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的美篇

白楊

<p class="ql-block">记安塞化子坪丹霞地貌</p><p class="ql-block"> ————窟窿沟</p><p class="ql-block"> 安塞是个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地方。提起五大名片,人们不假思索随口就来,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安塞农民画、安塞民歌和安塞曲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片广袤的黄土高原腹地,还有一片鲜为人知的神秘的丹霞地貌化子坪丹霞地貌——窟窿沟。红砂岩丹霞地貌构成,俨然一座天然桥梁,河水从桥下洞中穿行而过,因天然桥拱洞外形酷似一个巨大的窟窿,当地人冠其名为窟窿沟。</p><p class="ql-block"> 化子坪镇丹霞地貌天生桥位于化子坪镇河西沟村闫山湾村,因山体在重力和水利的双重作用之下,形成了一个高度近70米,长度约80米,宽度12至20米,跨度40米,厚度25米左右,上部覆盖有10米左右的薄黄土层,天生桥呈自然状态,顶部与周围有植被覆盖,底部有水流通过,河宽8至10米巨大犹如拱桥状的窟窿,当地人称其为窟窿沟。千百年来。犹如一头硕大的恐龙在河边饮水。远远望去,又似一匹神骏从天而降,饮水于此。由于他的形成之久远,造型之奇特,人们在惊叹自然伟力的同时,在欣赏陕北特有丹霞地貌的奇异景观而感叹它坚韧和伟岸,历经千百年风吹雨打,依然耸立在河谷两岸。欣赏它的同时情不自禁感叹人生之短暂和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p><p class="ql-block"> 据当地人讲,这座山曾经不开洞,相传,北宋杨六郎镇守雁门时,在一次战斗中被辽人追至此地,被一堵石墙挡住去路,天佑大喊一声,天门洞开,六郎得以通过,再战北辽数十载,保家卫国树奇功。</p><p class="ql-block"> 造物主留给人世间美的东西数不胜数,最匮乏莫过于发现美的一双眼睛。窟窿沟天生桥最早发现并摄影宣传出去的是安塞摄影家协会的冯生刚,被第四届红层与丹霞地貌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九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确定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丹霞独体类天生桥。</p><p class="ql-block">由于形成其独特景观历史久远,加之当地口口相传传奇故事,给这处丹霞地貌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引来了四面八方游客在此驻足,观赏,避暑,留影。</p><p class="ql-block"> 平时清脆的流水声伴随着悦耳的鸟鸣声回荡在山谷,绿色的植被与红色的崖壁和天生桥交相辉映,拱桥在阳光和倒影映衬下,犹如一座仙桥,景色可谓奇特瑰丽。</p><p class="ql-block"> 这里远离城市,可谓一处洗涤心灵的幽雅之地。站在桥下,仿佛进入仙境。我突然想到,再过若干年,它会不会轰然坍塌,再也看不到这天然拱桥??它何时能登上陕西乃至全国自然地质遗产名录?会不会有更多游客一睹它的风采?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附庸风雅题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神工鬼力造天桥,</p><p class="ql-block"> 遗世绝景独占鳌。</p><p class="ql-block"> ​牛郎来时忘归路,</p><p class="ql-block"> ​仙女至此不还朝。</p><p class="ql-block">​</p>