,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特别是在提高员工执行力,提升工作效能方面作出了完美的解答。何局长放眼全局,审时度势,在麦积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自身学习并引领全区广大教师阅读感悟这“三篇文章一本书”,对推动全区学校纪律作风整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教师良好社会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就我自身而言,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工作中尚有慵懒和懈怠思想;工作细节中尚有不尽完美之处;群众对我们的要求很高,今后工作的道路还很长。唯有学习,才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活力;唯有阅读,才能让人充满智慧,迸发激情。何局长推荐的“三篇文章一本书”饱含智慧和经验,富有深度和温度,通过学习,提升了我的职业认知,创新了我的职业思维,更新了我的职业观念,督促和激励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上进,奋发进取。具体体会和感悟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热爱工作,才能干好工作
</p><p class="ql-block">在《2022年,你靠什么在单位立足》这篇文章中,作者说:“单位不一定挽留有能力的员工,但对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不会有领导愿意让他走,他会成为单位这个铁打营盘中最长久的战士,而且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员工。”在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忠诚和敬业才是第一位的。就拿我们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来讲,首先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只有热爱,才有激情;只有热爱,才能坚守;只有热爱,才能做好。教育教学能力可以慢慢提高,但是如果工作态度有问题,那就谈不上工作效率和业绩了。</p> <p class="ql-block">二、心怀感恩,才能和谐相处
</p><p class="ql-block">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有良知的表现。正如《2022年,你靠什么在单位立足》文中所说:“单位给了你饭碗;工作给你的不仅是报酬,还有学习、成长的机会;同事给了你工作中的配合;服务对象帮你创造了成绩;对手让你看到距离和发展空间;批评者让你不断完善自我。”这些语句振聋发聩,掷地有声,强烈地叩问我们的工作心态。长久以来,我们只关注自己对单位的付出和贡献,从未换位思考,单位给予我们的其实更多。没有单位,没有这份工作,我们也许会生活得更难,我们会因为缺乏生活的基本保障而没有安全感,甚至会焦虑。我们要感恩同事,感恩学生,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团队的力量。我们甚至要感谢对手和批评者,他们让我们无可懈怠,时刻以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向上,提升自我。感恩,幸福自己,温暖别人。</p> <p class="ql-block">三、低调做人,才能提升格局
</p><p class="ql-block">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成功,展示才华,本能地获取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赞赏,甚至不惜自我推销,毛遂自荐,以至于自我炫耀,自吹自擂。这种做法作为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度宣扬,就成了弊病。真正的才华是不需要宣扬的,谁都能看得见;看不见的才华,或许是小才,不堪重用。上善若水,处下不争;大智若愚,勿恃聪明。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扩大自己的胸怀,提升自己的格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沉稳而大度,阳光而刚强,以厚德载物的处事原则修炼自己,勇做学生的楷模。我们要牢记“德不配财,必有所失;德不配位,必有灾祸”的古训,修身养性,德行为先,摒弃功利思想,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p> <p class="ql-block">四、遵循规则,才能创造业绩
</p><p class="ql-block">《干部每日工作七要求》一文要求我们:“每日工作在目标之中、计划之中、制度之中、学习之中、研究之中、危机之中和激情之中。”这是相当高的要求,也是教师应该遵从的基本原则。作为教师,时刻要保持规则意识和规矩意识。既要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又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按规则做人。对照自身工作,我认为自己尚缺乏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工作激情也在随着漫长的教育生涯而逐步消解。《干部每日工作七要求》这篇文章无疑是对我的警醒。工作中,我们不缺乏付出和热情,恰恰缺少职业理念和先进思想的指引。适时的学习会让我们更加接近和认清工作的本质,会更加高效地工作,会让工作变得轻松而愉悦;调查研究会让我们摆脱日常工作的平庸,由一个教学工作者上升为教育研究者。目前,我正在从事省市级课题的研究,这篇文给了我突破研究中遇到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我将攻坚克难,逆难而上,为自己的工作创造良好的业绩。</p> <p class="ql-block">五、强化执行,才能胜人一筹
</p><p class="ql-block">《执行力,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关键》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向我们揭示了执行力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所谓执行力,就是主动完成任务的毅力和能力。它对应的是职业中人的惰性和趋易避难思想。文中讲到:“缺乏执行力,人就会焦虑、迷茫。执行力是改变人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一个人在舒适的环境待久了,无论他多么想改变,如果他不去执行,最终都很难取得大的成就。等待、默默发力不是最好的准备,只有跨出第一步才叫执行。”显而易见,执行力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商界,都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为任何事,只有去做,才有希望;如果只是空谈,无异于黄粱一梦,这也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道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大多数人有理想,无毅力,好空想,缺执行。就如马云的经典名言:“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缺乏执行的勇气和毅力,凡事讲求简单,懒得付出心血,一生得过且过,碌碌无为,耽误了自己美好的一生。学了本篇文章,我懂得了要为自己的人生做个简要的规划,细化目标,制定措施,强制自己认真执行,不断提升执行力。比如,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锻炼半小时,每年写作多少篇文章等。</p> <p class="ql-block">六、人性管理,才能凝聚人心
</p><p class="ql-block">《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有关管理学的书籍。李希贵老师在书中讲到:“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的人都感到自己的重要。”“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你不把被管理者放在应有的位置上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甚至热爱他们,你的管理就不会有太大的成效。”“把学校办的像监狱一样,这实在是教育的悲哀。”他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语重心长地告诉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如何去对待教师和学生,应该说,他是一位懂管理的仁爱之人。的确,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常常把被管理者当成工作对象,以“严”为先,唯恐局面大乱,而没有考虑到被管理者也是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我们的管理因缺乏温度和人文关怀而失于偏颇,自然管理效果就不佳。心灵的愉悦和心态的积极性,比任何制度的约束更管用。我们在管理中要宽容,要大度,要在被管理者心理上下功夫,要为他们营造自由和幸福的工作空间,让他们自主工作,自由呼吸,而不是被动地谋生,要让他们在热爱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工作。</p> <p class="ql-block">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感谢何局长对教师工作与生活状态的关注,感谢他用“三篇文章一本书”来激励我们,让我们重新认知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感谢学校领导能督促我们及时认真阅读,从而有所收获。</p> <p class="ql-block">(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转载,分享,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